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騙了康熙 第816章 一手遮天

《騙了康熙》 第816章 一手遮天

;

  趕走了老八他們後,玉柱又很客氣的請年齡尚小的皇子們,暫時回去歇息著。

  等場面完全控制住了之後,玉柱卸下佩刀,進屋拜見老皇帝。

  老皇帝的額頭上,裹著白的抹額,盤坐在炕上。

  「臣兒玉柱,恭請聖安!」

  「唉,柱兒,何來之遲耶?」老皇帝安全無虞之後,居然有心拽文。

  柱兒,你怎麼珊珊來遲了呀?

  玉柱重重的叩首,帶著哭腔說:「回汗阿瑪,臣兒肩負掌軍的重任,未奉明旨,不敢擅離汛地,耽誤了救駕,請汗阿瑪治罪。」

  老皇帝有氣無力的擺了擺手,說:「請什麼罪?若不是你鎮住了老八他們,朕的小命,只怕是不保啊!」  𝔖𝔗𝔒𝟝𝟝.ℭ𝔒𝔐更新最快,彩不停

  玉柱一聽,好傢夥,老皇帝對老八他們的猜疑之心,簡直要棚了。

  實話說,老皇帝非要等到玉柱到了,才敢下旨清場,不就是擔心老八他們狗急跳牆麼?;

  就算是玉柱到了,也險些指揮不前侍衛們了。

  老皇帝儘管隔著一扇玻璃,卻也聽得很清楚。

  玉柱下令的時候,第一時間應聲的侍衛們,稀稀落落,也就是阿貓阿狗三兩隻罷了。

  但是,玉柱終究還是震懾住了侍衛們,把老十順利的弄出去了。

Advertisement

  老皇帝正誇獎玉柱一番,卻見玉柱再次叩首道:「稟汗阿瑪,臣兒為了儘快來護駕,才接的旨。可是,三綱五常的人倫大道之下,豈有子奪父位之理?還請汗阿瑪收回旨意。」

  玉柱如果不說這話,老皇帝事後醒過了神,肯定會起疑心。

  現在,玉柱主把膿包破了,老皇帝反而放心了。

  「癡兒,汝阿瑪一直惦記著閣拜相,我索全了他。」老皇帝沉了片刻,接著又說,「蕭永藻太老了,也該乞骸骨了。」

  乞骸骨,員們向皇帝申請退休養老的文雅說法。

  玉柱聽懂了老皇帝的暗示。;

  隆科多和玉柱同掌京畿兵權,目標實在太大,容易惹人非議。

  二選一的況下,老皇帝索讓站錯了隊的蕭永藻回家洗了睡,再提拔隆科多閣,為隆中堂。

  按照慣例,初次閣的大學士,只能是文淵閣大學士。

  父子兄弟,皆獲大用的況,在康雍乾三朝,可謂是異常之普遍。

  遠的且不說了,二馬吃盡天下草的馬齊和馬武兄弟兩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談完了正事,玉柱站起子,纏著老皇帝,好一陣噓寒問暖。

  老皇帝的脾氣有些擰,玉柱剛進門的時候,沒問龍,老皇帝多有些不舒服。

  但是,玉柱問得太細了,老皇帝又覺得,這倒霉孩子,太囉嗦了呀。

  「哎,我知道你孝順,我真的沒事了,已經喝過了藥,也針灸了好久……」老皇帝一邊埋怨玉柱碎,一邊事無巨細的做了介紹。

  正所謂,更碎之人,猶不自知也。;

  「稟汗阿瑪,方才的事,想必您老人家也都聽見了吧?臣兒以為,有功不賞,有過不罰,難免寒了有功之臣的心吶。」玉柱一直都不是過河就拆橋的子,他主向老皇帝提出了合理的建議。

  「嗯,你開個名單出來,各升一等!」老皇帝毫也不湖塗,當即同意了玉柱的看法。

  前侍衛們,大多數都是宗室、滿洲勛貴的出

  玉柱若想暗中拉攏他們,老皇帝早就應該聽到了風聲。

  迄今為止,玉柱從無拉攏侍衛們的小作出現,老皇帝也是心中有數的。

  俗話說的好,疾風知勁草,板識忠臣!

  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而出的侍衛,如果不賞,將來,誰還敢當忠臣呢?

  老皇帝原本神狀態不太好,誰料,和玉柱越聊越興起,越聊神頭越足。

  王朝慶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只得輕輕的一咳,意在提醒玉柱,該跪安了呀。

  玉柱接了信號之後,趕收了,小心翼翼的說:「稟汗阿瑪,臣兒還有個請求。」;

  「說吧。」老皇帝的談興正濃,以為玉柱又說啥新鮮事了。

  誰曾想,玉柱卻說:「臣兒抖膽直言,您是千古有的聖君,實在沒必要和三哥、四哥他們一般見識。以臣兒之見,不如請諸位哥哥和弟弟們,流進來侍奉於榻前。」

  老皇帝聽了這話,好比六月天,吃了冰激凌一般,渾舒坦。

  年紀越大的老人家,生了病後,越恨養的後代都是白眼狼,惟恐吃喝都無人伺候,更別提端屎端尿了。

  越是發達地區,越容易出現,老人死後,居然把厚的產,贈送給了保姆。

  與之相反,越是窮苦地區,子若是不孝,老人往往死了一段時間,才有人發現。

  人類的基因決定了,顧小不顧老。

  剛才,老皇帝在氣頭上,把兒子們都趕走了。

  現在,玉柱主搭了梯子過來,老皇帝正好順勢借坡下驢。

  「唉,那幫不省心的,誰還樂意伺候我這個糟老頭子呀?」老皇帝明明希兒子們都來伺候著,上卻說著違心話。;

  玉柱陡然提高了聲調,大聲說:「只要臣兒尚有一口氣在,就容不得他們不孝。」擲地有聲。

  老皇帝心下大,便小聲說:「柱兒,你就放心吧,你的爵位,我早有安排。」

  玉柱暗中撇了撇,心想,就算是詔里,給他留了貝子的爵位,嘿嘿,都那個時候,他還有可能稀罕麼?

  不過,老皇帝畢竟不年輕了,思維的縝,遠不如當年。

  從老皇帝的話,反推回去,晉升玉柱為貝子的旨意,竟然又是一次試探。

  尼瑪,老皇帝太多疑了!

  不過,玉柱順利的通過了考驗,再次回任步軍統領之後,這就說明,老皇帝對他確實異常之信任了。

  京畿附近,近四萬兵馬,全都在了玉柱的手心裡,不是極大的信任,也是說不過去的。

  唉,從康熙四十五年開始,一直到現在為止,玉柱在老皇帝心目中的地位,終於趕上了乾隆格外寵信的和中堂。

  乾隆還能氣的最後四年,和珅幾乎到了一手遮天的程度。;

  原因嘛,其實也很簡單,老得不像話的乾隆,迫切需要和珅,幫著制衡已經登基稱帝的顒琰。

  玉柱的境,何其相似?

  (PS:三更送上,四更在凌晨,建議別等了,早上再看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