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的皇甫超博卻也沒有時間休息,隨著唐國的領地越來越大,每天的政務卻是愈發的繁重起來,雖然有三公九卿和尚書臺分擔,但是很多事卻不是他們能夠理的,即便是他們已經臨時做出了決定,但是事後都還是需要皇甫超博親自過問。
不過,回到王宮的皇甫超博並沒有馬上去理政務,而是來到了後宮,先是看了一下自己的一雙兒,陪了兩個小孩子一下午,然後陪著糜氏和韓氏吃了一頓家宴,再好好的休息一晚,到第二天才開始接見各位員,理政務。
早朝之後,皇甫超博便來到了偏殿之理政務。剛坐下不久,史阿與郭嘉便拿著剛剛整理出來的這一段時間天下各地的報在殿外求見。
皇甫超博看了看眼前堆了一座小山似的奏摺,無奈的向前來通稟的侍道:「傳!」
片刻后,兩人聯袂而,進來后馬上向皇甫超博跪拜道:「微臣叩見大王!」
皇甫超博眼睛看著手中的奏摺,頭也不抬的說道:「免禮,汝二人先坐吧,待孤批示完這兩份奏摺。」
「諾!」
很快皇甫超博便看完兩份奏摺,在上面批示了幾個字,然後給自己邊的侍道:「馬上送到尚書房,予尚書令,令其儘快安排下去!」
侍拿著兩份奏摺領命而去,皇甫超博這才端起案幾上的一個茶杯輕輕的啜了一口,道:「正好,汝二人不來,孤也會派人將汝二人喚來。先說說國的各郡縣的況吧!」
「諾!」史阿一聽,馬上起回應,然後攤開自己隨攜帶的一個本子,向皇甫超博詳細介紹起近幾個月來,國各郡縣的況來。
好在,因為事先準備充分,國在這一段時間裡面並沒有什麼事發生,齊國雖然有幾次試探的進攻,但是都被魯肅與黃忠和徐榮率領諸將堅決的予以了回擊,有幾次曹派出來的幾個數百人的兵馬幾乎被全殲,有了這幾次戰事之後,曹屬下諸將很是自覺的沒有再挑釁唐國了。再加上吳國和夜來香兩家不斷與齊國出現磨,所以曹的主要力都放到了徐州方向去了。
而燕北郡和幾個海島基礎的發展也都非常平穩,特別是長山島和郁州山島,如今兩個縣城都已經建設完,人口數量也已經達到三萬餘,特別是兩城附屬的船塢都發展得很好。想了想,皇甫超博道:「派人傳令,調長山島城副尉李貴前往郁州山城擔任縣令吧!」
聽完國的況,皇甫超博倒是鬆了一口氣,不過,他看向郭嘉二人時,兩人卻是並無半分輕鬆的樣子,於是道:「說吧,汝二人有什麼不好的消息。」
史阿苦笑一聲,朝著郭嘉看去,郭嘉點了點頭,走到偏殿一側牆邊,指著幽州的地國圖道:「確實不是什麼好消息,據暗影衛這些天從幽州傳回來的消息稱,燕王自從敗退逃回幽州后,就很面了。」
今年的一場戰事,公孫贊可以說是吃了一個大虧,丟了數萬銳不說,還丟掉了涿郡的大部分城池,如今碩大一個涿郡已經只有涿縣和良鄉兩城了。
不過,公孫贊自己從返回薊城后,雖然沒有怎麼面,但是作卻是不斷。首先,他便再一次下令從各郡縣帛調銳士卒,在薊城重新組建了五萬銳戰兵,分為五營,分別將其取名為青龍營、白虎營、朱雀營、玄武營和羽林營,同時又將各郡縣調而來的騎兵組建了兩萬騎兵,再加上原來的兩萬白馬義從,一共就有四萬騎兵。
這九萬大軍被公孫贊自己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就連他最為寵信的幾位義兄弟都沒有機會染指。如此一來,整個燕國最為銳的兵馬,基本上全部集中在公孫贊自己的手中。像其他各郡太守,甚至是公孫范和公孫越兩人手中,除了兩千白馬義從外,就只有八千郡國兵用於防郡城了,更不用說王門與單經兩位太守屬下的兵馬了。
之所以會有如此況出現,是因為從燕王宮傳出來消息,他的幾位義兄弟向為了轉移公孫贊的注意力,減輕自己挑唆出兵的罪責,在公孫贊面前挑拔離間,言國相、國尉以及遼西、盧龍幾位郡守,竟然在沒有王令的況下,與盟友輕易就組織起了數萬銳騎兵,若是他們中間有誰擁兵自立的話,其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連續在袁紹手中大敗的公孫贊如今更加的剛愎自用,僅僅劉緯臺和李移子三人幾句話的挑拔,便讓公孫贊對自己的兩個弟弟生疑了,如此一來便出現了前面的舉。
除了調兵馬外,公孫贊還下令從各郡縣調集大量糧草,全部集中到薊城,然後又徵集數以萬計的民夫工匠,將薊城的城擴大到幾乎為外城的一半,將九萬銳兵馬中的絕大多數全部集中在城當中。
而外城的防也是由五營兵馬流負責,不僅如此,他還令人不斷的加固薊城的防,然後又大肆建設王宮,將自己一天到晚都關在王宮之飲酒作樂。
就連國相關靖與史中丞公孫紀諸位重臣有很能夠有機會見到公孫贊了,隨時能夠見到公孫贊的只有他的三位義兄和鷹巢的負責人以及公孫贊的親衛統領公孫豪幾人。
聽了郭嘉的介紹,皇甫超博不由得目瞪口呆,半晌無語,良久,他才緩緩道:「公孫贊這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呀!看來想要拉回來都是不可能的了。」
郭嘉與皇甫超博在一呆久了,也明白了這個「作死」的含義,道:「正如大王所說一般,公孫贊這是在作死。」
「以卿之見,孤當要如何做才好?」皇甫超博朝郭嘉看去,問道;
「嘉也尚未想出很好的解決辦法,大王不妨將尚書臺諸人都召來,眾人再仔細商議一番。」郭嘉搖了搖頭道;
如今前往魏郡的龐統和前往山郡的魯肅兩人都已經回到了,所以郭嘉才會有如此一說。
皇甫超博點了點頭,馬上派人出宮將幾人召來,同時又將徐庶也一同請來,公孫贊如此做法,明顯是如同歷史上在易京築城一般,自尋死路,皇甫超博必須找到一個應對之策,否則燕北郡可又危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