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種輯的不斷挑拔和煽風點火,郭李二人之間的關係終於越來越張,而已經被」封王「這兩個字給迷了雙眼的兩人,本就沒有能夠發現種輯的異常,或者說,他們即便是發現了,也不會太在意,在他們看來,只需要將對方消滅,長安依然是在自己的掌控當中,那麼小皇帝就還是一名提線的木偶,只是提線的人從兩個變了一個而已。
三月二十五日,郭汜終於做好了準備,本來他在長安城只有五萬大軍,而李傕的兵馬與他大致相當,所以為了能夠擊敗李傕的大軍,郭汜特意從周圍的縣城裡面有調了四萬大軍,這四萬大軍都是利用晚上,悄悄的從他自己控制的幾個城門進城,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關鍵時刻給李傕以致命的一擊。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自已神不知鬼不覺的做著這些的時候,李傕那邊也在悄悄的做著同樣的事,郭汜將四萬兵馬調城的時候,李傕也從城外調來了五萬大軍。兩家大軍因為控制著長安的不同城門,所以兩家兵馬城的時候,竟然都沒有發現對方也有兵馬城。
二十六日晚上,兩家竟然向對方發起了進攻,這讓一直切關注著兩家局勢變化的董承諸人都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他們開始還想著,若是他們的其中一方被襲得手,損失太大的話,那麼就做不到讓他們兩敗俱傷的目的了。
皇城的城樓之上,劉協領著伏完、董承和種輯等一干心腹大臣站在那裡,靜靜的聽著長安城陸續響起了殺喊聲,看著黑暗中突然騰起的一團團火,劉協的心起複不定,激、興、忐忑不安、患得患失,唯獨沒有對於城普通民眾的憐憫,經過近十年的傀儡皇帝生活后,這位十餘歲的年天子對於人命已經變得心如鐵。
「國丈,二賊之間的戰事應該是沒有問題吧!」事到臨頭,劉協突然有些心中沒有把握了,轉頭看向自己旁邊的國丈伏完道;
伏完躬答道:「陛下放心,從開始布置安排到現在,二賊都沒有發現有任何異常,如今已經有好幾次都已經於戰當中,待他們都殺紅得天昏地暗的時候,安排在兩家的暗棋便會啟,將他們慢慢引到皇城前面的廣場來,只是……」說道這裡,伏完抬頭看了看劉協道;
「國丈放心,朕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只要賊兵到了皇城前面的廣場之外,朕自有把握置,而且如今趙銳將軍已經命令羽林軍嚴陣以待,各位卿家中的子弟和家丁也都在城牆後面等侯支援皇城城牆上的羽林軍。」劉協信心滿滿的說道;
兩人正說著,羽林中郞將趙銳與另外一名中年武將一同走上城樓,遠遠的,趙銳便停了下來,向劉協行了一禮道:「啟稟陛下,末將剛剛巡視皇城城牆回來,皇城各已經嚴陣以待!」
「辛苦趙將軍了!」劉協談談的道;
「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陛下若無其餘吩咐,末將就下城樓前往城牆上去指揮士卒去了!」趙銳恭敬的行了一禮道;
「將軍徑自去吧!」
趙銳又行了一禮,然後就領著自己的親衛離開城樓,往城牆上面而去。
趙銳離開后,中年武將卻沒有離開,反而走到劉協邊,躬行了一禮:「陛下,目前城已經七地方開始戰,郭李雙方都在開始便投了近三萬兵力,其餘兵力也都在向幾戰所在的地點進軍,應該很快便可以投到戰鬥不當。」
看到中年武將,劉協難得的出了微笑,向中年武將道:「辛苦王師了!請王師令人仔細盯各的戰事,有任何異常便立即報來!」
「唯!」中年武將恭敬的行了一禮道;說完他並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待了一名武將幾句話后,自己便站到了劉協的後,的護衛在他的邊。
不錯,這是有大漢第一大俠之稱的王越,自從在被漢靈帝劉宏請為太子的劍師和隨護衛后,王越就有離開過皇宮。不過,他唯一的一次離開皇宮理自己的事時,卻發生了那一次的宮廷大變,使得兩位皇子被人劫出了皇宮,差一點流落在外,幸好最後還是被尋了回來,自從那次后,他就基本上與小皇帝形影不離,劉辨退位之後,他又為了劉協的隨護衛,這些年很是為劉協擋去了不威脅。
這一次大事,劉協又將他派出去率領皇宮裡面的一支探打探各戰況,以便劉協能夠及時了解郭李兩家的戰狀。
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安城的戰之越來越多,雙方除了各自看守外城城門的數千士卒外,其餘兵馬都幾乎已經投到了戰鬥當中,雙方越打越激烈,郭汜與李傕兩人更是差一點就赤膊上陣了,如今兩人都已經只剩下邊不過萬人的親衛士卒沒有用,其餘兵馬都已經陷到了苦戰當中。
雙方的混戰從最初的各大街,慢慢的向著長安城中心的城門集中,然後在有心人的引領下,一步步向著皇城前面的巨大廣場移。大戰從二更時分開始,等戰雙方一戰穿過城門,向著皇城方向移時,已經進行了近兩個時辰,雙方士卒死傷已經超守了兩萬餘人。
隨著戰事的進行,李傕與郭汜都已經發現了對方已經悄然從城外調集了大量兵馬,只是此時,他們各自的損失已經超過萬人,他們已經騎虎難下,只能咬牙繼續戰下去,直至兩人當中的一方覆滅。
城樓之上,劉協一臉張的看著遠,視野之,火衝天,殺聲震天,即便是站在城樓之上,眾人都能夠聞得到漫天的腥氣向著皇城方向撲面而來。正在這時,劉協後的王越開口了:「陛下,軍已經向著皇城方向殺來,請陛下下令趙銳將軍和羽林軍做好接戰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