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851章 你們中間到底還有多少人背叛了青塘?

《北頌》 第0851章 你們中間到底還有多少人背叛了青塘?

  狄青呼出了一口濁氣,淡然道:「晚了……」

  「嘭……」

  「噗噗噗……」

  「啊……」

  「……」

  槍聲、弓弩聲,慘聲,一起響起。

  一瞬間響徹了外。

  蕭匹敵盯著狄青憤怒的咆哮道:「你就算留下他們當個奴隸也好!為什麼要將他們全殺了!」

  狄青淡淡的道:「我們從黑汗王玉素甫手裡抓捕的俘虜超過六十萬了,夠用了,再多我們可養不起。」

  蕭匹敵憤怒的質問道:「你大宋那麼富庶,怎麼可能養不起?!」

  狄青冷冷的盯著蕭匹敵道:「我大宋之所以富庶,是因為我大宋百姓勤懇,我大宋百姓勤勤懇懇種出來的糧食,憑什麼去養一群強盜。」(5,0);

  蕭匹敵氣的咬碎了牙。

  數萬遼兵,數萬他一手培養出來的遼兵,就因為他一時失察,被人屠戮。

  心裡的懊悔、自責、絕,塞滿了蕭匹敵的膛。

  有鮮順著他的角流出來,他是真的把牙咬碎了。

  狄青很滿意蕭匹敵的表,他對邊的親隨吩咐道:「帶他下去,好生看押。」

  親隨上前,從元山和克魯伊手裡接過了蕭匹敵,押解著蕭匹敵前往了守關將軍衙門後的地牢里。

  狄青在蕭匹敵被人帶下去以後,元山和克魯伊出了守關將軍衙門。

  衙門外,一條通往關西門的街道被染的通紅。

  關八萬多守軍,外加元山部五萬兵馬,外加克魯伊四萬兵馬,一共近十七多萬兵馬一起對遼國數萬兵馬手,又是以有心算無心,幾乎就是單方面的屠戮。

Advertisement

  在火槍和弓弩的叉攻擊下,遼兵本就沒有反抗的餘地。

(5,0);

  狄青在戰後吩咐副將帶人去打掃戰場。

  他帶著元山和克魯伊到了衙門的後院。

  後院裡。

  李迪和陳堯咨像是兩個無事可做的閒人,相對而坐。

  狄青帶著元山和克魯伊到了以後,二人緩緩起

  狄青對二人抱拳一禮,「李公,陳大將軍,關的戰事已經了解。」

  元山和克魯伊跟著狄青一起向李迪和陳堯咨施禮。

  李迪和陳堯咨還了一禮。

  李迪笑著道:「此次關的戰事能這麼快解決,全屏元山首領和克魯伊頭人。老夫回頭會上書家,為你們二人請功。」

  元山不卑不的道:「李知府繆贊了。」

  克魯伊有些欣喜,學著元山的模樣道:「李知府繆贊了。」

  李迪眉頭一挑,對克魯伊點頭回應了一下,然後看著元山嘆道:「老夫覺得你像是個宋人,而且還是一個讀書人。」(5,0);

  此話一出。

  克魯伊、狄青、陳堯咨齊齊看向了元山。

  元山淡然一笑,「年時曾經隨著家中長輩,到過大宋,學習過大宋的學問,也學過一點點大宋的禮儀。」

  狄青和陳堯咨二人聽到了元山的說辭,便不再關注此事。

  李迪笑著點頭道:「你是在陝西府學的學問吧?語言中帶著一點陝西府特有的鄉音,回頭若是有興趣,可以請一個先生,幫你正音。」

  元山再次施禮,「多謝李知府。」

  李迪搖頭笑道:「該老夫謝你才是,若不是你關鍵時候派遣兵馬到沙州幫忙,恐怕我沙州百姓會有上萬人葬生在黑汗王之手。

  你活我沙州上萬百姓的命,老夫為河西府知府,理當謝你。」

  元山笑著道:「我馳援沙州,也是為了利益。該給的寇樞都給過了,所以李知府不必再謝。」

  李迪搖頭道:「他是他,老夫是老夫。老夫為河西府知府,河西的主,老夫還是能做一些的。(5,0);

  以後你元山部的人到河西府境行商,老夫可以減免其一半的賦稅。」

  元山一愣,果斷施禮道:「多謝李知府慷慨。」

  克魯伊聽到了李迪的話,有些目灼灼的看著李迪。

  如今西域最繁華的貿易之城,都在河西。

  西域人做生意,幾乎離不開河西。

  只是黑心的李迪定下的賦稅很高,凡是來河西易的外人,河西境的時候,就會被李迪一層皮。

  李迪減免了元山部一半的賦稅,幾乎是將元山部的人當了宋人對待。

  克魯伊自然也想要。

  只是他不知道如何開口。

  因為給元山減免賦稅是李迪主提出來的,而不是元山求的。

  李迪到了克魯伊的目,對克魯伊笑著道:「克魯伊頭人,老夫可沒辦法給阿克魯伊部的人減免賦稅。

  你的一應賞賜,得等家和寇樞裁定。(5,0);

  老夫之所以敢越俎代庖的賞賜元山首領,是因為元山首領私底下幫過我河西。

  雖然寇樞已經獎賞過他了,但是他對我河西百姓的恩,老夫得還。」

  克魯伊聽到了李迪的話,心裡嘆了一口氣。

  沒有再強求。

  因為強求也沒有用。

  河西的關稅是李迪定下的,加減與否,李迪說了算。

  朝廷一般不會管此事。

  因為朝廷知道李迪不是周皮,不會將人按在地上撥皮筋、敲骨吸髓的。

  李迪定關稅的時候,肯定會合理的拿好分寸的。

  既不會一下子將西域人著死,也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李迪也不是什麼貪污吏,他謀的財,要麼補了河西的一些傷兵、孤兒寡母、又或者蒙學,要麼就當歲收,一起送到了汴京城。

  李迪謀的財,是大宋得了好,是朝廷得了好,是百姓得了好。(5,0);

  所以李迪斂財,可以說是為國斂財。

  如此利國利民的舉,朝廷支持還來不及呢,又怎麼可能出手去干預。

  所以河西的關稅,李迪說了算。

  李迪不開口,克魯伊再強求也沒有用。

  即使他找上了大宋皇帝陛下說理,大宋皇帝陛下也不會向著他。

  李迪和元山、克魯伊聊完了私事。

  狄青請他們三人坐下,聊起了公事。

  狄青在他們坐下以後,鄭重的道:「如今關的戰事已經結束,外再無敵人。我們應該整頓兵馬,去馳援玉門關。」

  李迪和陳堯咨二人緩緩點頭。

  元山沒有說話。

  克魯伊亦是如此。

  狄青見此,繼續道:「我的意思是,陳大將軍和李公率領著永興軍的將士繼續坐鎮關,我率領著邕州的永字頭軍去玉門關,元山首領克魯伊頭人各自率領著各自的兵馬隨行。」(5,0);

  元山和克魯伊沒什麼意見。

  陳堯咨有些不樂意,他行伍的目的就是為了打仗。

  從他行伍至今,都沒打過幾場仗。

  如今有仗打,他卻不能參與,他自然不樂意。

  只是,還沒等到他張口,就聽到李迪笑呵呵的說道:「如此甚好,有陳大將軍在此,不僅能坐鎮關,還能幫老夫安民。」

  陳堯咨瞪了李迪一眼。

  李迪看似是在挽留他,其實是在堵他的話,不讓他說出什麼去打仗的話。

  不等陳堯咨再次開口,狄青就痛快的道:「那就這麼決定了。我這就下令讓兵馬去好好休息,明日啟程趕往玉門關。

  結束了玉門關的戰事,我們說不定還能去遼國,吃一點剩菜剩湯。」

  話音落地,狄青就站起了,帶著元山和克魯伊風風火火的離開了。

  留下了陳堯咨坐在原地,張著,不知道該說啥。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