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去攻打關的兵馬應該能輕鬆一些。
玉門關這邊宋兵數量龐大,又沒有人配合我們,所以我們只能從一面強攻,力應該會大一些。」
中軍大帳的人聞言,齊齊點頭。
角廝羅目落在了安子羅上,道:「子羅,你率領一支兵馬去攻關。」
安子羅剛要抱拳施禮,就聽元山突然開口,「青塘王,就由我率領我元山部的兵馬,去攻打關吧。」
角廝羅微微皺起了眉頭。
他之所以沒派遣元山部的兵馬去攻打關,就是想留下元山部的鐵騎跟他一起去攻打玉門關。
玉門關的兵馬若是衝出來跟他們短兵相接的話,元山部鐵騎就是一個大殺。
有元山部鐵騎相助,他即便是一時半刻的破不了玉門關,也能保證不被玉門關衝出來的兵馬所傷。
元山見角廝羅有些遲疑,就笑著問道:「青塘王不會不放心我吧?青塘王若是不放心我的話,那我可以帶著我麾下的兵馬厲害。」(5,0);
角廝羅臉上勉強出了一個笑意,道:「元山首領說笑了。我怎麼可能會不放心你呢。我只是覺得,元山部的鐵騎要是能留在玉門關的話,配合著我的大軍,應該能更快的拿下玉門關。」
元山搖頭一笑,「那青塘王可就錯了。我元山鐵騎馳騁西域,但凡是西域之人,都知道我元山鐵騎的名頭。
玉門關的人一旦見到了我元山鐵騎,一定會死死的守住關口,不會出城一步。
如此,青塘王想啃下玉門關,恐怕難如登天。
若是我元山鐵騎去關的話,那就不同。
我元山鐵騎去了關,玉門關的種世衡若是想跟你一教高下的話,說不定就會派遣兵馬出城跟你一決雌雄。
青塘王應該清楚。
宋國的兵馬一旦出了城池,就遠遠不是我們部族勇士的對手。
敵人出來的越多,我們戰勝的希就越大。」
角廝羅聽到了元山的話,皺著眉頭,沉默不語。(5,0);
元山見此,笑著道:「我之所以主請纓去關,也有我自己的考量。其一,是為了跟大宋那個新起的將軍狄青一決雌雄。
我聽一些到元山部行商的宋人說,狄青以前是大宋鐵騎軍的統領。
我就是想看看他統領的鐵騎軍厲害,還是我統領的鐵騎軍厲害。
其二,我去攻打關的話,把握可能會更大一下。
狄青此人用兵,善用奇招,也喜歡展示各人勇武。
此前在大理,他攻打騰衝府的時候,就是率領了數千人,奇軍突襲,為大宋的大軍打開了局面。
前些日子在關,狄青率領著兵馬衝出了關,在關外正面跟蕭匹敵一戰。
我若是率領著元山鐵騎去了關,狄青有可能會見獵心起,主率軍衝出來。
到時候我率領著元山鐵騎正面牽制住狄青的兵馬,其他兵馬,還有遼兵的兵馬,就能趁機攻破關。
狄青若是不出來的話,我們也能防著狄青率兵衝出來,打我們的計劃。(5,0);
可以說,我率領元山鐵騎去關,遠比我率領元山鐵騎去玉門關,作用要大,」
元山一席話說完。
中軍大帳有一半人贊同的點著頭。
角廝羅皺的眉頭也舒展了不。
角廝羅發現,他再一次被元山說服了。
他發現他有點小遜了元山和口才和智慧。
能頻頻說服一群人,那就說明此人中的韜略,遠超於眼前這群人。
如此人,若是活著,對青塘可不是什麼好事。
元山和青塘毗鄰,他要是費盡心機謀劃青塘的話,青塘不了要出。
角廝羅深深的看了元山一眼,他覺得此征討大宋的戰事了解以後,不了要跟元山做一場。
角廝羅心裡想著事,沒有說話。
元山忍不住開口道:「青塘王不會不放心我吧?青塘王若是覺得僅憑我元山部兵馬拿不下關的話,大可以分派安子羅將軍五萬兵馬,讓他跟我一起去攻打關。(5,0);
我們有十萬,蕭匹敵手裡也有七八萬殘軍,夾在一起,數量可不小。
兩面夾擊的話,應該很快能拿下關。」
角廝羅聽到了元山的話,暫時放下了心中的思索,他笑著對元山道:「既然元山首領主請纓,那我豈有不答應之理。」
說到此,角廝羅看向了大帳的一個年齡有些老邁的人,吩咐道:「克曼伊,你帶著你部族的五萬兵馬,跟著安將軍和元山首領走一趟關。」
那個換做克曼伊的部族頭人,聽到了角廝羅的話,稍微愣了一下,然後規規矩矩的一禮,「謹遵贊普令……」
角廝羅滿意的點了點頭,對著中軍大帳的所有人道:「今夜開懷暢飲,明日元山首領和安將軍率軍去攻打關,其他人隨我兵發玉門關。
此戰若勝,玉門關的那些人,任由爾等取允。」
此話一出,中軍大帳發出了一陣歡呼聲。
對青塘人而言,人口也是戰利品之一。(5,0);
宋人擅學習、擅長耕種,還懂得一些手工藝。
對青塘人而言,宋人是最好的奴僕。
宋國四周的強敵,以前頻頻闖宋國去打草谷,除了搶奪金銀珠寶和糧食以外,還會大肆的掠奪人口。
他們之所以頻頻的掠奪宋國的人口。
就是因為,在他們眼裡,宋人是最好的奴僕。
他們將宋人帶回了族裡以後,不僅可以讓宋人幫他們幹活,還可以將宋人發賣出去,換取大量的錢財。
角廝羅將宋人的分配權給了他們,就等於將一大筆錢財給了他們分配,他們自然高興。
在中軍大帳所有人的歡呼聲中,角廝羅吩咐人上了酒。
大家一邊歡呼,一邊喝酒吃。
一直持續到了次日的凌晨。
眾人才各自回到各自的帳篷里睡下。
翌日清晨。
起床以後。(5,0);
三十五萬兵馬,依照角廝羅昨夜的分配,分了兩,分別前往了關和玉門關。
前往關的兵馬有十萬零五百。
其中元山部兵馬五萬,阿克魯伊部兵馬五萬,安子羅親兵五百。
十萬零五百兵馬上路以後,元山就將手下兵馬的指揮權甩給了元山鐵騎九大統領,他自己策馬走到了安子羅邊,笑呵呵的問道:「安將軍覺得,此戰我們該怎麼打?」
安子羅聽到了元山的問話,沉了一下,認真的道:「不好說……戰場上的況一日一變,我需要到了關以後,確認了關的兵力和兵力部署以後,才能決定該怎麼打。」
元山笑著點頭道:「安將軍作戰如此謹慎,不愧是青塘有的名將。」
安子羅乾笑了一聲,「元山首領謬讚了。」
安子羅跟元山接的越多,越覺得元山是一個看著大大咧咧,實則深藏不的人。
對於這一類的人,安子羅不敢小遜,更不敢托大。(5,0);
元山哈哈一笑,沒有跟安子羅多聊,反而側頭詢問一直低著頭策馬前行的克魯伊。
「克魯伊頭領覺得,此戰該怎麼打?」
克魯伊似乎在走神。
聽到了元山的話以後,微微愣了一下,臉上出了一個難看的笑意,「此戰如何打,兩位說了算,我沒有意見。」
元山哈哈一笑,「克魯伊頭領真是一個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