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773章 請戰!

《北頌》 第0773章 請戰!

  說到此,寇季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斂,道:「諸位很清楚,燕雲之地,我們只得了五州,還有十一州在遼人手裡。

  我們要復燕雲,必然要跟遼人再次一戰。(5,0);

  在此之前,我們若是不知道我大宋兵馬的實力,如何合理的調兵遣將?

  再者說,我大宋的兵馬經過了新編,實力提升了不

  可若是久不經歷戰事,實力肯定會有所下

  唯有用戰事不斷的磨練,才能維持我大宋兵馬的實力不減弱。

  若是他們能經歷一些惡戰,興許實力還會有所提升。」

  王曾聽完了寇季一席話,沉聲道:「如此一來,會死很多兵馬。」

  寇季抿了抿嘆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你不打別人,別人就不打你了?與其等到別人坐大了挨打,還不如一直打的別人站不起來。

  以往我大宋若是發生了戰事,瞬間便傳遍天下,舉國恐慌。

  為什麼會如此?

  就是因為我們的兵馬不夠強,在戰事來臨的時候,一直在挨打的份上。

  如果我們的兵馬實力足夠強,奉戰必勝,誰還會因此到恐慌?(5,0);

  若是再強一些,敵於國門之外。

  邊陲的戰事從開始到結束,百姓們都不會知道。

  所謂的天下太平,不正是如此嗎?

  古往今來,鳥盡弓藏、馬放南山的不計其數。

  可他們真的太平了嗎?

  他們並沒有太平。

Advertisement

  他們鳥盡弓藏、馬放南山,不僅沒有換取到太平,還給了敵人可乘之機,讓敵人藉機不斷的壯大。

  長城以北、西域諸地,從秦漢時期開始,就一直會誕生出強敵。

  從秦漢至今,歷朝歷代,一直在剿滅他們。

  他們又是如何變強的?

  他們就是在中原,或者中原王朝鳥盡弓藏、馬放南山的時候,不斷的壯大的。

  若是中原王朝的強兵一直在長城以北、西域諸地盤踞,又怎麼可能誕生出強敵?

  所以,中原每逢強敵,都是自作自的結果。」(5,0);

  寇季一番推心置腹的話,聽的所有人容。

  趙禎鄭重的道:「四哥言之有理,秦漢唐之強,強在兵鋒。始皇帝、漢武帝,從不畏懼任何敵人,也從不允許任何強敵存在,更沒有停止征戰。

  所以他們在朝的時候,舉世無敵,萬邦來朝。

  他們的繼任者停下了征戰,偌大的邦國,也逐漸開始走起了下坡路,最終消亡。」

  王曾沉聲道:「寇季固然言之有理,可國恆大,好戰必亡。」

  趙禎沉了一下,道:「朕並非是那種窮兵黷武的人。朕用兵,從不搜刮民脂民膏,也沒有加重百姓的稅賦,藉此徵集糧餉。

  不僅如此,我大宋每逢戰事,不僅沒有因此將錢財花乾淨,反而還會因此獲利。

  所以,國恆大,好戰必亡的之類的話,用不到我大宋上。

  朕不會孤注一擲的興兵。

  朕會量力而行。」

  「唰……」(5,0);

  趙禎話音剛落,朱能已經單膝跪倒在了地上,對趙禎朗聲道:「家,我大宋如今兵鋒銳利,卻未經風霜。兵製革新帶給我大宋的好,並沒有顯出來。

  臣願意替家征討大理,讓世人見識見識我大宋的兵鋒,讓世人知道我大宋如今的兵鋒到底有多強。」

  趙禎見此一愣。

  呂夷簡等人也是如此。

  唯有種世衡和李昭亮二人心裡罵起了娘。

  朱能還真是會見針,趙禎剛流出了一口風。

  朱能就毫不猶豫的請戰。

  種世衡和李昭亮二人還想著等此事徹底定下以後,再請戰的。

  可如今,朱能搶了先,他們也不好再干看著。

  大宋兵製革新,革新的是制度,可不是兵馬。

  大宋並沒有因為兵製革新,大肆更換軍中兵馬,反而將軍中能打的將士調集到了一

  軍中的渣滓被清除了,剩下的就是單純的兵。(5,0);

  有兵、還有火,打大理,就是在搶功勞。

  他們為武臣,自然不可能錯過搶功勞的機會。

  更關鍵的是,有寇季在前面頂著,他們也不怕功高蓋主。

  反正他們搶到的功勞再多,也比不上寇季。

  只要趙禎能容下寇季在朝堂上,他們就能安安穩穩的站在朝堂上。

  種世衡和李昭亮二人幾乎同時開口。

  「臣種世衡,願為家徵得大理之地!」

  「臣李昭亮,請戰!」

  「……」

  武臣之列四個重臣中,三個都發話了,剩下的一個自然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所有人的目都落在了寇季上。

  寇季目在呂夷簡等人上環視了一圈,神古怪的道:「要不……我去?」

  「不用了!」

  「你為樞使,怎能親自涉險。」(5,0);

  「……」

  呂夷簡等人紛紛開口。

  寇季如今幾乎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了,再往上一步,那就是王爵。

  真讓他去打大理,建立了大功勳,封了王。

  那朝野上下誰也睡不安穩。

  寇季撇了撇,道:「你們又不會讓我去,看我做什麼?」

  呂夷簡等人紛紛別過頭去,就當沒聽見寇季的話。

  寇季鄙夷的瞥了他們一眼,沒有再開口。

  趙禎在所有人閉上了以後,哈哈大笑道:「三位卿的忠心,朕看到了。將不畏戰,臣不畏死,朕心甚

  三位卿皆是朕的肱骨,朕不可能將三位卿一起派去一個小小的大理。

  所以,出兵的主帥,只能由一個人擔任。」

  朱能三人聞言,對視了一眼。

  朱能果斷道:「一載!臣只需要一載,便能攻克大理。」(5,0);

  種世衡和李昭亮二人聞言,恨不得將朱能給掐死。

  大理距離汴京城可不近,往返一趟,需要許久。

  朱能許下了一載的時間,其中不僅有作戰的時間,也有行軍的時間。

  中間作戰的時間很

  朱能幾乎將時間到了一個極致。

  他們二人不是什麼狂妄自大的人,自然不可能信口開河,立下七八個月就能攻克大理的軍令狀。

  種世衡腦子快速的轉,道:「家,此次攻打大理,目的是為了斂財。臣雖然不能保證能用更短的時間拿下大理,但臣可以保證,可以將大理每一文錢都搜刮出來,送到朝廷。」

  李昭亮聽到這話,直瞪眼。

  「家,他們兩個能做到的,臣都能做到。」

  李昭亮一時半刻想不到合適的藉口,又沒辦法信口開河,所以果斷將朱能和種世衡二人的話合起來說了出來。

  朱能和種世衡見此,對視了一眼。(5,0);

  種世衡沖朱能使了一個眼,朱能會意,開口道:「外出征戰,乃是軍的兵事,歸樞院掌管,縱然要調兵遣將也要從樞院調

  李昭亮,你可是兵部尚書,是兵部的人,不是樞院的人。

  我樞院的戰事,沒你的份。」

  種世衡跟進著幫腔道:「家和寇樞在革新兵制之初,就已經定下了規矩。樞院掌軍,軍坐鎮邊陲,對外征戰。

  兵部掌地方兵馬,坐鎮中原腹地,配合地方府緝拿捕盜、剿滅叛賊。

  征討大理,那是對外征戰。

  兵部不該越權手。」

  李昭亮被氣的直瞪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