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754章 撲朔迷離

《北頌》 第0754章 撲朔迷離

  為母舍子,那是值得被稱讚和傳揚的佳話。

  為子舍母,那會被百姓們所不齒。

  楊太妃若是真的害了皇嗣,那是的罪過。

  可若趙禎因此斬了楊太妃,那就是趙禎的罪過。

  百姓們會因此將趙禎描繪一個不孝的人。

(5,0);

  大宋奉孝,趙禎為大宋家,若是不孝,他在民間的威將會大大減弱。

  趙禎若是想維持現狀,什麼也不做的話,那他將楊太妃斬了也就斬了。

  民間的百姓再怎麼議論,對他的影響也不大。

  可趙禎隨後要革新文制,其中最需要的,就是取得百姓的信賴。

  若是在還沒有取得百姓們信賴的時候,就先背上一個不孝的名聲,那百姓們誰信你?

  「宮吧……」

  寇季淡淡的說了一句。

  他心裡已經有了決定。

  若是楊太妃謀害皇嗣,是有可原的話,他可以放楊太妃一馬。

  若楊太妃是其中主謀的話,他不介意斬了楊太妃。

  殺人不過頭點地,欺負人也不是這麼欺負的。

  不能見趙禎仁慈,就將趙禎往死里欺負,讓趙禎打掉了牙往肚子裡咽。

  至於斬了楊太妃以後的後果,寇季一點兒也不在意。(5,0);

  趙禎又不可能殺了他,無非就是在朝野上下的輿論中罷了他而已。

  但他現在還在乎罷

  真要罷了,他很快也能得到起復。

  趙禎不可能因為他斬殺了一個謀害皇嗣的主謀記恨他。

Advertisement

  滿朝文武也不可能因為他斬殺了一個斷絕社稷大統的人記恨他。

  即便是有一些不願意看到寇季起復的人,從中阻撓,也起不了什麼太大作用。

  寇準經營多年的門生故舊,以及他經營了多年的關係,不是白經營的。

  他真要斬了楊太妃,唯一要承擔的惡果就是,不能再由武轉文,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了。

  畢竟,朝野外,沒有一個人願意看到一個斬了皇帝養母的人,坐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位置上。

  滿朝文武不記恨他是一回事,願不願意看他坐在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位置上,又是另一回事。

  寇季和趙禎出了屋舍,一同下了文昌學館。(5,0);

  寇準站在半山腰上,瞧著趙禎和寇季並肩下了文昌學館,小聲的嘀咕了一句,「趙恆……你不如你兒子……」

  寇忠在一旁仰著頭,著萬里晴空,假裝自己在數星星,假裝自己什麼也沒聽到。

  寇準回頭瞥了一眼仰著頭的寇忠,不屑的道:「他還能爬出來找我不……哼……」

  寇忠翻了個白眼,不想說話。

  寇準越活越回去了,有時候英明的不像話,又時候又蠻橫的像是個鬧脾氣的孩子。

  老小孩、老頑,大概說的就是現在的寇準。

  寇準的嘀咕,趙禎和寇季自然聽不到。

  二人下了山,乘車了汴京城。

  一路過了金水橋,了宮。

  趙禎將寇季放在了後宮宮門口,對寇季道:「種世衡不知道怎麼想的,偏偏在這個時候奏請將三衙和樞院合為一

  呂夷簡三人為此事頭疼不已,已經頻頻派人請朕過去做定奪了。(5,0);

  朕現在要去盯著此事,後宮的案子就給四哥了。

  四哥只管放心的查,有不長眼的阻攔,打殺了就是。」

  寇季就當沒聽見趙禎最後一句話。

  宮裡的人,但凡有點眼力的,沒幾個人在他面前找不自在。

  敢在他面前找不自在的,都是他沒辦法打殺的人。

  所以趙禎最後一句話,純粹是廢話。

  李太妃要是跳出來阻攔,我還能將李太妃砍了不

  真要砍了李太妃,你還不得瘋?

  寇季腹誹之餘,對趙禎道:「種世衡挑這個時候上書,應該是覺得如今家正是易怒易衝時候,滿朝文武不敢在這個時候家眉頭,所以樞院和三衙合二為一的事,就不會到太多阻攔。」

  趙禎沉聲道:「他就不怕朕一怒一衝,罷了他?」

  寇季坦言道:「他相信家的睿智。」

  趙禎略微一愣,沉道:「他投誠了?」(5,0);

  寇季緩緩點頭。

  趙禎撇撇道:「難怪他敢在這個時候朕的眉頭……」

  寇季嘆道:「他也是為了家的江山社稷。」

  趙禎道:「他還真是聰明,知道向你投誠,就是向朕投誠。只是朕不太喜歡聰明人。」

  趙禎和寇季一起攜手推行了兵製革新,也一起攜手做了許多事

  但是滿朝文武,沒人認為寇季和趙禎在政務上是一的,所以沒人知道,向寇季投誠就是向趙禎投誠。

  趙禎原以為,不會有人看出此事。

  卻沒料到種世衡看穿了此事,並且果斷的向寇季投誠了。

  投誠就意味著,無條件支持寇季所提出的任何政務。

  也就相當於無條件支持趙禎推行任何政務方面的革新。

  寇季聽到了趙禎的話,撇道:「能出現在朝堂上的,就沒幾個蠢人。偶爾有一兩個犯蠢的,大多是被人算計了。又或者是懷有什麼其他目的。(5,0);

  比如此前范諷在朝堂上挑撥我們君臣的關係,就是為了試探我們。

  他想看看我們君臣之間是否存在著裂痕。

  如果存在裂痕,他就會聯合其他人,一起搬到我,斷家一臂,藉此打武臣,重新恢復文臣執掌朝綱的局面。」

  趙禎緩緩點頭,「此事朕知道,他在背後弄了一個什麼逸黨,明面上是一群研究詩詞歌賦的人,實際上就是一群居心叵測的人湊在一起謀劃朝廷。

  有人為了結你,去取他的腦袋,就是被他的黨羽給攔下了。

  朕已經派人盯著他們了,他們若是敢有異,朕一定會收拾他們。」

  寇季緩緩點頭。

  趙禎嘆道:「種世衡太聰明了……」

  寇季嘆氣道:「朝堂上若全是蠢笨之人,你就沒那麼輕鬆了。再說了,他能看清此事,也不是他的智慧,而是他背後之人的智慧。」

  趙禎略微愣了一下。

(5,0);

  寇季沉聲道:「種世衡此前找我投誠,我原以為是簡單的投誠。可是我派人去查探了一番後才知道,他在找我投誠之前,去見過他的叔父。」

  趙禎幽幽的道:「大儒種放嗎?」

  寇季緩緩點頭。

  趙禎嘆息道:「如此大賢,為何要一心尋道呢?」

  寇季淡然道:「人各有志……」

  說到此,寇季和趙禎不再多言。

  趙禎驅車趕往了資事堂,寇季則一個人趕往了韓人的寢宮。

  寇季到了韓人的寢宮以後,就看到陳琳帶著人死守在韓人的寢宮前。

  見到了寇季以後,急忙迎了上來,問道:「家如何?」

  寇季低聲笑道:「家無礙……」

  陳琳長出了一口氣,道:「那就好……」

  陳琳雖然在韓人寢宮門口守著。

  可他卻時時刻刻關注著趙禎的向。(5,0);

  趙禎將自己關進了寢宮以後,陳琳就十分憂心。

  趙禎被滿朝文武出來以後,陳琳就更加憂心。

  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趙禎。

  他知道趙禎有多可憐,也知道趙禎心中有多痛苦。

  陳琳知道趙禎無礙以後,一顆心也放下了,他似乎想起了什麼,盯著寇季問道:「家今早派人傳話,說是讓咱家將他邊的小林子給換掉,你可知道小林子犯了何事,惹怒了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