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711章 想拿曹家當槍使?

《北頌》 第0711章 想拿曹家當槍使?

(4, 0);

  「真要到了那個地步,我們三人能收拾得了殘局?」

  張知白疑的問。

  呂夷簡和王曾二人閉上了,說不出話。  更多容,請訪問s🎺to.c💻om

  真要鬧到天下盪的時候,他們三人還真不一定能收拾得了殘局。

  王曾思量了許久,沉聲道:「現在說那麼多也是無用,不論家是怎麼想的,既然他不願意告訴我們,那我們就假裝不知道此事。」

  呂夷簡長嘆了一口氣,道:「假裝不知道倒是容易,可真要起了盪,我們三人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吧?」

  王曾頭疼的道:「到時候有我們的。」

  「哎……」

  呂夷簡又嘆了一口氣。

  到了那個時候,他們做什麼也不對。

  陪著趙禎一起改制,趙禎若是改制失利,他們得跟著趙禎一起過。

  阻撓趙禎改制,趙禎若是改制了,他們一定會過。(5,0);

  什麼都不做,滿朝文武不會答應。

  他們三個居中樞,在權力的中心,風暴的中心,怎麼可能什麼都不做。

  三個人各懷著心思離開了瑞安鎮,回到了汴京城。

  往後幾日,汴京城表面上風平浪靜,背地裡卻暗洶湧。

  皇親國戚去刑部衙門領了罪,有被發配的、有被判斬首、還有被抄沒家財的。

  還有被舉家斬首的。

  比如柴宗慶。

  似乎柴宗慶這種誅全家的大罪,本不需要等到秋後。

  定罪以後就會被押解到菜市口斬首。

  還有參與到軍餉貪污案中的那些員,也一併被斬。

  柴宗慶被斬首的時候,許多人都跑去看了。

  鮮染紅的菜市口,刺激了許多人。

Advertisement

  許多不甘心的皇親國戚,開始暗中勾連,準備反擊趙禎。(5,0);

  一些到危險的武勛,也開始在背後搞小作。

  汴京城的百姓們一如往常,過的喜樂和平,但汴京城的達顯貴們,卻在一種張的氣氛中。

  隨著張知白開始著手調查往年的軍餉去向,張的氣氛更加濃郁。

  曹府。

  卸去了樞使之職,以一等公的份辭仕的曹瑋,徹底了一個閒散的老頭。

  每天起了床,打一套拳腳,吃一些簡單的飯食以後,就開始玩花鳥魚蟲。

  別以為曹瑋是一個武臣,就覺得曹瑋是一個大老,不懂花鳥魚蟲。

  事實上,汴京城,除了已故的幾位王爵外,沒有幾個人比曹瑋更懂得花鳥魚蟲了。

  他在府上開闢了一出蘭園,短短數月,就栽種進去了數十株珍品。

  其中一些珍品,即便是一些常年搗鼓花鳥魚蟲的文人雅士,看了也會為之容。

  曹瑋喜歡親自給蘭花施,所以曹府的經常會看到他如同老農一般,蹲在花田裡。(5,0);

  曹瑋蹲在花田裡,用一短鋤,幫一株蘭花鬆了鬆土,略微活了一下腰肢,準備為下一株蘭花鬆土,站在他邊的曹佾忍不住道:「四伯,如今汴京城裡都一團了,您還有閒雅致在這個種花。」

  曹瑋握著短鋤的手一頓,側頭瞥向了曹佾。

  曹佾站著,他有些看不慣,就擺擺手道:「蹲下說話……」

  曹佾趕忙蹲下。

  曹瑋繼續用短鋤為花鬆土,一邊鬆土一邊道:「汴京城了,跟我曹家有什麼關係。」

  曹佾沉聲道:「家下旨,皇親國戚,三代而止。如今又派遣張知白在清查往年軍餉的去留,聽說家也要在武勛中施行三代而止的政令。

  我曹家既是武勛,又是皇親國戚……」

  不等曹佾把話說完,曹瑋就開口道:「那又如何?我曹家的富貴,是我們自己用功勞換來的,又不是純粹靠著祖輩餘蔭。

  若是只憑藉祖輩的餘蔭,我曹家能富貴到現在?(5,0);

  家此舉,雖說損害了各家利益。

  可他也變相的在鼓勵各家上進。

  無論是權力場,還是富貴場,都是撕殺場,到都是淋淋的。

  碌碌無為,渾渾噩噩之輩,很難在裡面待長久。

  你自己不爭氣,家就是給了八代富貴,你也守不住。」

  曹佾苦笑道:「理是這個理,可終究還是有一些人對家此舉不滿,準備反抗家。」

  曹瑋不咸不淡的道:「他們鬧,就讓他們鬧去,我曹家不參與此事。」

  曹佾猶豫道:「家三代而止的政令,對我曹家影響不大。可家派遣張知白清查往年的軍餉去,對我曹家的影響很大。

  我曹家一些族人,在軍中沒喝兵

  依附於我曹家門下的一些人,也沒在軍中喝兵

  家若是查清了此事以後,大興牢獄的話,許多依附在我曹家麾下的人,以及一些族人,可能會被抓起來。(5,0);

  我曹家若是不出手救他們的話,以後真定的族人,恐怕會對我們有所意見,也不會再有人依附到我曹家門下。」

  曹瑋聽到這話,略微愣了一下,看向了曹佾道:「寇季回京以後,你可曾到府上去拜會過?」

  曹佾一臉愕然,緩緩搖了搖頭。

  曹瑋沒有說什麼,繼續問道:「你近些日子跟誰廝混在一起?」

  曹佾愣了一下,坦言道:「潘夙……」

  曹瑋緩緩點頭,「潘家的潘夙,剛才那一番話,是潘夙告訴你的吧?」

  曹佾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

  曹瑋瞥了曹佾一眼,沉聲道:「你執掌了一字子鋪以後,不僅沒有長進,反而退步了許多。潘夙的蠢話你也能信?」

  「可……潘夙並不是蠢人……」

  「潘夙自然不是蠢貨,他給你說這些,無非是想拿我曹家當槍使,讓我曹家當出頭鳥。」

  「此事……」(5,0);

  曹佾臉十分難看。

  曹瑋盯著他道:「此事也不怪你,你只是沒去拜會寇季,看不清楚其中的形勢,所以才會被潘夙誤導。家推行的三代而止的政令,對我曹家確實會有一定的影響。

  家命張知白清查往年的軍餉去留的問題,對我曹家的影響更大。

  我曹家勢必要割捨一些利益出去,也勢必要犧牲一些族人和門人。

  你被潘夙說,是因為你想維護我曹家的利益和我曹家的族人和門人。」

  曹佾聽到了曹瑋的話,果斷點頭。

  他確實是這麼想的。

  曹瑋嘆道:「但我曹家要那麼多族人和門人有何用?」

  曹佾一臉愕然。

  曹瑋嘆氣道:「我大宋頂鼎數十年,不是皇家養了一幫子的蛀蟲。我們各家也養了不蛀蟲。皇親國戚們不思進取,仗著皇族的十分,在大宋胡作非為。

  我曹氏的一些門人、族人,亦是如此。(5,0);

  他們仗著有我曹氏在背後為他們撐腰,就在外面胡作非為。

  非但沒有幫我們曹氏做任何事,反倒給我曹氏招惹了許多麻煩。

  眼下,我曹氏的閨在宮裡統領六宮,我這個一等公也還活著,所以他們惹多大的麻煩。

  我曹府都能想辦法補救一二。

  所以我曹府不怕他們惹出的麻煩,養著他們就養著。

  可一旦我故去,我曹氏的閨失寵。

  養著他們就是個麻煩。

  因為他們不僅不能幫我曹家,反而還會用無數的麻煩,將我曹家拖到泥潭裡,直至死族滅。」

  曹瑋盯著曹佾,推心置腹的道:「家懲治皇親國戚,下了三代而止的政令,就是在解決這個麻煩。就是為了避免大宋在羸弱的時候,被皇親國戚給禍害垮。

  大宋的江山能傳承多代我不知道,但家此舉,只要後世繼任者不做更改,就能幫大宋延續數十年的壽命。(5,0);

  此舉用在我曹家上也是一樣。

  我曹家能富貴多代,我不知道。

  但是我們要是能夠忍痛不斷的切去上的毒瘤,我曹家的富貴也能多延續一些年。」

  曹佾遲疑道:「可是這麼做的話,容易讓族人離心離德。」

  曹瑋聽到這話,笑了,只是笑容里充滿了譏諷。

  「離心離德?騙人的鬼話而已。在名利場上,唯有名利才是永恆的,其他的都是騙人的。只要你有名有利,人人都會追隨於你。」

  曹佾皺起了眉頭。

  曹瑋深深的看了曹佾一眼,聲音低沉的道:「若是忠心和德行靠得住的話,太宗登基的時候,武勛們就反了。」

  曹佾一臉驚恐的瞪起眼。

  曹瑋卻不願意再多說什麼,拍了拍曹佾的肩頭,道:「家對皇親國戚做什麼,你就對我曹氏的族人和門人做什麼,家此舉不錯,你可以好好借用一番。

  家既然將此事給了寇季置,那就沒有趕盡殺絕的意思,所以不論別人說什麼,你都不要慌。(5,0);

  真要是查到了我曹家有人喝兵,就給朝廷理。

  是打是殺,由朝廷決定。

  我曹家的閨如今是家的枕邊人,莫要因為我們的過錯,讓家冷落了

  我曹家能否三代富貴,還得看

  你去拜訪拜訪寇季,多跟寇季聊聊,跟潘夙來往。」

  說完這話,曹瑋便不再多言,繼續悶頭開始鬆土。

  曹佾站在原地沉默了許久,才回過了神,他盯著曹瑋神複雜的道:「四伯,如今我曹家被推舉為武勛之首。縱然我們想忍痛割,其他武勛們也不會答應的。」

  曹瑋頭也不回的道:「我曹家的事,什麼時候到他們作主了?」

  曹佾咬牙道:「就怕他們不厭其煩的上門來找。」

  曹瑋略微一愣,沉道:「我突然想起,寇公邀我到文昌學館教書。你回頭派人去看看,看看文昌學館的武科校舍建的如何。(5,0);

  若是還沒有建好,你就派些人過去幫忙。

  過兩日我就搬到文昌學館去住。

  到時候有人來找,你就讓他們到文昌學館找我。」

  曹佾聞言,心中的擔憂盡去,臉上還帶著一些哭笑不得。

  曹瑋往文昌學館一躲,武勛們還真沒辦法找上門。

  有寇準等一眾辭仕的老臣,以及一眾大儒坐鎮,武勛們跑到文昌學館去,就是去自找麻煩。

  寇準等人若是撞見了他們,一定會破口大罵。

  事後寇準等人會不會告狀先不說,一頓罵是跑不了的。

  曹瑋躲在文昌學館,算是徹底的躲開了這一次的風波。

  曹佾向曹瑋的背影一禮,退出了曹瑋的蘭園,吩咐了人去文昌學館探聽消息以後,又備上了一份厚禮,趕去了寇府別院。

  曹瑋在曹佾走後,放下了手裡的鋤頭,低聲嘟囔,「一幫子蠢貨,早幹嘛去了,家在興慶府,將北疆大部分的兵力分配到了自己的親信手裡的時候,你們不阻止,現在跳出來有什麼用?(5,0);

  如今我大宋大部分的兵力,都在寇季和家手裡握著。

  我們已經失去了抵抗的力量,乖乖的任人宰割就是了,非要跳出去送死。

  家並非嗜殺之人,寇季也非屠夫。

  他們已經擺出了不會趕盡殺絕的姿態,還鬧?嫌死的不夠快?」

  頓了頓曹瑋長嘆一聲,「武勛當中,不止我曹瑋一個聰明人。能看出問題關鍵的人,恐怕有狠多。之所以在知道了問題的關鍵以後還鬧,無非是不甘心罷了。

  可你們不甘心又能如何,高家這個例子難道不足以讓你們警醒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