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709章 一石二鳥

《北頌》 第0709章 一石二鳥

  等到寇季走了許久以後,呂夷簡才順過了氣,惱怒的道:「再讓那小子在朝堂上混幾年,說不定我們都要被他騎在頭上。」

  張知白苦笑道:「你要真的看不慣他的作為,你彈劾他就是了。」

  呂夷簡氣咻咻的道:「老夫明天就上書彈劾他。」

  王曾正準備附和一句,突然似乎想起了什麼,捶頓足的道:「糟了,上了那小子的當了。」

  呂夷簡、張知白齊齊一愣。

  王曾嚷嚷道:「我們在此等著為了什麼,就是為了等那小子出來,問清楚其中的一些緣由。可如今我們什麼都沒問,那小子就跑了。」

  呂夷簡和張知白在王曾的提醒下,幡然醒悟,跟著一起捶頓足。

  許久以後。

  王曾咬咬牙道:「去寇府別院……」

  呂夷簡咬牙切齒的道:「此事牽連甚廣,若是不弄清楚其中的緣由,恐怕會出大事的。眼下被那個小子逃了,也唯有親自去寇府別院,拜會一下他這個後輩了。」(5,0);

  張知白緩緩點頭。

  呂夷簡猶豫了一下,不甘心的道:「老夫一個長輩,去拜會一個晚輩,太丟臉面了。」

  「現在這個時候,還顧什麼臉面。」

  「……」

  三人有了決定,一起出了宮。

  出了宮門以後,就看到了軍將士們在街道上四奔走,出各個皇親國戚的府邸。

  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一幕,早已被先行一步的員散播了出去。

  那些軍將士們在做什麼,汴京城裡的百姓們也清楚。

Advertisement

  大部分的百姓並沒有搞懂此次朝堂變故的深意,也沒有深究下去的想法。

  他們只知道,聖明無比的家,又幹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那就是置了那些平日裡在汴京城作威作福、欺百姓的皇親國戚。

  家替百姓們除了一大害,百姓們自然高興。

(5,0);

  一個個稱讚著家的同時,紛紛跑到皇親國戚府邸門口去看熱鬧。

  一些被皇親國戚們欺過的百姓們,甚至當街放起了炮仗。

  百姓們高興了。

  達顯貴們的府邸上,卻並沒有半點歡快的氣氛。

  大多數沉悶的像是沒有人似的。

  百姓們的歡快和百們的低沉,呂夷簡三人無暇顧及。

  他們三人乘坐著馬車,晃晃悠悠的到了寇府別院。

  三個人往寇府別院門口一站,也不需要通稟,寇府的僕人就主讓開了路。

  王曾是寇府別院的常客,呂夷簡和張知白二人份在哪兒擺著呢。

  寇府的門房也不敢攔。

  瞧那三位沉的臉,攔了恐怕會挨打,還沒地方說理去。

  三人了寇府別院,到了正廳,吩咐寇府的管事去喊寇季出來。

  然後一個個如同在自己府上一樣,吆五喝六的讓寇府僕人準備茶點。(5,0);

  他們倒不是在擺架子,而是純粹將寇季當了自己人,所以不生分。

  寇季若是去了他們三人府上,如此做派,也沒人會說啥。

  寇季若是去了他們三人府上,看上了那個漂亮的姬妾,招呼一聲,只要三人捨得,就會毫不猶豫的送過來。

  反之亦然。

  當然了,寇府沒有什麼姬妾。

  張知白雖然為清廉,但卻也有姬妾。

  都是宮裡賜下的。

  一個個在張府擔當著姬妾的名頭,卻乾的是使喚丫頭的差事。

  寇季要是真的能看上,張知白不得一口氣全給他送過來呢。

  反正他也養不起。

  因為他大部分俸祿全捐助給貧寒讀書人了。

  三個人在正廳坐了沒多久。

  沒看到寇季的影子,倒是看到了向嫣抱著寇天賜出現在了正廳。(5,0);

  「嫣丫頭你出來作甚,寇季呢?」

  王曾疑的問道。

  向嫣哭笑不得的道:「相公說了,呂公和張公私底下還沒有跟天賜兒會過面呢。所以吩咐妾帶過來給兩位瞧瞧。」

  呂夷簡臉一下子就黑了。

  張知白一臉苦

  呂夷簡一邊在懷裡索東西,一邊嘟嘟囔囔的罵道:「世人皆道他是寇財神,老夫看,他是寇皮才對。只要逮住機會,就你一層皮,不放過任何機會。」

  呂夷簡在懷裡索了許久,索出了一塊墨錠。

  王曾瞧著有些眼,卻沒有說話。

  呂夷簡哼哼道:「幸虧老夫早有準備……」

  呂夷簡將墨錠遞給了寇天賜,訓誡道:「小傢伙以後多讀書,別學你爹,不學無,還滿肚子壞水。」

  向嫣帶著寇天賜道了一聲謝,卻沒有開口替寇季正名。

  不是不願意,而是沒辦法跟呂夷簡一個長輩去爭辯。(5,0);

  呂夷簡送的墨錠上面,勾勒著一圈金牡丹。

  並不是凡

  向嫣以前在祖父向敏中的書房裡見到過,那是貢品。

  民間沒有販賣的。

  家會賞賜一些給群臣。

  金牡丹屬於墨錠中的珍品,只賞重臣。

  而且數量十分

  張知白在呂夷簡送出了墨錠以後,苦笑道:「老夫無長,唯有這一肚子的學問。等這小子長大一些,老夫可以給他當幾年先生。」

  此話一出。

  在場的人齊齊變

  向嫣也是如此。

  向嫣趕忙對張知白一禮,沉聲道:「張公的禮太貴重了,妾怕天賜兒當不起。」

  呂夷簡和王曾也紛紛出聲,勸誡張知白慎重。

  張知白什麼份,參知政事。

  有資格聘他為先生的,只有兩個人。(5,0);

  一個是家,另一個就是皇太子。

  如今的大宋沒有皇太子,那麼就只有家一人。

  即便是家請張知白教導,那也得尊為業師。

  意思就是傳道授業的先生。

  張知白許給寇天賜的是什麼,蒙師。

  意思就是啟蒙的先生。

  以張知白的份,給寇天賜擔任蒙師,那以後就沒有人能擔任寇天賜的業師了。

  到時候恐怕還需要張知白兼任下去。

  張知白收寇天賜門,必然會言傳教,負責到底。

  寇天賜很有可能會為張知白的親傳。

  親傳的學生,跟普通的學生,大有不同

  呂夷簡和王曾皆是過來人,自然知道裡面有何不同。

  所以他們勸誡張知白慎重。

  即便是寇準在此,恐怕也會勸誡一二。(5,0);

  張知白聽到了呂夷簡、王曾、向嫣的話,笑道:「我既然敢開口,自然是下定了決心。所以並不存在反悔的可能,也不會後悔。

  寇季雖然不學無,但卻是聰慧之人。

  向嫣從小就有才名,文采也不低。

  他們二人的兒子,必然不會是什麼蠢笨之人。

  我收他門,也算是收了一個佳徒。」

  呂夷簡沉聲道:「終究還是冒險了……」

  張知白哈哈笑道:「老夫只承諾教他三五年。他若是才,老夫會繼續教下去。他若是不材,三五年以後,老夫就將他送還給寇季。」

  呂夷簡和王曾見張知白主意已定,只能嘆息一聲,沒有再勸阻。

  張知白這話說的輕巧,可真的到了那個地步,他能放手?

  古人師徒之間的關係,跟後世的大部分師徒之間的關係不同。

  古人師徒之間,真的是如同父子。(5,0);

  一旦收門下,那就會負責到底。

  當先生的,不僅會傳授學生知識和做人的道理,還會對學生一生負起責任。

  學生的一切,先生都得關心。

  學生犯錯,先生還得跟著擔過。

  張知白收了寇天賜門,想逐寇天賜出門,很難。

  因為張知白擔任了寇天賜的蒙師,沒人再能擔當寇天賜的業師,是張知白的份地位引起的,是張知白的責任,所以張知白必須負責。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