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701章 千篇聖言,不如一文銅錢更有說服力

《北頌》 第0701章 千篇聖言,不如一文銅錢更有說服力

  朱能目一眨不眨的盯著寇季詢問。(5,0);

  劉亨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他跟朱能有同樣的疑

  王凱直直的盯著寇季,眼中寫滿了一句話。

  寇樞,北邊有什麼?

  北邊有什麼?

  其他人的模樣,跟他們三個人差不多。

  寇季心中長嘆了一聲,有種對牛彈琴的覺。

  指朱能等人生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太難了。

  果然,所有的大道理,在利益面前,都是蒼白無力的。

  跟朱能等人講一天大道理,他們也不會有多反應。

  可你告訴他們,興慶府外有一個地方有金礦,他們估計敢冒著抗旨的風險出去查看。

  寇季在朱能等人期盼的眼神中,撇撇道:「自然是真的……以你們幾位如今的地位,抓幾個番邦人審問一番,或者派人送信給臨近大理、趾的地方衙門,讓他們派人去查探一番,不就知道了?」(5,0);

  大宋可沒有什麼外豁免權之類的東西。

  遼國已經俯首,大宋如今是真真正正的天朝上邦。

  周遭四鄰當中,只有被大宋威脅的份,哪有威脅大宋的份?

  別說是背地裡抓幾個番邦人了,就算是當街綁票了番邦使臣,拉回府里毒打一頓,那些番邦屬國也得忍著。

  不服?

  不服開戰啊?

  反正有王凱馬上封公的例子在前,軍中但凡是有功利心的,如今都盼著開戰呢。

  但凡是那個番邦使臣在汴京城裡胡作非為,或者是惡了趙禎,讓趙禎流出不喜。

  不用滿朝文臣開口,武臣們就會率先站出來沖趙禎請纓。

Advertisement

  比如,倭國見大宋強大,為了拍趙禎馬屁,向趙禎獻上一兩個倭,大致就會出現以下的對話……

  「倭國使節獻上的倭,如同鬼魅,差點沒嚇死朕……」

  「什麼?倭國既然敢派人刺殺家?簡直是不知死活。家,給臣十萬兵馬,臣去幫您平倭國。」(5,0);

  「家,臣只需要五萬……」

  「家,給臣三千兵馬足以……」

  「家,臣不要兵馬……」

  「朕只說倭國獻上的倭嚇到朕了,沒說要打倭國。」

  「嚇到了家,也是他們不對,打他們,是看得起他們。」

  「……」

  總而言之,一批新武勛的出現,自然而然的就會帶起大宋的尚武之風。

  再遇到戰事,武勛之列,恐怕沒有人會開口求和。

  新武勛是借著戰爭起家的,知道可以從戰爭中得到巨大的好,所以會不餘力的請戰。

  老武勛眼看著新武勛崛起,自然覺到了力,他們需要借著戰爭,鞏固自己的地位。

  也就文臣會在戰事掀起之前,以各種理由阻撓。

  因為大宋的戰爭越多,湧現出的武勛就越多。

  武勛越多,武臣的地位就越高,他們的地位自然會到影響,他們自然不喜歡戰爭。(5,0);

  朱能等人不知道寇季的想法,在聽到了寇季的提議以後,朱能沉著道:「那些地方的話能信?那些番邦蠻子的話能信?」

  寇季瞥了朱能一眼,道:「你若是信不過他們,大可以挑選一兩個心腹,派他們出去看看。他們一路上的吃穿用度,你們可以寫公文,遞給我,我給你們批覆。」

  朱能等人聞言,心裡一片火熱。

  自己人當領導就是好,公費說批就批。

  朱能十分豪邁的道:「我有一些傷殘的舊部,可以派遣他們去看看。」

  寇季一下子就瞪起了眼。

  朱能一聽可以報銷吃穿用度,派出去的人都開始按部論了。

  寇季可是清楚的記得,朱能當初在沙州,張提起的舊部,足足有上萬人。

  劉亨在朱能說完話以後,一臉慚愧的道:「我伍時間尚淺,沒積攢下多家底,家中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幾百人。不過有需要的話,青塘派遣到我大宋的一萬人馬,我可以暫時借來一用。」(5,0);

  王凱十分認真的道:「曾祖、祖父兩代餘蔭,給我留下了幾千老卒,雖然散布在各地,但是只要我需要,他們便能為我所用。」

  郭易一臉老實的道:「我以前在廂軍中任職,廂軍過的那是真苦。一些將士們有一家老小照顧,我實在不忍心看著他們帶著一家老小跟著我苦,所以私底下放了許多人離開軍營。

  我要是用他們,他們也能幫我一些小忙。」

  朱能十分鄙夷的道:「不要說那麼多廢話,直接說你能出多人。」

  郭易乾一笑,「幾十年了,他們父生子、子生孫,父子三代算上,說也有幾千人吧。」

  朱能幾人當即瞪起了眼。

  朱能嘆道:「沒想到你家底這麼厚。」

  郭易輕笑道:「沒什麼家底……就是隨手幫了他們一些小忙,他們願意報恩……」

  朱能擺擺手,「行了行了,自己人面前,別說那些虛的。我們手裡的人加起來,說也能組一個廂的兵力。出去探探路,應該沒問題。」(5,0);

  劉亨等人深以為然的點頭。

  寇季有些臉發黑的盯著他們,「你們是派人去探路嗎?你們是派人出去搶劫!」

  一幫子黑心的傢伙。

  手底下藏的全是能打的。

  但凡能被武勛們當家底留下的,那個不是軍中的悍卒,那個不是十里挑一,甚至百里挑一挑出來的勇士。

  那些個將士在軍中晉升無,有不願意甘於平凡,最終就會選擇跟隨著武勛,為武勛的部曲,或者親兵。

  又或者乾脆藏起來,幫著武勛守護一些見不得的家業。

  一幫子能打的,拿著大宋最鋒利的武出去探路?

  誰信?

  出去殺人越貨才對。

  朱能聽到了寇季的話,乾笑道:「你這話就不對了,我們真是派人去探路的。我們就是害怕敵人太強,所以多備一些人手而已。」

  寇季狠狠的瞪了朱能一眼。(5,0);

  「你那是多備一些人手嗎?在我大宋境私自調兵,可是殺頭的重罪!」

  朱能抿著,沒有說話。

  其他人則是乾一笑。

  朱能之所以跟其他人反應不一,那是因為朱能知道一些寇季的小

  比如元山部所立的元山國。

  寇季都派人出去立國了,他們派人出去打劫一下,也不算什麼大事。

  跟寇季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

  寇季見所有人不吭聲以後,喝斥道:「每人派遣出去的人,不得超過十人。」

  「十個人能幹什麼?」

  郭易小聲嘟囔了一下。

  寇季瞪了他一眼,郭易趕忙閉上

  寇季冷哼道:「探查清楚以後,不得逗留,速速返回。真要去搬金銀,那也得家下令才行。家吃,我們喝湯就足夠了。」

  朱能等人一愣,瞬間明白了寇季的心意。(5,0);

  只要將家的那一份留足了,有家護著,他們在外面就可以橫行無忌。

  他們湊足了家底也不過湊了一廂人而已。

  若是有家護著,他們背後站著的就是百萬大軍。

  對上誰也不會虛。

  寇季在提醒了朱能等人以後,繼續道:「此事你們派人盯著就行,三兩年別想著手。得先幫著家,將西夏的疆土和從遼國得來的五州消化才行。」

  朱能等人鄭重的點頭。

  寇季見此,重新恢復了笑容,陪著他們談天說地,聊一些域外的趣事。

  寇季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將大理、趾、倭國等地拋出來,不是做無用功。

  而是別有深意。

  他是在為之後的兵製革新做準備。

  有了域外的海量錢財吸引,朱能等人就不會被喝兵帶來的那一些小利益給迷住了眼。

  朱能、劉亨二人,有他各項生意分潤的利益在,倒是不會貪圖那些小錢。

  可王凱、郭易等人就說不準了。

  所以寇季得提前給他們打一支預防針才行。

  別倒是他跟趙禎二人革新兵制,老武勛還沒有開口反對,自己人倒先倒戈相向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