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700章 厚賜功臣!

《北頌》 第0700章 厚賜功臣!

(4, 0);

  寇準給出的建議風險太大,寇季覺得不到萬不得已的況下,不能用。

  但寇準話中的一些提議,寇季倒是十分贊同的。

  比如寇準讓趙禎和寇季二人將兵權牢牢的抓在手裡。

  俗語有云:手裡有兵,心裡不慌。

  俗語又有云:槍桿子裡出政權。

  只要將兵權牢牢的抓在手裡,任憑那些士紳如何折騰,也逃不了被暴捶一頓的命運。

  萬一弄的天下大,那就如同犁地一樣,將大宋疆土從頭到尾犁一遍。

  漢高祖劉邦,四旬起兵,奪得天下。

  趙禎和劉亨才多大?  sto.🎉co🌸m讓您不錯過任何彩章節

  雙雙皆在二旬之齡,雖說寇季已經接近了三旬,可比起漢高祖劉邦起兵時候的年齡,依然要小很多。

  寇季自己能活多,寇季不知道。

  但是趙禎能活多久,寇季卻知道的清清楚楚。(5,0);

  史料記載,趙禎足足活了五十三年。

  那還是趙禎在弱不經風的況下活的歲數。

  如今的趙禎,常年習武,子骨格外的朗,他一個能打四個寇季。

  如此況下,只要不出什麼意外的話,他恐怕會活的更長。

  趙禎有足夠的時間,將大宋反覆的暴捶。

  所以,現在寇季和趙禎二人,只需要革新兵制,努力的抓兵權就夠了。

  有了的方向,又有了應對最壞結局的辦法。

  寇季心裡總算是有了一些底。

  寇季心裡有了底,也就沒有繼續跟寇準多聊,他帶著寇準到了飯堂,用了一些早膳。

  然後找到了已經吃過了早膳,回到房裡歇下的向嫣和寇天賜,抱上了寇天賜,就出了府門。

Advertisement

  父子二人乘車,晃晃悠悠的進了興慶宮。

  父子二人到了興慶宮的時候,興慶宮早已聚滿了人,滿朝文武都在。(5,0);

  趙禎既然將西夏王宮改了行宮,那麼他就可以在行宮召集群臣,進行早朝。

  滿朝文武坐定以後。

  趙禎出現在了興慶府正殿。

  滿朝文武施禮以後,便開始直正題。

  趙禎有意將封賞功臣的項目留在了除夕夜進行,所以今日早朝並不會頒布任何賞賜,而是湊在一起議論了一下占領的西夏疆土的治理問題。

  依照大宋的慣例,轄下的疆土必須設立路、府、州、縣等各級衙門。

  如何歸納劃分西夏的疆土,自然需要好好的議論一下。

  此外,遼國割讓給大宋的五個州的問題,也需要好好議論一下。

  經過了滿朝文武幾商議,最終決定將西夏分了數路。

  原東平路改名為橫山路。

  橫山路轄下,除了原有的東平路的轄地外,有新增了夏州等地,地斤澤以南、東勝縣以西的疆土,幾乎全歸了橫山路。(5,0);

  設府城一座,位於嘉寧,取名嘉寧府。

  州、縣衙門若干。

  設鎮軍兩支,一一廂。

  軍是劉亨率領的橫山軍,廂軍是位於寧邊州的寧邊軍。

  毫無疑問,在隨後封賞的時候,劉亨很有可能會被加封為橫山路馬步軍總管等一類的職位。

  配上劉亨的國公爵位,剛剛好。

  西平路依舊西平路,只不過轄地有所擴張,除了原有的轄地外,長城以北、騰格里沙漠以南,盡歸西平路掌管。

  設府城一座,位於靈州,取名西平府。

  州、縣衙門若干。

  設鎮軍一支。

  種世衡率領的種家軍。

  騰格里沙漠以東、地斤澤(午臘藕山)以西、順化渡以南、靜州以北,設為一路,名為興慶路。

  設府城一座,位於興州,取名興慶府。(5,0);

  州、縣衙門若干。

  設鎮軍兩支,兩支軍。

  鎮國、興國兩支軍。

  之所以在興慶府放置了兩支軍,是因為西夏大部分的百姓都盤踞在興慶府一代。

  為了避免叛,所以派遣了重兵坐鎮。

  午臘藕山、順化渡以北,設為一路,名為鎮北路。

  設府城一座,位於丌刺海城,取名鎮北府。

  無州、縣衙門,鎮北路境的一切,皆以軍法軍紀約束。

  設鎮軍一支,一支軍。

  王凱率領的鎮北軍。

  丹吉林沙漠,以及丹吉林沙漠以北的疆土,設為一路,名為鎮西路。

  設府城一座,位於索果諾爾湖旁,取名鎮西府。

  依舊無州、縣衙門,一切皆由軍法軍紀約束。

  設鎮軍一支,一支軍。(5,0);

  已經更名為鎮燕軍的鎮戈軍。

  由郭易和原鎮戈軍主將一同掌管。

  剩餘接壤河西的地方,被一同劃撥到了河西治下。

  西夏被分割完了以後,滿朝文武就遼國割讓給大宋的五個州開始商議。

  最終將遼國割讓的涿州等地,一同劃撥到了真定路下。

  將朔州、寰州二州歸到了河東路治下。

  將瀛州、莫州二州歸到了河北東路治下。

  疆土的問題分割完了以後,滿朝文武又湊在一起商討了一下派遣員的問題。

  大宋一下子多了許多疆土,自然需要許多員治理。

  橫山路和西平路,已經不是大宋邊陲了,所以需要從軍管,回歸到正常的治理狀態。

  兩路上的知府、知州、轉運使、常平使等職位,都需要朝廷指派。

  經過了一又一商議,一直到了傍晚,才將兩路上的重要職位,商量妥當。(5,0);

  散朝以後,滿朝文武各自回了居住的地方。

  一夜無話。

  翌日,一大早,滿朝文武就穿戴上了盛裝,出現在了興慶宮

  除了他們自己以外,還有他們的家眷。

  今日是趙禎賞賜群臣的日子,也是大年三十,今夜便是除夕。

  此番征討西夏、征討遼國,湧現出的功臣十分多,所以需要封賞的時間也長。

  所以滿朝文武一大早就出現在了興慶宮

  眷們到了宮裡,被宮娥們喚去了後宮,由皇后招待。

  滿朝文武則進了興慶府正殿。

  上朝的時間到了以後。

  滿朝文武自覺的分了三班。

  趙禎一華服,邁著穩健的步伐,踏進了殿中,坐定以後。

  滿朝文武齊齊施禮。

  「臣等參見家……」(5,0);

  「眾卿家不必多禮……」

  一套早朝的禮儀過後。

  趙禎一臉肅穆的坐在座椅上,聲音沉重的說了許多繁瑣的話。

  大致就是那些正常人聽不懂的話。

  文臣們聽的如癡如醉,一個個搖頭晃腦的,像是在品嘗酒。

  武臣們一個個含著笑,假裝一副能聽懂的模樣。

  寇季能清楚的理解趙禎裡說出的每一個字的意思,但是串了文章,他就有些聽不懂了。

  他沒學文臣們一臉陶醉的模樣,也沒學武臣們不懂裝懂的模樣,就那麼迷迷糊糊的聽著。

  等到趙禎將他那一套說辭說完了以後。

  寇季才跟著滿朝文武一起,躬施禮,「為家賀,為大宋賀……」

  如此場合,趙禎自然不會說什麼喪氣話,估計都是一些歌功頌德、緬懷祖宗一類的話。

  趙禎將繁瑣的話講完了以後,才開始步正題。(5,0);

  趙禎端坐在座椅上,沉聲道:「此番我大宋征遼、征夏,出現了一大批的有功之臣,朕當厚賜之。」

  「多謝家隆恩!」

  滿朝文武齊齊施禮。

  趙禎擺擺手,對陳琳吩咐道:「陳琳,宣旨吧。」

  陳琳向趙禎一禮,請了一卷聖旨,邁步到了滿朝文武面前,展開了聖旨,略微掃了一眼,高盛道:「詔曰……」

  一大段歌功頌德的話以後,又是一大段評價功過的話,到最後才宣出了聖旨的真意。

  「鎮國公準,功在社稷,有在世聖賢譽,當列昭勛崇德閣文臣之首……」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神各異。

  但卻無人反駁。

  寇準對大宋的功勞,並不算是最大的。

  但他在權傾朝野之際,急流勇退,卻是大宋從立國之今所有的功臣都比不上的。

  趙禎將他列為昭勛崇德閣第一人,自然無人反駁。(5,0);

  寇準今日也在殿,所以當陳琳宣完了旨意以後,寇準出列奏道:「老臣多謝家抬,老臣之有愧……」

  趙禎盯著寇準,鄭重的道:「寇公當得起……」

  三請三辭以後,趙禎還是將昭勛崇德閣文臣之首,給了寇準。

  隨後,趙禎吩咐陳琳再次宣旨。

  陳琳請了一卷聖旨,再次宣讀。

  卻是列已故渤海郡王高懷德為昭勛崇德閣武臣之首的旨意。

  雖說高懷德的兒子高恭把趙禎噁心的不輕,但趙禎並沒有在這件事上報復,而是十分中肯的將其列在了武臣之首。

  隨後便是已故韓王趙普,趙普對大宋的功勞不小,可晚年私德有虧,其貪婪的名頭,天下皆知,所以趙禎將其列為文臣第二位。

  趙普之後,是已故濟郡王曹彬。

  曹彬之後,是已故中書令薛居正。

  薛居正之後,是已故鄭王潘。(5,0);

  潘之後,是已故文正公王旦。

  王旦之後,是已故武威郡王石守信。

  石守信之後,是已故文穆公呂蒙正。

  呂蒙正之後,是已故忠武公李繼隆。

  李繼隆之後,是已故文靖公李沆。

  李沆之後,是新晉燕國公曹瑋。

  一共十二人被列到了昭勛崇德閣。

  六文六武,不偏不倚。

  其中只有兩個人在世,一個是高居榜首的寇準,一個是占據了榜尾的曹瑋。

  仔細論功勞的話,曹瑋的功勞比李繼隆要多一些。

  但李繼隆已經故去。

  趙禎將曹瑋排在李繼隆之後,曹瑋也沒辦法計較。

  趙禎排下了昭勛崇德閣的功臣排名,可比史書上記載的昭勛崇德閣二十四功臣公允多了。

  滿朝文武大致通過了趙禎此舉,推測出了一些事。(5,0);

  目前為止,被列為昭勛崇德閣中的十二位功臣中,僅有曹瑋一人在朝。

  趙禎已經給曹瑋的功勞畫上了句號。

  曹瑋回京以後,八得乞骸骨。

  以後大宋的功臣想列昭勛崇德閣,恐怕要等到辭仕,或者辭世才行。

  趙禎也算是為昭勛崇德閣的評判定下了調子。

  後世的皇帝再要添人,也只能等到員辭仕以後。

  冊封完了十二位功臣以後。

  趙禎再次吩咐陳琳宣旨。

  朝堂上宣旨,可沒有那一套先後面,再前面的說法。

  幾乎都是按照份論的。

  所以,最先宣讀到的是封賞曹瑋的詔書。

  曹瑋榮封為燕國公,爵列一等,加太尉、給事中、中書令。

  幾乎能給辭仕老臣的頭銜,趙禎都給曹瑋加上了。

  其次是賞賜呂夷簡的詔書。(5,0);

  趙禎據呂夷簡在燕雲之地的功勞,加了呂夷簡一個太子太師銜。

  其次是監國的王曾,加了一個太子太傅銜。

  其次是前去和談的張知白,加了一個太子太保銜。

  封賞了曹瑋四人以後,才論到了寇季等人。

  寇季再次榮獲雍國公的賜封,爵列二等,加吏部尚書,龍圖閣大學士。

  滿朝文武在得知了趙禎對寇季的封賞以後,有些意外。

  因為寇季並沒有實職,吏部尚書是加,並非是實授。

  不過滿朝文武的目並沒有在寇季上停留許久,因為陳琳在宣讀了賜封寇季的詔書以後,開始宣讀賜封種世衡的詔書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