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296章 為國為民唯易弟(第一更)

《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296章 為國為民唯易弟(第一更)

第296章為國為民唯易弟(第一更)

「易弟,你怎想起來燒新釉瓷?」喝著大棚里的野菜做的湯的李隆基終於問起正事。

他可不認為李易閑得無聊,才燒一窯新瓷拿出來送人。

「用泥兌換陶的事,武功縣……」李易介紹起況。

有地方把事給做絕了,廢陶拿出來賣,本破壞行業規則。

照行里的規矩,都可以去拆了對方的窯,只是同行看著不管,百姓不敢。

「由於此事是長安令牽頭,他們敗壞的是大唐朝廷的信譽。

更主要的是明明知道背後是我,卻依舊不給我面子。

或許他們覺得在這個行業中我莊子是個新,對我有所不屑。」

李易沒再往深了說,態度表達出來即可。

「叔叔,京兆尹去查他們啊。」王皇后匙子在菜湯中來回攪拌著降溫的時候說。

李隆基搖頭:「當初未簽訂的文契,不教而誅謂之。易弟不想那樣是吧?」

「三哥所言不錯,換的過程中沒說清楚。所以必須通過其他手段收拾他們,不然他們不服。

否則今天打著為民的名義去收拾他們,明天是不是有人以同樣的名義去害人?

行業的規矩,必須由行業上找回來。我必須讓他們知道,有的錢不能。」

李易也在那裡用匙子給湯降溫。

今天早上的湯,俗名貓耳朵湯,一般五月份才出現的野菜,茸茸的,吃著也是茸茸的口

學名葶藶,開花的時候是黃的小花,不過開花老了就不好吃了。

大棚里種別的菜,泥土中帶著種子就冒頭了。

李隆基現在吃的公英葉子的湯,也是這個況,不吃了,等之後會有很多,一吹跟降落傘似的。

Advertisement

包括桔梗,大棚里也有野生的生長著,這個李易沒讓人,長吧,然後有了種子就種。

桔梗是葯,中藥,治療咳嗽的,但是對胃有刺激。

同時桔梗又是菜,就是和尚頭、道拉基(高麗語)、茍寶、鈴鐺花……

在李易那個時候,最初很便宜,他小時候上山就挖了。

後來也不知道是哪個些個中藥商囤積,一下子就貴了。

跟甘草一樣,炒起來的,同樣吃了對胃有刺激。

而甘草片的主要分卻不是甘草,而是麻黃鹼。

甘草更多的時候是用來中和藥,甘草是一片一片的,不是一的草。

現在桔梗長著,李易不打算吃,跟胡蘿蔔一樣,當年不出種子,是多年生的。

不一樣的地方是胡蘿蔔北方地區不用大棚就凍死了,等不到結種子,桔梗沒問題。

當然,貓耳朵湯才是最好吃的東西,口獨特。

李隆基和王皇后不知道一個早餐的湯有這麼多講究。

他倆發現這個『易弟』『叔叔』的脾氣也不小,一怒就出新釉。

往日里看著多平和的一個人了,結果遇到有人不按照規矩辦,生氣了。

別人生氣不過是自己氣自己,沒什麼好辦法。

『易弟』『叔叔』生氣卻不同,直接要對著干,不就是窯瓷麼?那就在瓷上一論高下。

「過些日子,還有幾種釉,我要出去,不然我直接頂死武功縣的窯,看不到他們妥協的那一刻。」

李易搖著頭說,似乎很憾。

「叔叔你快些回來哦,你侄子等著你呢。」

王皇后提醒,我這邊快了,你不在,別人我不放心。

「有漕運,我過去送完禮,一個月必然返回,還有一個月左右的觀察期。」李易保證。

「易弟,事到如今,總該說個況吧?」李隆基一直在考慮,終於發現了,今年乾旱。

「太行山以東地區乾旱,春夏接的時候,蝗蟲肆,姚相下令都不好使。

按照推算,由於是春夏接,冬小麥還可以,只是秋天的糧食就完了。

然後明年還旱,蝗蟲今年不殺,年年犯,攔都攔不住了,而今年各地州府抗命,明年姚相下死命令,才有所緩解。

卻是從此往後十幾年,蝗蟲卵殺不絕,那一片小麥主產區….」

李易終於說出來了,他知道姚崇弄百工來跟他打對臺。

也曉得姚崇小心眼,卻還是告訴天上人間給好

就是因為這一次蝗災,姚崇舉刀要殺人。

「看一個人,不能非黑即白。

用人是用其才,而不是用其德。

不然的話就沒有可用之人。

萬惡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天下無好人;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行,論行寒門無孝子。」

李易說出來,指的是誰,他相信三哥應該明白。

李隆基的眼圈突然紅了,他覺得回頭使勁收拾姚崇都沒問題。

看看,看看我的易弟,知道你做了什麼,卻覺得你的存在對大唐有好,還幫你說話。

這才是真正的宰相肚量,你為了自己的權力,你想收拾掉的人有多

朕的易弟多守規矩啊,明知道武功縣的窯作得不對,卻依舊要依律法不能收拾,繞一圈,用行業規則來行事。

易弟說此次有蝗災,你應該出聲,你若是沉默,朕就給你換掉。

王皇后則是眼睛瞇了彎月,別看總是一副大咧咧的樣子,其實並不傻,傻子能幫自己男人獲得皇位?

知道姚崇多能折騰,可是叔叔這裡本就沒在乎過。

今天終於把事說明白,原來叔叔一直在為姚崇打助攻,姚崇啊,等你知道后,你……

「易弟養這些鴨是為了吃蝗蟲?」李隆基終於懂了,怪不得易弟又是讓張家村子養,又是讓皇莊幫忙養。

還提供各種人工孵化技,同時餵鴨蛆吃。

吃慣了鴨才好吃蝗蟲啊,然後還有那個什麼松花蛋。

易弟一直在準備,只為了今年乾旱蝗災冒頭的一刻。

「是,但是不夠,莊中加起來不足兩萬隻,我是過去讓百姓知道,吃蝗蟲的鴨可以下很多蛋,還有小豬,長得飛快。」

李易不保留了,整個太行山以東的地區,幾萬隻鴨扔過去沒用,吃不完。

好在今年是初發,還不夠多。

打個樣出來,順便教當地百姓怎麼人工孵化。

明年才是最重要的一年。

「叔叔那些鹽。」王皇后突然問。

「一百五十萬斤,運過去,賣掉,給百姓製作松花蛋和鹹蛋,謝蜀地的鹽商們。」

李易點頭,正好對方過來了,不然還得想辦法弄鹽。

「易弟你不去不行麼?」李隆基還是擔心李易的安全。

「我不去?我不去誰能功達到目的?行賄不是直接給錢就行。」李易搖頭。

他曾經做的行業,太知道直接給錢沒用。

還要幫人家的孩子買服、弄遊樂場的票。

人家的父母要照顧好了,認乾爹乾媽。

人家的媳婦想著買名牌,人家媳婦開車出門,前後要派車保護。

人家的其他人要作個頭髮,必須隔離正宮。

還有……

這才是行賄的最高境界,你不同意、你堅守原則,沒用,我從你邊人開始。

那些個厲害的業務員,對自己的家人都沒有對目標人的家人那種熱與孝順,生活不易呀!

然後那些人父母就說了。

我知道他們為了什麼,但是我們喜歡啊,你們不能陪我們,他們陪。

賣什麼不是賣,賣誰家的不是賣,人家一個個的孩子多不容易?

要不你就用人家的東西,要不就別管我們了,我們不用你上的孝順。

不過後來他那的國家改變政策,以前的方法就不行了,越管越嚴,社會也變得越來越好。

今天第一更,還有四更,謝謝大家的打賞、推薦、收藏,農家會努力的,加油!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