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方工程應招標(第四更)
四個重臣出殿,三個憂心忡忡,一個揮舞了一下拳頭。
揮拳頭的是魏知古,他終於能夠在工部的位置上干一次利民的大好事了。
自從生病吃了太醫給的葯不見好,天上人間送來了葯。
魏知古就決定幫襯一把李易,他覺得李易喜歡利民,他在工部的位置上正好。
不然他不願意看到姚崇,原來他也是宰相,突然就因為姚崇被放到了工部尚書位置。
總能見到面,雙方不尷尬?
好在政治人臉皮夠厚,包括張說。
張說眼看著就要給收拾下去,之前費盡心思攔姚崇。
姚崇上來了,張說理應下去,他卻依舊在。
魏知古覺得這條命是撿回來的,還有什麼想不開。
自己即便在工部,依舊能為陛下分憂,為大唐百姓作事。
因此他想辦法,發現要旱,挖井,不旱的話,井放在那,吃水也方便。
已往工部不給百姓挖井,地方自己挖。
朝廷需要挖井,徵召百姓,那個『調』,正用在此。
百姓要麼出人工,要麼出錢。
今年魏知古賣力氣了,要錢,老夫為百姓爭一爭。
心氣足了,他邁開大步回工部,製作計劃書,看怎麼作,要多錢。
張說三個人慢慢走,政事堂離此地近,不急。
盧懷慎低個頭,他只負責理小事,大事不管。
張說不停地搖頭,邊走邊搖。
姚崇皺個眉頭。
張說和姚崇的權力都大,為宰相,事離他們掌控,能高興才怪。
陛下顯然有事在瞞著,出主意的人在城東莊子里陪一群玩耍。
「道濟,你說陛下花錢去蜀地挖鹽井,能找到麼?不會是把別人現有的鹽井給佔了吧?」
姚崇提供了一個思路,讓張說想。
「元之你應該問李易攛掇陛下去蜀打井,李易有沒有把握。他會不會陛下占別人鹽井。」
張說不上當,我才不往那方面想呢。
我是對無法掌握李易而難,不過我依舊相信,李易出手,絕對非同尋常。
盧懷慎看不下去了:「李易定然是有新技,打井更好的技,不捨得扔出來,要從中占份子。」
「對,有可能。」張說認為盧懷慎說中了。
「哼!不為天下計,只謀一己私利,李易其心可誅。」姚崇冷哼一聲說道。
盧懷慎和張說沒搭理他,一同加快腳步。
姚崇在後面,無奈地嘟囔:「招那麼多百工,好不容易有個火藥,又出了事送李易莊子上了。
其他人為何想不到好主意了?不行,老夫去催催,打井,若真可能有新的法子呢。」
嘟囔完,他轉個方向,不回政事堂了。
他不信,那麼多找來的好工匠,居然比不上一個年。
你們在各個工事方面才是專業的呀,那年主業是醫,寫好幾本醫書了。
**
給姚崇造了很大神傷害的李易此時正陪著騎馬衝鋒過來的大哥。
多虧距離近,一匹馬足夠沖一次,不然李需要換馬。
沖完鋒的馬沒抱怨,它高興地喝水、吃青草、吃炒完的豆,還加了胡椒呢。
「易弟,為兄與宮中聯繫上了,事已確定,就是工部尚書魏知古想要找人打井。」
李自己想組織人手幹活,工部不用,如何是好?
「工部自己又沒有人手,還不得找其他百姓。此事屬於大唐公共工程,要招標。
長安令之前買東西,便採取了弟這裡的方法,招標,看數量、好壞、價錢。
工部亦應照作,每一片區域招標,人給出價錢、打井數量、打井時間、後期維護。」
李易出主意,他一旦上心,計劃絕對是套往出甩。
「嗯嗯嗯!」李連連點頭。
再問:「然後呢?」
「然後……大哥你不是有三個工匠聯盟麼?圍標,別人又競爭不過你們,你們拿出來競爭的架勢。
把一個個區域給劃分好,誰在哪個區域讓,誰在哪個區域爭。
最後那些被淘汰掉的競標組織,你趁機把他們的人給收進來。
你控制全局,不能三個聯盟知道互相可以合作。你單獨指示每一個區域誰出什麼標書。」
對此李易很有經驗,以前他參與過,還配合過別人,湊數。
湊數是讓方看著數量夠,相互競爭一下。
最後沒競爭上,競爭上的人給他一些好。
比如方宣布有個項目,劃定參與公司數量,五家。
一下子就滿了,其中四家陪著,一家給四家好。
當然,負責任的方並不傻,所以會有攔標。
你們怎麼耍,我們方不管,但最後有條線不能超了。
「好,好,為兄記住了,對,不招標,誰知道陛下的錢怎麼被花出去,有人貪墨怎麼辦。」
李打算回去找三弟說,好留給自家,自己人有新技。
希三弟那裡派出的人,一路沒有阻礙,快些到蜀地,先把地方圈了。
李易想一下,低聲音:「大哥,若中了標,記得三個聯盟分別給工部一些好,這是規矩。」
「好,好規矩。」李答應,明面上答應。
暗自卻想,規矩?易弟呀,咱們就是規矩,我還給他們錢?敢手,命都不給留。
「尤其是那些最下層過來監管的人,平時撈不到油水。」李易又強調一下。
「嗯!」此事李答應,到時候給錢是不可能。
吃飯的時候有滷了,吃完帶回家中幾斤可以。
「易弟,你辦事穩妥啊。」李由衷誇獎。
憑易弟行事,即便沒有遇到自己,想來也不會差。
李易笑笑,沒說什麼,穩妥,呵呵,那是吃虧吃多了。
「東主。」宋德過來。
「東主,工匠把你畫的圖紙上的幾十件東西打造出來三套,說是東主大才。」
宋德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說。
「謬讚了。」李易客氣一句,轉過頭笑著說:「告訴他們以後不用誇我,沒辦法,我就是這麼優秀,我補過課的。」
「補課?」宋德沒跟上節奏。
「午飯主打菜是什麼?」李易不強求,問起吃的事。
「開春火氣大,排骨燉蘿蔔,炒菠菜,告訴莊戶必須吃。」宋德節奏跟上了。
「大哥急著回去,還是留下吃?」李易見東西做出來,問。
「吃,再急也不急這一刻。正好再與易弟學學。」
李還有問題要問,選擇留下,何況回去到哪吃飯啊。
(本章完)
盜帥楚留香的隔代弟子杜長天無意間觸動了中華瑰寶「傳國玉璽」的神秘力量,致使穿越到了大唐王朝,來到了貞觀年間,且成為了名相杜如晦的兒子。在這史上最繁華的時代,杜長天憑藉後世知識創辦新式馬球、舉辦運動會,發明了一些古怪稀奇的東西。他寫一手好字,被人尊為書法大師,一字千金;背了幾首情詩,被人贊稱風流才子。作為穿越大軍的一員,集王侯將相於一身,以獨特的方式鑄就了一座輝煌的大唐王朝。
青州古城小老板張唐卿,穿越到了宋仁宗時期,這個時期群星璀璨。范仲淹、歐陽修、韓琦、包拯、狄青等等一系列大人物粉墨登場。且看張唐卿如何玩轉大宋,如何成為最閃亮的大宋文魁,如何帶領大宋走上富、強之路。
以詩賦揚名,用智謀天下。江山多嬌,風流人物看今朝。江湖武林,爭領群雄。策弄朝堂,功名四方。旁人笑我生涯拙,塵寰碌碌,畢竟何求,不羨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