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省吃儉用朕不怕(第三更)
吃過早飯的李又匆匆離去,跟三弟說這個好主意。
宮中,李隆基案子上擺了幾本三十六計,聽工部尚書魏知古在那裡要錢。
魏知古不去管戶部要,他直接找李隆基,政事堂倒是人送了一份文書。
「去年冬至今日,京兆府及關道、河東道部分、河南道部分、河北道部分、山南東道部分,降水頗。
恐有旱災,工部請趁水位下降,清理河道、掘井利民。臣偶得一防民爭水之法……」
魏知古哇啦哇啦說,意思是要錢,工部要幹活了。
姚崇等人聽到他說『臣偶得一法』時,直撇。
不要臉哦,你還偶得,你是專門過去要,被宋王給攔住。
李隆基聽著沒什麼鄙視的表,他知道魏知古所拿的僅僅是力井製造技。
真正厲害的是新式打井技,許多地方挖井要挖很深。
挖大坑,一點點向下,或者是用吊藍向上提土,再固定井壁。
耗時耗力不說,人在下面挖,很容易塌掉埋進去。
現在是要錢,國庫的錢並不是太過充裕,西南那裡必須時刻防備。
只能是自己賺來的錢拿出一部分,以前沒錢,大家乾瞪眼。
現在自己有錢,看群臣的眼神……
「姚卿你那可是有打算?」李隆基不想自己掏。
「陛下,左藏所余錢財不多,不若多征其他地區百姓之調。」
姚崇給出一個找別的地方的百姓過來幹活的方案。
租庸調,調。
李隆基瞪大眼睛看著姚崇,你跟朕忽悠呢?朕調其他地方的百姓到這邊幹活?
路費你出?百姓開春了不幹活?你是著他們用錢來代替,然後就有錢了是不?
「此事……再議。」李隆基未說行或不行。
他不缺錢,卻不願意這麼拿,就跟他不想讓別人去李易那裡問東西一樣。
「諸卿看看這本書,可是適合送到學。」
李隆基主換話題,讓太監把書發下去,一人一本。
眾人開始翻書,居然有目錄,最前面寫的是『勝戰計』。
第一計,果然是瞞天過海。
第二計,圍魏救趙。
第三計……
六計之後,換『敵戰計』
第七計,無中生有。
第八計,暗度陳倉。
然後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
是看目錄里的一個個戰計和下面的小計名稱,便幾個人心湧。
四個人看書,李隆基同樣坐在那裡看,看四個人。
他此刻有惡趣味,就想看大臣驚訝、震撼、無奈的樣子。
如此才能他們努力作事,別以為一個個的都很厲害,朕告訴你們,你們差遠了。
再不加油,朕換誰上來都一樣干。
你們要……那個什麼來著?對,發揮主觀能。
姚崇等人哪還有心思管陛下想什麼,他們看書看得迷進去了。
他們發現此書可不止是講軍事戰爭,場上、商場上皆能用到。
他們正看著,李衝進來,瞅他們一眼,跑到李隆基邊繼續咬耳朵。
「三弟,是這麼個況,我去了易弟那裡……」李開始講。
他是去拿圖紙,結果圖紙還沒有作好,實依舊在打造中,他著急回來說天下大事。
聽著的李隆基眼睛睜大、瞇起來、角帶笑、微微張開、攥拳頭、拍掌,各種表作,就是不出聲。
四個看書的人用餘看上面的兩個人,側耳傾聽,一句沒聽到,心裡那個急呀,又出了什麼事兒了?
張說抬頭看姚崇,姚崇心有靈犀般地同時抬頭瞅張說。
張說眼神:要出大事。
姚崇:還用你說。
張說:自從宋王去了那個莊子后,我整日里提心弔膽。
姚崇:他不去你莫非就不提心弔膽?
張說:你當我怕了你?
姚崇:我怕你還不行麼。
這時盧懷慎轉頭,眼神湊了過來:你倆別斗,強敵在側,還要耗,想一想這書中的敗戰計吧,看哪個對付那年好用。
張說出跟指頭:第一計,人計。
姚崇微微搖頭:不行,南曲那些個,也不見他心。
張說向下比劃:男計。
盧懷慎給個嫌棄的表,瞪過去:認真點,別鬧。
張說出三個指頭:反間計。
姚崇和盧懷慎一同嗤笑:會把自己搭進去。
「嗯哼!」魏知古突然咳嗽一聲,把三人嚇一大跳。
「嗯哼!」李隆基跟著咳嗽一聲,三人又嚇一跳。
「方才魏卿言說工部掘井之事,姚卿說左藏錢財不多。呃……朕省吃儉用,拿出錢財為百姓取水。」
見四個人看過來,李隆基提起再議的話題。
三個宰相互相看看,心中頓覺不妙,陛下如此好說話,還主出錢?
至於什麼省吃儉用,可以自忽略。
「陛下民之心,當為天下眾卿之表率。」魏知古趕捧,管他怎麼回事呢,反正自己有錢了。
以前遇到哪裡災,可不是朝廷出錢,一般是命地方救災,同時減免租庸。
只有朝廷修大水利工程時,才會額外拿出錢來僱人。
左藏的錢一個是用來發員俸祿,一個是給軍隊,落到民間的之又。
而右藏那都是地方送來的土貢和寶貝,皇家的人使喚。
藏,藏是各皇莊的收益,宮中單獨採買所用。
眼下陛下願意掏自己的錢,好,只要這個口子一開,以後還能管陛下要。
姚崇三人在心中不甚安穩的時候,同樣想到了這個問題,要一次便有第二次。
只是他們不相信陛下不知道,那麼為什麼陛下還……
他們的目放到了站在旁邊一副所有事跟我無關的宋王上。
「三弟,我突然想起來有事,先走。」李扔下一句話跑了。
四個人的腦袋隨著他的移而轉,直到他的影消失在殿外。
轉過頭他們再看李隆基。
李隆基表嚴肅:「聽聞長安城中,百姓所食之鹽,各有所差,海鹽、池鹽雖賤,卻並不合口,蜀鹽味,卻價高於前兩者,然否?」
「然!」四個人同時回應。
「聞蜀地鹽井不足,故此價高,朕不忍見百姓吃鹽困苦,所以呢,朕願省吃儉用,拿出來些許錢財,到蜀地打井取鹽,以利百姓。」
李隆基扔出來最關鍵的東西。
四個人互相看看,又見省吃儉用,要出大事。
「陛下,鹽井不易挖掘,錢財扔進去,未必有所出。」姚崇好心地勸一句。
「但凡有一可能,朕便要傾盡所有。」李隆基一副我豁出去的樣子。
本書上架時間在六月,如果三江之後有強推,那麼上架的時間應該是六月十二日。所以不會太監。謝謝大家的關心和支持。農家繼續努力。加油!
(本章完)
理工男穿越成窮酸書生,家徒四壁卻有一個美麗娘子。他要如何翻身,靠知識釀酒、製鹽、鍊鐵、造武器,經商、種田憑藉智慧躋身王爵!西打蠻國東降倭寇南征遠洋北戰突厥做醉逍遙的王爺!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大靖梟雄》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臉書和推特裡的朋友推薦哦!
一開始,穿成假太監的李易只想安分茍活著,但后來,看著高貴雍容的皇后,李易心思變了。 “江山你坐著,皇后我替你照顧。” 李易都跟皇帝打好了商量,奈何那把椅子,皇帝就算坐不穩啊! 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眼看國不國,家不家的,李易操起了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