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419.生產隊上下一片紅(周末快樂)
王憶跟勺合力抬著一簍子的紅蝦上山頂,山頂上一群育紅班的小羔羊們在玩遊戲。
也是巧了,他們的遊戲也要抬,做『抬小娘』或者『抬媳婦』。
裡面有兩個大點的男娃充當轎夫,然後他們還各有一個水果份,一個是『蘋果』、一個是『香蕉』,這兩個份是機,只有他倆自己知道。
然後轎夫對立站著,舉起手臂、彼此手掌相形一道拱門,然後開始唱:「抬小娘、抬小娘,兩個小娘抬小娘,蘋果——香蕉……」
其他娃娃當『小娘』,排隊從拱門穿過去,圍著其中一人繞一圈繼續穿,一遍遍的穿,直到轎夫突然放下手將一個小娘扣在裡面,這被抬上『轎子』。
被抬上轎子的小娘就得選擇自己最的水果,要麼是『蘋果』要麼是『香蕉』,選的時候他不能告訴其他小娘,要把自己選擇咬耳朵告訴兩個轎夫,只有兩個轎夫知道自己份,然後小娘選了自己,他們就要記下這個份來。
小娘選出份就去一邊坐下等著,其他小娘繼續轉圈,直到最終所有人選一遍。
選出一遍,兩個轎夫就表明份,這時候選蘋果的去找當蘋果的轎夫、想香蕉的去找當香蕉的轎夫。
選完之後他們就要在轎夫帶領下開始拔河。
王憶抬著一箱子蝦上來,正在抬小娘的娃娃們便不玩了,喊道:「去幫王老師抬蝦,他累的不行了。」
本來聽了上半句話王憶為小羔羔們的懂事而深欣,等聽完後半句他無語了,說道:「誰累的不行了?是你們老師……」
他瞅了瞅勺,「嘿,老師的力行呀。」
勺笑道:「天天甩大鏟子,我這力氣早練出來了,走,王老師,抬到大灶去,咱也曬蝦米!」
黃有功看著他們抬簍子上山便來幫忙,還搖頭晃腦的說:「曲小子玉腰肢,二寸銀須一寸!金鉤海米,好!」
王憶調侃道:「黃老師不愧是文化人,還能整出一句詩來。」
勺不甘示弱,說道:「我也能整。」
他咳嗽一聲說:「那個,咳咳——莫講蝦嘸,烤烤也會紅!」
黃有功抬起筐子哈哈笑道:「你這是出一句什麼來?」
「咱外島的老話嘛。」勺也笑了起來。
王憶對他說:「黃老師要是有空讓他幫忙煮紅蝦,這就是個火候的事,他能控制的了。」
「我帶了一些葡萄乾、核桃仁之類的東西回來,蒸點糖糕吧,今天一起曬蝦米,那咱學校請社員們吃糖糕。」
糖糕是這年頭外島哄小孩的食,最簡單的做法是用米混合上白砂糖上鍋蒸,蒸出來的就是糖糕,又甜又粘。
不過條件好點的城裡人家會往裡加上點豬、紅棗、葡萄乾、碎栗子、碎花生仁這些東西。
天涯島的條件不行,以前蒸糖糕是蒸最簡單的方式,而且還不是家家戶戶都能蒸,也不是年年都能蒸。
勺會蒸糖糕,他問道:「米的話,就用磨面機來打磨嗎?」
王憶說道:「對,磨面機最細膩模式能磨出米來,你去門市部拿砂糖,蒸出來以後撒上一層砂糖吃。」
勺痛快的說:「好,那今晚咱社員可以吃上好東西了。」
剛出鍋的糖糕,乎乎、黏糊糊,又香又甜又熱乎,在冬天委實是好東西。
王憶買來的這些紅蝦是好蝦,個頭不大,可它們喜歡生活在水流湍急、食餌富的海域,因此長上一年後長的蝦滿,營養富。
這樣加工出來的蝦米紅潤金黃,形如鉤子,所以被尊稱為金鉤海米。
煮紅蝦不能用一般的柴火,最好用松枝——煮用來曬蝦乾的皮蝦也不能用一般的柴火,最好也是松枝。
反正漁家有這麼個講究,好像煮點好東西都得用松枝,他們認為松枝煮出來的別有一番風味。
這點王憶理解不了,要說烤、烤香腸、熏火、熏用松枝可以,畢竟這樣需要火直接跟接。
可是煮海貨用松枝是什麼講究?難道松枝的味道還能過鐵鍋進湯湯水水裡頭?
不過島上就松樹最多,這樣他沒話說。
秋開始家家戶戶去撿松樹枝當柴火,這會院子里都壘砌了柴垛,婦老漢們回家去出松枝開始燒火。
家家戶戶炊煙裊裊,一大鍋水燒的滾開了倒進蝦子,然後數上幾個數就要用大笊籬把它們給撈出鍋。
剩下的便是風吹日曬好了,天氣好一般風吹日曬個三四天,蝦皮就會脆碎,用木頭碾子上去滾一遍,蝦殼會碎,這時候用風吹掉落的蝦殼,剩下的便是金鉤海米了。
金鉤海米用大。
漁家人最喜歡的是當下酒肴,抓一把海米倒一杯白酒,冬天天氣寒冷,曬著太一點點的嚼一點點的喝,這是漁家人最好的。
除了能下酒還可以拌菜、炒菜、做湯、包餃子、包子等等,煎、炒、蒸、煮均宜,味道鮮!
學校曬蝦米用不著王憶出馬,他把紅蝦抬到大灶后拍拍手繼續上課。
半漁半讀,漁讀傳家。
好活。
王憶回去檢查了學生們寫字的況,又教他們認識了一些字,又讓他們繼續抄寫。
他背著手在教室里慢慢轉圈子,說道:「同學們,好記不如爛筆頭,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字讀百遍、不如勤寫勤練……」
海風吹過。
從窗『嗖嗖嗖』就鑽了進來,跟小一樣,很會尋找人裳的隙,總能鑽進去。
王憶覺得有點冷,有些學生穿得單薄被風一吹就哆嗦兩下子。
想想上午在海上看到的那些小孩被凍傷的手臉,他琢磨了一下子得給學生們帶冬裝過來了。
直接帶羽絨過來做羽絨服、帶棉花過來給社員們做新棉被。
他不怕羽絨服引人注意,因為他發現他一直以來過於擔心了,其實沒什麼人去注意他們一個海外小村莊有什麼變化。
不過在在羽絨服過來之前可以先把窗戶封堵一下,冬天北邊的窗戶不會再打開,而且就是北風最冷最刺骨。
這樣將北邊的窗戶用明塑料布封起來就好,現在的小學中學都這麼干,甚至好些人家也會在冬天用塑料布封起窗戶。
於是到了課間的時候他回時空屋拖出來一疊塑料布,指揮學生們裁剪開來給教室封堵窗口。
這活學生們自己就能幹,82年的小學生手能力極強,一個個都是勞小能手。
王憶沒事幹,便去幫忙撒蝦、曬蝦。
大灶這裡,黃有功在協同鍾瑤瑤等人忙活,他一邊幹活還一邊侃侃而談:
「伱們知道蝦米這個名字是啥時候出現的嗎?據我的研究,這個稱呼最早始見於唐代師古注《急就篇》的注文,你們知道師古嗎?」
鍾瑤瑤等人搖頭,他便侃侃而談介紹起師古。
勺聽到后也搖頭:「黃老師,勞就要有個勞的架勢,你看你,這又是詩作對又是講古,把勞場所當學習的教室啦?」
黃有功這人是老學究,子比較弱,被勺一說便訕笑著停下。
王憶覺得這可憐的,他便說道:「老師你這話說的可不對啊,人要善於學習,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嘛。」
「領袖同志說,生活中有學問。黃老師說的這些話可不是胡說,這是跟咱們勞有關的知識,多聽聽沒有壞,以後跟外隊人聊天,聊起這些來你能說的頭頭是道,是不是顯得咱有文化?」
黃有功一聽這話來勁了。
這是來自領導的鼓勵和支持呀。
他說道:「唐代開始曬蝦剝皮做蝦米,到了宋代的市食就有姜蝦米了,這是一道菜,我在《武林舊事》上見過介紹。」
「老師,你要是興趣我可以給你講講,姜蝦米可是一道古人才會做的菜呢。」
勺說道:「姜蝦米我也會做,不過我倒是對你說的《武林舊事》興趣的,你給我講講舊社會武林里的事吧。」
這話愣是把黃有功給說愣了:「武林里的事?嗨,老師,你這樣真是沒有文化了,此武林非彼武林。」
「你的武林,是武俠電影、通俗小說里虛擬的東西,我說的武林是一個時代的風貌,是朝廷典禮、山川風俗、市肆經紀、四時節、教坊樂部這些在當時的況……」
他侃侃而談,然後把勺給侃暈了:「停停停,你這說的都是什麼呀,我怎麼聽不懂?你們能聽懂?」
他問鍾瑤瑤等工。
工們紛紛搖頭。
們更聽不懂這些東西。
於是勺說:「你看,這不是我的問題,黃老師你還是說點我們能聽懂的吧。」
說著話他到灶臺邊看了看,手中勺如臂使指進鍋里撈出來一些紅蝦抖了抖,又說:「趕停火,把這一批次紅蝦撈出來,火候到了。」
黃有功挽起袖子撈過一個大盆子裝紅蝦,說道:「行,那我說點你們知道的,你們知道咱們的蝦米為啥金鉤海米嗎?」
「因為金黃好看啊,又彎曲的跟鉤子一樣。」鍾佳下意識的說。
黃有功哈哈大笑,笑著搖頭:「非也非也,這裡面是有個典故的,此典故也是我在典籍中看到的——王老師,你博學多識,那你知道金鉤海米的典故嗎?」
王憶搖搖頭道:「沒聽說過,不過我猜應該跟龍王爺在海里用金魚鉤釣魚,結果魚鉤落了蝦之類的容吧?」
黃有功笑道:「還真不是,據我考據典籍所知,金鉤海米這名字是誕生於清王朝時代,是清朝的乾隆皇帝賜予的!」
「你們可能不知道,金鉤海米早在清朝時就被列為貢品,不過當時名字不雅,羅鍋蝦米……」
「跟劉羅鍋有關是不是?」勺忽然來了興趣,「我聽收音機說書,有一部書大清劉羅鍋。」
黃有功搖搖頭說:「不是,你們聽我說,這個羅鍋蝦米就是因為蝦米彎曲著像羅鍋,所以有這麼個名字。」
「行了我繼續說,就是話說有一天乾隆要吃素菜,廚就為他做了一道用金鉤海米做的海米豆腐湯,乾隆吃后覺得味道非常鮮,連聲好,並贊道,此菜清素鮮脆,真是一道好菜,但這狀如金鉤的東西啥?」
「廚忙答道,這個在我們當地人稱羅鍋海米。乾隆連說不雅不雅,廚忙說,那就請陛下給賜一個名字吧。」
說到這裡黃有功抖擻神一甩手臂,裝模作樣的說:「乾隆沉片刻,說,『朕看它澤金黃,狀似金鉤,就金鉤海米吧,這道菜就金鉤釣玉牌吧』。」
「然後從此以後,咱們的海米就有了金鉤海米的名字!」
四個同志聽的連連讚歎:「哦哦,原來是真麼回事呀。」
「今天開眼了,原來咱們的海米名字是皇帝恩賜的。」
「什麼恩賜?」勺瞪眼,「皇帝是咱們無產階級的最大敵人,他是封建時代最大的剝削者!」
然後他又對黃有功說:「你這查的什麼典籍?肯定是假的!」
讀書人或者說自認為有學識的人,最不願意被人質疑自己的權威。
黃有功便著急,說道:「你憑啥這麼說?你是從什麼典籍里看到過的?」
勺說道:「我沒有從典籍里看到什麼,也用不著看,哼哼,但我知道金鉤海米的名字從古代就有了,因為我當時學廚的時候,學到的第一道菜就金鉤銀條!」
他對其他人說:「當時我不懂呀,還奇怪的問師傅,明明是海米炒豆芽,為何金鉤銀條?」
「我師傅給我介紹,說你看這海米彎彎的是不是像金鉤、白的豆芽去頭去尾像不像銀條?這道菜在古代就有了,我們學廚的祖師爺都它為金鉤銀條!」
黃有功一聽愣住了。
但他反應很快,趕抓勺話里的:「你說的古代,也有可能就是清代,就是乾隆皇帝以後才有了金鉤銀條這道菜!」
一張神奇的鑑靈牌,帶你暢遊名畫古瓷、珍珠美玉的世界,讓一個普通的大學生終成一代鑑寶大師。 一株神奇的何首烏,能夠促進萬物生長,從此種種花,養養魚,什麼三宮六院金皇后,什麼紅龍獅頭水泡眼,統統滾到我的碗裡來!
一個小人物,大夢一場後醒來。他縱橫商場所向披靡,他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他被世人稱爲時尚圈唯一的教父,他建立起一個堪稱偉大的時尚帝國……
因為當年老爺子的安排,沐晨入贅方家,三年過去,沐晨仍然是廢物引起方家的不滿,卻不知道,沐晨曾為豪門少爺,只因父親失蹤落魄,忽然父親電話回來隨手就給了沐晨一家地產公司……
帝婿:廢物女婿陳羽無意中得到青帝訣,從此醫經武道,開啟了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