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394.王老師飛起來(再求月拋哈)
對學生們來說,他們關於紅薯最好的回憶並不是收紅薯的時候坐在地頭上啃紅薯。
其實紅薯生吃也不是很好吃,主要是水不太多也不太甜,突然吃一個還行,啃的多了就跟嚼渣子一樣。
他們喜歡的是剛收了紅薯的那幾天,放學回家了肚子然後趕抓上涼、綿綿的紅薯來往裡塞。
一定要狼吞虎咽,一定要噎得不上氣來翻白眼,一定要來上幾口井水大口往下沖——吃紅薯噎的蹦躂是農家常見景。
這才是紅薯帶給他們的最回憶。
能填飽肚子真是一種幸福。
但今天他們對紅薯的印象改變了——原來生紅薯可以這麼好吃,這麼脆生這麼甘甜!
婦老人們同樣到驚嘆,幾個剛才不信紅薯能有多好吃的老漢還跟王向紅道歉了:
「隊長,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竟然敢質疑你的話了,真是大膽了啊!」
王向紅咽下嚼爛的紅薯后說道:「你們別著急,這紅薯收回去肯定要分給你們,伱們到時候蒸著吃,讓你們嘗嘗這紅薯蒸著吃多好吃!」
有婦笑著說道:「怎麼能拿回去就蒸呀?先曬兩天日頭,紅薯曬日頭以後會回甜,那時候蒸了才好吃呢。」
王向紅說道:「先蒸上一鍋,剩下的再曬上讓它們回甜……」
話說到這裡他猛然抬頭看向太。
很燦爛。
見此他便斷然道:「二花,你們組裡的婦都跟你回去,把現在挖出來的紅薯都帶回去,清洗一下送到太能灶里去蒸起來。」
「秋天水,還用清洗嗎?」王真堯說道,「這紅薯沒有沾染多淤泥,就算要洗也別用淡水,用海水洗一洗一送去蒸就行了,大不了吃的時候剝掉地瓜皮喂狗餵豬。」
反正不能浪費!
幾個婦明白王向紅做出這個安排的意思。
既然社員們要蒸地瓜,那不如下午由隊集蒸一批,到時候過來領地瓜即可,可以省下一頓飯的柴火。
們起領著學生開始往竹筐里裝紅薯——要小心,紅薯要完好保存才能盡量保存的時間更長一些,一旦破皮、破了口子,那它們就很容易腐爛了。
其他人繼續揮舞抓鉤收拾地瓜藤蔓或者揮舞鋤頭來挖出紅薯。
前面的人挖完了後面還有學生再往下、往外擴挖一下,防止有紅薯留在地里。
即使這麼挖過兩遍也不算結束,等到放了學那學生們還會結伴群的來再次挖一遍。
這次撿到的紅薯就屬於個人家庭所有了,所以以前各生產隊都過大集日子的時候,有些隊里的人挖紅薯不會挖乾淨,他們做下標記,然後等著讓孩子來挖了帶回家。
家家戶戶都有獨門標記。
讓王向紅到驕傲的是,王家的社員老實本分,干起活來心往一使,沒有使壞心眼的,也沒有想要貪圖隊集便宜的。
現在收地瓜上便是學生們放學后可能一個傍晚也撿不到十個八個地瓜,撿到了也是歪瓜裂棗,是白天上工時候不要的東西。
忙活著、忙活著,旁邊農田裡便響起有人扯著嗓子唱歌聲:
「天上布滿星,月芽兒亮晶晶,生產隊里開大會,訴苦把冤。萬惡的舊社會,窮人的淚仇,千頭萬緒千頭萬緒,湧上了我的心……」
王真堯哈哈笑道:「《不忘階級苦》,曾新芳同志的好歌,這是誰唱起來了?」
其他社員喊:「咱們也來唱,咱們這裡人多……」
王向紅同樣很積極,他站起來說道:「誰學會唱王老師作詞譜曲的《好日子》了?咱們來一首《好日子》!」
「我來起個頭,同志們會唱的跟我唱——哎、開心的鑼鼓,預備,起!」
學生們立馬跟著唱起來:「哎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好看的舞蹈送來天天的歡騰……」
這是秋渭水在第一堂音樂課上給學生的歌曲。
曲調優,歌詞朗朗上口,又是王老師作詞作曲的好歌,所以學生們學的很積極。
他們這邊一曲作罷,遠又有農田響起歌曲聲:「太一出來呀,哎咳、哎咳哎咳、哎咳哎咳,滿山紅,哎、哎咳哎咳、呀……」
王憶笑道:「喲呵,這是要斗歌了?」
王向紅叼起煙袋桿先了口煙換換氣,然後滿意的說道:「斗歌好呀,一路行軍一路歌、一邊農忙一邊唱,這是我軍的優良傳統,也是咱們老百姓干農活積極的一個表現。」
「來,同志們琢磨一下,咱們人最多可不能拉,今天得唱他個第一名!」
王狀元回頭問:「隊長伯,咱們不是還要評衛生清潔大掃除的名次嗎?我家肯定前三,因為我讓我爹把我們門口的地面都給平整了!」
王向紅笑道:「是,大掃除要排名。」
「不過咱們搞這個大掃除可不是臨時工作,是要時時刻刻保持它,保持一個清潔衛生的環境,所以咱們不是大掃除結束立馬評選,而是要觀察它幾天。」
「觀察一下是不是有人在應付,是不是集大掃除活結束后,他們家裡就懶了、就不重視這份工作了,又把屋裡屋外弄的七八糟了!」
王狀元恍然大悟。
行,過幾天再評選更好,他回家讓他爹把地面上的坑坑窪窪再給回填一下。
一定要拿前三名!
反正幹活的是他老爹又不是他自己……
後面歌曲齊上陣,《東方紅》、《社員都是向花》、《紅梅頌》、《麥浪滾滾閃金》等等,真是一首歌落下一首歌又起來。
就在嘹亮的歌聲中,太緩緩西斜,地里的紅薯被挖了出來,積攢了一大堆。
王向紅去把庫里的大磅給挪了出來,這是給魚獲稱重的大傢伙,最多一次可以稱重一千公斤。
於是等到這片地里的紅薯全挖出來,他把大磅挪到地頭,裝竹筐后先稱重再用扁擔挑走送去祠堂前的空地上。
一筐又一筐的紅薯放置在地磅上。
王向紅稱重、黃有功負責登記重量。
社員們坐在地頭幸福的啃著甘甜清脆的地瓜然後隨意聊天,他們看著地里那一堆一堆的紅薯實在是高興。
放眼去,收了!
把地里的紅薯收拾完差不多就是要到傍晚時分了。
隨著最後兩筐紅薯被挑走,老漢們和婦們紛紛圍上來期盼的問道:「隊長,多斤?」
「這塊地一共出了多斤紅薯?有沒有一萬五?」
「我估著有一萬五,看看能不能到一萬六七,今年的料沒白用,收好啊。」
王向紅看向黃有功,黃有功說道:「同志們,你們都沒有猜對,這片農田一共收穫紅薯兩萬一千斤!」
「一點沒錯,正好是兩萬一千斤!」
社員們呆若木。
他們知道今年收了,可往年這片地里都很能出一萬五千斤的紅薯總量,結果今年是兩萬一千斤?
震驚了。
王向紅沉穩的說道:「黃老師,你還沒有去皮吧?這次都是帶著竹筐一起稱重的。」
黃有功說道:「去皮了,不去皮的重是兩萬一千八!」
王向紅看向農田。
深的目看過去,看到的不是一片空的土地,是一座滿滿當當的庫房!
然後有人指著王憶道:「還是王老師算得準,剛才是誰笑話王老師不幹農活、不懂收?」
「對,這裡地滿打滿算是兩畝半,兩萬一千斤呀,一畝地出的還不止八千斤哩!」
「今年這片地不止是兩畝半,王老師帶回來的苗子多,當時就把這塊地往裡面擴了擴,我估著得有兩畝六七吧?」
又有人喊道:「管他多呢,反正大收了——把王老師舉起來、讓王老師飛起來!讓他飛回去!」
別看地頭上沒有強勞力,可是隊里社員們常年做活不管男人人都很有力氣。
眾人響應號召,水一樣湧上去把王憶給抓了起來。
這真是滿大漢了!
他們抓著王憶手臂肩膀和雙屁,一使勁就把他給抬了起來,接著有人喊號子:「一二三、起飛!」
王憶直接被扔的飛了起來。
隊里通電,社員們沒有這麼開心過;隊里分錢,社員們沒有這麼開心過;隊里有了機船有了服裝隊甚至開了飯店他們還是沒有這麼開心過!
只有農田收才能這麼開心!
自己種的糧食收了,對於農民們來說那種滿足還要超過分到錢。
或許這些地瓜不怎麼值錢,可社員們看到今年如此收他們就是開心。
因為這些糧食不用買、不用依靠他人,是他們自己的田地、自己的手種出來的。
這種糧食吃起來踏實!
中國的老百姓子里有主糧節,正所謂『家裡有糧、心裡不慌』、『金倉銀倉不如糧滿倉』就是這個道理。
糧食安全必須得抓在自己手裡,那三年困難時期有錢有糧票又怎麼樣?同胞之間都互相買不到糧食,放到國際層面,如果某一個國家缺糧了,他能簡簡單單的掏錢就買到足夠糧食嗎?
小國還行,有多個糧食商可以選。可大國一旦缺糧那就是人道主義災難,到時候人家國糧商會聯合起來收拾你!
所以,某個姓茅的老不死還得拉出來挨打,竟然鼓吹中國放棄糧食安全,把糧袋子給外國人!
這幾乎可以說是當代第一漢了,滿門忠烈的柳家父還只是想撈國人的錢,這老不死的是想要害國人的命!
糧食這東西的重要只有缺過糧的才清楚,這年頭的老百姓才清楚,因為他們就是從困難時期過來的。
他們把王憶扛起來往前傳,王憶直接被人這麼扛著扔著帶了回去,秋渭水在後面看的眼睛里、臉上都是笑意。
其他農田裡的紅薯也有收拾出來的,今晚要加班了。
紅薯在農田裡不能久放,以後容易壞,要趕搶出來送到山上晾一晾,然後就要收冷庫中。
還有更多的農田沒有收拾出來。
隊里農田不多,但是陸陸續續合計起來接近兩百畝——這農田不算,但奈何王家人口更多,平均下來一人也就是二分地!
所以如果種麥子種水稻種玉米那沒有多收穫,想要讓隊里人填飽肚子那是妄想!
主要是隊里不土地還很貧瘠,大多是沙田,種紅薯可以收,種蔬菜也能生長,可種其他主糧就不夠看了。
今年紅薯種的多,足足種了五十多畝,如果一畝地能產紅薯八千斤,那合計起來可是四十萬斤!
今天下午輕勞力、半勞力和弱勞力們一起上手,可也只忙活了不到二十畝地,後面兩天還得忙活著出地瓜。
夕西下,日沉沉。
海面再次被照耀金黃,浪花翻湧中,漁船搖櫓歸來,如同是在金水中翔著歸來。
收的喜悅染著下午參加出地瓜的社員,等到強勞力們回來,他們立馬上去分這一份喜悅之。
盛大貴坐在椅上遙著這一幕,他看到的是社員們歡喜的笑容、聽到的是社員們開心的笑聲。
有海風和煦的吹,有狗子搖擺尾四竄,還有倦鳥穿橙紅的霞回歸山林……
這是在城裡樓房中不可能有的場景。
人老了最怕孤獨。
盛大貴平日里有滿山花陪伴也有左鄰右舍下班后能說幾句話,所以覺得日子還好。
畢竟他現在有椅了,能出去門口了,相比前幾年這日子已經算是天堂一般。
可是跟生產隊的生活沒法比!
這生產隊里太熱鬧、社員們之間相太融洽了!
特別是今天臧建設還給王憶來送豬!
於是前面是外出放放鴨子的綠眉船歸來,有養養鴨的社員趕著鴨下碼頭讓公領隊回家。
然後又有機船靠上,一頭頭大豬被趕了下來!
更熱鬧了!
肩膀上搭著一件三片紅上的王東峰興高采烈的回來,他給老爺子推上椅說道:
「師傅你聽說了沒有?我們隊里今年紅薯大收!說不準還能弄點紅薯澱做條哩!」
爲官者達到舉重若輕、點石成金、出神入化的境界,是爲官神.慧眼看紅塵,做官如有神.多了12年前瞻性優勢的夏想重新站在大學畢業的路口,回味錯過的人生,珍惜眼前的時機,他要自己規劃自己的人生,於是,從縣委書記秘書起步,以一種奇怪的起飛的姿勢,跑步進入了官場…10年後,所有認識他的人都稱他爲官神.
新婚之日,為妻頂罪入獄!四年后歸來,家產和妻子卻盡落兄弟之手……
小農民上山采蘑菇的過程中無意間撞破別人的秘密,慌不擇路被獵人當野豬射殺,卻意外得到先祖傳承,習得醫術、道法、功夫。 從而成為桃源鄉的守護神,成為眾多女人心中的依靠。
他是上門女婿,丈母娘百般侮辱,老婆瞧他不起,無意中獲得古經傳承,從此一飛沖天,各方大佬來朝拜,大少搶著當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