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我在1982有個家 第390章 389.金秋炒栗(祝周末愉快)

《我在1982有個家》 第390章 389.金秋炒栗(祝周末愉快)

像是外島漁家想要搞到勞保手套那隻能通過工人親戚的大方饋贈,總之誰搞到一副勞保手套,那外人立馬就知道他們家裡在城裡有親戚當工人。

而王憶帶來的手套是點膠加厚防耐磨的新式勞保手套,上面的點膠是電木顆粒。

電木在日常生活中常用與鍋蓋或者灶臺產品,它的燃點非常高,不怕炒栗子烤地瓜的溫度。

王憶很大方的說道:「放心,你們一人一副勞保手套,這是你們的工作福利,每個月都有一副勞保手套。」

「真的?」王東喜這樣的文書都很開心。

以後天冷了戴一副勞保手套真是又暖和又有面子。

王憶嘗了嘗花生,火候差不多了。

然後他對孫征南招招手,讓孫征南把登記表拿過來,對著登記表給學生們發花生。

小鐵鍋一次炒不下幾斤花生,所以學生們只能一顆一顆的分。

不過還好,其他小鐵鍋的花生火候也差不多了,這邊領完了去下個小鐵鍋排隊,總之一圈轉下來便又有一口小鐵鍋里的花生了。

學生們開花生殼吃炒的花生仁。

熱乎乎的花生仁不太脆,但溫度之下它有著異樣的糧食香,學生們嚼在裡捨不得咽下去,一個勁的笑:「真香呀。」

「對,比還要香,花生真好。」

「煮的花生也好吃,我跟我娘去姨姥家還海賬,他們家就煮花生給我們吃了。」

王憶聽到這話便笑道:「那明天中午給你們吃煮花生米配饅頭。」

可惜隊里沒有芹菜,不過用點菜梗也行吧。

八口小鐵鍋有七口用來炒花生,最後一鍋是炒板栗,板栗現在也了。

王憶用勺撈出來,趁著熱乎讓王丑貓給壽星爺他們送過去。

秋高氣爽、秋風獵獵,這時候喝一口熱茶水吃一口甜板栗,真是生活樂無憂。

Advertisement

花生就不用送了,老人們剩不下幾顆牙,綿的板栗比脆的花生對他們要更友好一些。

王向紅和銷售隊分其他的板栗,銷售員們下意識就想去含著板栗皮。

上面有糖!

王憶說道:「這跟醬炒海螺、腌海螺不一樣,外殼沒什麼東西,直接吃板栗吧。」

板栗開口炒后變得便於挖出來了,他剝出一個板栗塞進裡。

味道還好的。

甜滋味很清晰。

王向紅看向其他銷售員連連點頭:「嗯嗯,好吃,這屬於茶食了,喝茶吃這個最好了。」

王東喜還在琢磨他的勞保手套:「王老師,手套呢?」

王憶去門市部從櫃檯下拖出個箱子,一人一副手套發出去,也給王向紅髮了一副。

王向紅不要,又把手套給塞了回去:「我天天坐辦公室,要這東西做什麼?它們在我手裡浪費了,留著賣給社員們吧。」

「正好天冷了,現在強勞力出海去搖櫓放網的凍手,要是有一副手套那會舒坦很多。」

王憶說道:「行,我這次託人買的手套還多的,社員們有需要過來買就行了,我本價往外出售。」

這次真是本價出售了。

勞保手套批發很便宜,普通的線狀手套只要三四錢一副,王憶買的是電木顆粒手套更貴一些,一副要六

但這在社員們的可接範圍

王新釗過來塞給王向紅幾顆炒花生,王向紅樂呵呵的剝開嘗了嘗,讚歎道:「香啊,真是沒什麼比炒花生更能香的了。」

「我爹的掌啊。」王狀元從手裡拿的書上抬起頭,「他的掌可香了,不信的話讓他給你們來兩個子嘗嘗。」

王凱笑道:「胡說,挨了子只會疼,哪裡香啊?你當只有你挨過子啊?我也挨過。」

王新米下意識的臉頰,忍不住的倒吸涼氣。

心有餘悸。

王狀元說道:「你看你,凱子你爹沒勁,所以這大子不香,我爹的可香了。」

「因為挨了我爹的子,臉腫的兩天吃不了飯,等消腫了可以吃飯了,我跟你說,你就是吃對蝦、吃螃蟹都覺得好香!」

「那喝尿香不香?」王凱犯賤去逗他。

王狀元冷笑一聲不說話,低下頭又開始看書。

他心裡暗暗發狠:

草你們的,看著吧,我今年過年考試一定要考個名列前茅,等大年三十我就去你們家裡炫耀績、嘲諷你們不好好學習,讓你們年夜飯上把竹板炒吃個夠!

想到那天的妙場景,他忍不住笑出聲來,於是找地方坐下翻開書看的更起勁了。

王憶和王向紅疑的對視一眼。

王向紅低聲問他:「這孩子怎麼有點傻了?我看著他從到現在的,從沒有主學習過啊,他怎麼突然熱學習了?是不是癔癥還沒有好?」

說到這裡他又補充道:「這次癔癥不用治,願意看書願意學習願意進步這是好事!」

今天不去縣裡賣炒花生和炒板栗,但是銷售隊在大灶前還是炒的很熱

因為隊集肯定要請社員們吃一把花生吃幾個板栗來嘗嘗滋味,這算是生產隊的規矩了。

大灶里炊煙裊裊,三口大鍋里都煮上了新鮮花生。

王憶給社員們做水煮花生。

、大料,撒上段的蔥姜,就這些簡單東西,可跟新鮮花生湊一起卻能湊個無上味。

煮出花生之後,王憶舀了一大碗給壽星爺他們送過去。

這會已經是下半晌了,距離夕西下已然不遠,海風溫暖、和煦。

老人們便在祠堂前面的空地上曬順便抓虱子。

他們不嫌棄這活臟,一邊抓虱子一邊喝茶水,偶爾摳開板栗吃一個,笑容滋滋。

看見王憶來了,有老人遞給他一個馬扎:「王老師你來了?快坐下快坐下,你炒的這個栗子真好吃,又甜又香的,比以前家裡頭蒸的好吃多了。」

王憶說道:「我不坐了,二爺爺,你們坐下聊吧,我給你們送點煮花生。」

他看了一眼老漢們鮮淋漓的手指,補充道:「待會我給你們送個噴壺過來,專門滅虱子跳蚤的,可好使了。」

老漢們熱的招呼他:

「坐下、坐下歇歇,你整天為了社員忙活這個忙活那個,這多累呀?還時時刻刻記掛著我們這些老不死的,真是個好後生。」

「是,你坐下歇歇,主要是歇歇腦子,領袖說,腦力勞也是勞,勞就得歇歇。」

「主要是問問你那個磨面的事——都說你那裡有一臺機,不用人推也不用騾子拉,它自己就轉,轉著轉著便把玉米磨了?」

王憶笑道:「是,不用人推不用騾子拉,用的是電力。」

一個老漢指向太問道:「就是用那東西變的電力?」

「對。」王憶點頭。

老漢們頓時嘖嘖稱奇:「牛,神奇,這真是神了,太公公會幫咱們社員磨面?」

王憶一琢磨。

結底這話還真沒錯!

於是他笑道:「萬生長靠太嘛!」

老漢們對這機非常好奇,可是王向紅要保不讓他們看,把他們饞的心裡,一個下午都在討論這臺機

見此王憶就跟他們說:「等會大灶要發花生,六子請咱們全社員吃鹽水花生,這樣你們去山頂領花生的時候,我給你們磨面看看。」

諒老人們的好奇心。

磨面機和電視機這些機,都是能摧毀他們認知的存在。

壽星爺問道:「還要發花生米嗎?六子請客吃花生米?」

王憶說:「對。」

壽星爺咧笑了:「那可好了,我家裡還有上次他請的北大荒酒,今晚我喝著北大荒糧食釀的酒,再吃上北大荒的糧食,哈哈!」

旁邊有人說:「真跟著王老師吃太多好東西了,我草,我現在都不想死了,想多活幾年,多吃幾口好的、多過幾天好日子!」

王憶說道:「酒和花生都是麻六同志請的,跟我沒有關係。」

壽星爺指點著幾人說道:「你們看,我當時就說了,要多多吸收對生產隊有幫助的同志來咱們隊里當社員。」

「這什麼?這大團結、大聯合!這是響應領袖的號召,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的!」

看著得意洋洋的壽星爺,其他老漢目瞪口呆。

人越老越不要臉的嗎?

當初不是你老帶領我們去反對隊里吸收外姓人當社員的嗎?

有老爺子子直,便當場提出這個疑

壽星爺不承認,說:「你們老糊塗了,肯定記錯了……」

然後他們吵吵起來。

王憶放下花生后笑著走人。

老小孩、老小孩,真是越老越像是孩子了。

傍晚所有社員下工了,王向紅便在大喇叭里廣播起來:「全社員請注意、全社員請注意,我在這裡廣播兩件事,咳咳,兩件事,兩件大好事。」

「第一件事是家家戶戶先別忙著腌鹹菜,嗯,今年王老師教導咱們腌鹹菜,隊里髮菜、發配料,你們準備好鹹菜甕就行了!」

「第二件事是那個麻六同志發揚慷慨大方的風格,從滬都買來了鮮花生,煮出鹽水花生請社員們吃花生,一律是未年半斤、年人一斤,多了了的別嚷嚷,今晚一起嘗嘗鮮!」

「好了,我再說一遍,再說一遍……」

王憶這裡準備登記分花生,卻有外隊的老師上門來高興的找他:「王老師、王老師,忙著呢?」

「不忙。」王憶笑著遞過去一把花生,「有什麼事?」

這教師說道:「我跟我們校長說了,明天上午我到你這裡來聽課學習,聽一個禮拜的課,學習你們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正確的教學理念,爭取回去帶著我們隊里的學生一起進步!」

王憶說道:「歡迎,這我必須熱烈歡迎。」

社員們上山頂來,拿著袋子、臉盆之類的來領鹽水花生。

楊文蓉坐在旁邊正吃的起勁。

鮮花生簡單鹽水煮,味道出奇的好吃,吃的很開心。

看到社員們來了,便拍拍手來幫忙。

這是王憶的安排——男人買的花生送的花生,所以要讓他們一家三口來幫忙,讓他們在全社員面前進一步臉、積累好度。

一些老漢來找他:「王老師,我們過來看看那個太怎麼磨面的。」

王憶領他們進門市部,結果其他社員也好奇,跟著進來了。

這下子門市部又滿滿登登了!

這樣他沒辦法,社員們太好奇了,他只好說道:「行了、行了,都出去,我把機帶出去!」

就社員們這個好奇心沒法保

磨面機抬出來,通電後放上青嬸子家裡剛買的麥子,然後轟轟轟的便開始出麩子、出麵

社員們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見此好些人就驚呼:「這也太快了吧?」

王向紅摘下煙袋桿說道:「這有什麼快的?我給你們講個豬變香腸的故事啊不,機,這臺能把活豬變香腸的機才、才——才快!」

他話說了半截意識到活豬變香腸的機是神奇而不是快,這故事跟主題沒關係,不過話都說出來了,那怎麼也得講一講了!

五斤的麥子,不說是一下子打了麩子和麵吧,也可以說是一會功夫完工了。

沒幾分鐘,麩子、麵都出來了。

青嬸子把麩子和麵一起混進了面袋子里,訕笑道:「這機比人還講究,竟然把麩皮分出來。」

王憶說道:「麩皮就是要分出來,這樣,以後麩皮我這裡回購,用來餵豬。」

麩子本來就是餵豬的東西,恰好臧建設隔段日子就給他送一批土豬過來,弄的隊里豬圈滿滿當當的。

秋以後這豬草就不多了,所以王憶準備給豬喂麩子。

社員們覺得有點浪費:「麩子不是孬東西,了點,可是一樣能填飽肚子!」

「就是,也不能天天吃八一面吧?那是城裡人吃的。」

有小孩問:「爸,啥是八一面?」

聽到這話一些上年紀的人就笑了:「現在沒有八一面的說法了?都是富強、頭等是不是?」

「肯定是,八一面、九二米,這都是多年的說法了?」

「50年的是不是?《青年報》上說的,《人人都吃九二米、八一面》?是不是?當時隊里就三份報紙,《人民日報》、《青年報》、《江南日報》,我還記得呢。」

王向紅摘下煙袋桿說道:「你們嘮叨一頓也沒有說啥是八一面、啥是九二米的。」

「100公斤糙米磨出92公斤白米就是九二米,100公斤小麥碾磨出81公斤的麵就是八一面!」

「確實是50年宣傳的,當時說八一面和九二米是最合理想的標準糧食,還要求青年們思想開化,積極協助政府向社會進行宣傳,說明它們對節省糧食消耗、增進健康的作用來著……」

上點事,我姐來看我,訂了個民宿,結果臨時要加價——看我姐是外地人欺負人,把我氣夠嗆,去了一頓懟!耽誤了時間,實在抱歉,現在還生氣呢,怎麼有人做買賣這樣欺負人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