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被退親后我嫁給了當朝大佬 第264章 林二姑娘的婚事

《被退親后我嫁給了當朝大佬》 第264章 林二姑娘的婚事

第264章林二姑娘的婚事

林府。

林府的二姑娘林詩怡也已經滿十二歲了,跟林三姑娘林詩婉一起在家學了好一陣子規矩,人總算沒有當初那樣肆意妄為了。

平日里行走在外面,也學會了謹言慎行。

吸取了林詩茵當初姻緣不順的教訓,老太君打從二姑娘過完十二歲生辰,就去信問自己還遠在外面做那十年如一日的縣令的四兒子,問清楚他大兒的婚事是個什麼章程。

林家四老爺是個寵妾滅妻的,但是卻并不是個傻的。他兒得罪了當地告老還鄉的大人,且小地方哪有京都那樣繁華,自然是找個京都的婿實惠,于是來信將林詩怡的婚事全權托給老太君決定。

到了自己手里,老太君自然得盡職盡責的給辦好。這一日,翻完了花名冊,讓素去將林四夫人錢氏請來,自己則對素心說:“兒都是債啊,我養大了這麼個混賬,累的他媳婦守活寡似的,如今還得好好給他持婚嫁對象。”

這話老太君說得素心卻聽不得,當即跪在了那里。

老太君擺擺手讓起來,自己又翻了一遍花名冊,心里很愁,“二丫頭是個有野心的,偏偏是個庶出的,以咱們家的地位和庶出的份,我就是翻出天了也不可能給找到個讓心里滿意的高門大戶。”

“咱們家幾個姑娘里,大丫頭為人聰慧豁達,像母親,婚事開始是有些不順,但是嫁的相公人品很過得去,也會經營,親幾年了還里調油,以后日子差不了。”

“二丫頭被父親和姨娘養的野心大,偏偏沒有配得上野心的能力,只盼著能稍微安分點,別帶累了咱們整個林府。”

“三丫頭人小鬼大,子有點像姐姐,向往平淡安穩的生活,偏偏又有點俠義心腸。我觀跟大理寺卿的嫡長孫很玩得來,若是有緣,以后可能會就一場大伯、大伯母那樣的青梅竹馬恩緣。”

Advertisement

“四丫頭、五丫頭還小,看不出什麼,但是有張氏這樣的母親,好好教導也會是個好姑娘。”

老太君說完了再次在那嘆氣,素心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奉上一杯紅棗茶后輕聲道:“老太君也不需太過擔心,二姑娘年紀還小著呢。再說了,宮中那位宮貴妃當初也只是小。”

老太君聽了,搖頭說:“做皇帝的妃子哪里是那麼容易的,你只見到了宮貴妃的風,卻不見宮中更多的是一輩子也見不到皇帝幾面的妃子。紅枯骨,一輩子就那麼過去了。”

就在這時,素領著林四夫人進來了。

老太君看了一眼,讓坐下。錢氏回想了一番最近發生的事,府中甚是安穩,二姑娘和三姑娘也沒闖禍,當即安下心來,不解的問道:“母親,您兒媳過來是?”

老太君笑得和藹可親,“咱們來商定一下二丫頭的婚事。”

錢氏當即愣住了。是繼室,嫁的丈夫是林府的子,自小被兩個嫡出的哥哥寵著,一個庶出的哥哥讓著,子很有些肆意妄為。

丈夫寵妾室,不僅不難過,反而有種松了口氣的覺。后來懷孕生下兒,丈夫考中進士外任,得知不帶上任之后面上不做聲,心里卻著實開心了一陣子。

家中婆母憐惜,也愧疚于沒有教導好兒子,不僅不讓站規距,有什麼好的都不忘了兒一份。大伯、二伯和兩位嫂子也都是好相的人,日子過的比在娘家還要舒心。

不過,一想到丈夫那如同稚兒一般胡攪蠻纏的勁兒還有竇姨娘滴滴的樣子,下意識推拒,“二丫頭的婚事母親決定就是了。”

老太君多的心思,無奈的看了一眼,“你是二丫頭的嫡母,咱們四房的正頭夫人,二丫頭的婚事由我一個老婆子越過你出面,闔府上下怎麼看,外人怎麼看?”

錢氏被點醒,點點頭,“母親您說說有哪些人選,回頭讓二丫頭親自挑一個就是了。”

老太君說:“咱們府的門第、二丫頭父親的職還有庶出的份,我只能勉強挑出三個人選。一個商戶出、才滿十四歲的秀才;一個父親在吏部任職六品員,現下還是白的十五歲年郎;還有一個親兄長乃上一屆榜眼,如今已經考中秀才的十七歲年郎。”

這三個都是年歲相當的好人選,錢氏聽了后,接過老太君給的花名冊回房去找二丫頭了。

饒是老太君用心良苦,二姑娘林詩怡問過這三個人選后愣了愣,直白的說道:“兒年紀還小,不急于定親。而且母親的這三個人選與老太君和父親說過了嗎?”

錢氏本就是勉強攬過這個活計,見林詩怡不愿意,當即將花名冊收起來,“你才十二歲,也確實不急,親事就等之后再議吧。”

……

五皇子府。

得知六皇子和鎮國公世子已經帶著賑災資和軍隊出發了,書房的瓷被摔得稀碎。

守在外面的隨從聽著里面噼里啪啦的響都不帶變的。

就在這時,五皇子妃王淑菲帶著一長串的丫鬟浩浩而來,見到守在外面的隨從,淡聲道:“本皇子妃特地來給殿下送湯補子的,你進去通稟一聲。”

隨從點點頭,掩上門進去片刻后出來,低頭恭順的說:“殿下請您進去。”

王淑菲接過花容手里的托盤,揚著下一臉傲然的進去了,一陣濃重的香風刮過,守門的隨從控制不住的連著打了幾個噴嚏。

打完噴嚏,他看了眼瞬間走開離得他遠遠的丫鬟們,心中奇怪:怎麼覺自從皇子妃誕下小主子之后,這得香味道越發的濃重了呢,對比起側妃們上淡雅的香氣,著實太過濃重了。

王淑菲端著托盤剛走進去沒兩步,一個筆洗以極快的速度打在了的小上,讓一陣吃痛,差點尖出聲。

五皇子眼神不悅的看著,“你過來做什麼?”

王淑菲笑容溫婉的靠近,將托盤放到書桌上,打開白瓷蓋子,鮮香的魚湯瞬間飄散出來,“妾見夫君一直在書房忙碌,唯恐您忘了用午膳,傷了胃,便送來些魚湯給您養養子。”

“這魚湯用的宮中賞下來的銀魚小火細細熬煮了兩個時辰,魚都化在里面了,正是最好喝滋補的時候。”

五皇子瞥了眼泛著熱騰騰霧氣的湯盅,卻道:“田側妃懷了孕正是補的時候,本殿下不是代了所有宮中賞賜的銀魚、燕等都送到的院子里嗎?”

王淑菲表一僵。

五皇子又道:“你說的,去慧敏長公主府中求求,請找人上奏父皇將饒州賑災事宜指派給本殿下,結果呢?”

王淑菲連聲解釋道:“妾與母親說過了,但是宮中宮貴妃跟陛下求了,最終陛下……”

想了想,又補救道:“妾聽聞了之后,特地找五公主說了這事,讓去宮中找陛下求,卻沒想到……”

五公主是個囂張跋扈的蠢貨,但是宮貴妃能以一個小份爬上貴妃之位,甚至這麼多年了還榮寵不衰,絕對是個聰明人。

五皇子極其無語的看了一眼。

王淑菲注意到自己相公的表,一著急,手撐著書桌子靠近五皇子,五皇子只覺得快要被上濃烈的香氣熏暈過去了,連忙退后幾步,表和緩了些,“我知道了,天氣熱,你來送湯也辛苦了,先回去歇一歇。”

等王淑菲走了,五皇子隨手將魚湯賞給了隨從,自己則坐在那里盤算著京都中哪個有適齡兒的員于他有利,舍棄后院側妃、夫人甚至妾室的位置給他們家劃不劃得來。

……

就在六皇子和鎮國公世子往饒州趕的時候,酷熱的臺州終于下了一場雨。

而在雨停之后,這些天熱的吃不下飯喝不進去補湯的林詩茵終于生龍活虎起來。

知州府的廚房極其悶熱,蹲在地上燒火的小丫頭臉頰通紅,旁邊忙著切羊的廚娘看了一眼,問道:“小紅,你取出些柴火來,再慢燉上半個時辰就差不多了。”

小紅應了一聲,麻利的用鐵夾子夾出了柴火。

旁邊一個洗菜的婆子聞言看了一眼,笑道:“你的廚藝當真不錯,遠遠的我都能聞著那香味。”

廚娘笑了笑,低調的答:“也不是我廚藝多好,主要是食材新鮮。”

說到這,那婆子不由羨慕道:“咱們家夫人這樣宦人家出的果然不一樣,娘家親兄弟、堂兄弟、表兄弟一大堆,且都是會讀書的,天南海北的去做不完的福氣。像咱們夫人的大哥,如今調到西北,那牛羊質好的嘞,一送過來就是幾只鮮活的,是運輸的路上保證它們不死就廢了大力氣。”

“可不是。”另一個切菜的點頭,“咱們一輩子只要能吃飽穿暖就是天大的福氣了,哪像是咱們夫人,還要講究哪里的水果新鮮,哪里的質鮮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