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逃荒,農門嬌媳有空間 第170章 高額利錢

《穿越逃荒,農門嬌媳有空間》 第170章 高額利錢

徐老太兒子氣吁吁地跑到村民面前,對他們說,“你們別議論了,朝廷沒有要收我們的錢,只是讓我們把銀子和銅板,換方便使用的紙幣而已!”

“你們要是起哄,小心惹出事端。”

落花村的村民們聽了,立馬問:“怎麼和王江源說的不一樣?”

王江源跳出來激地說:“我親耳聽見兵說的,那還有假!臭小子,你胡謅什麼!”

“而且你今天一直都在村子里,怎麼可能知道朝廷的向!”

村民們也張地問:“對啊,你又哪里得到的消息?”

徐老太兒子立馬從懷里掏出紙幣說,“我沒有胡說,是我娘進城,剛告訴我的,這是換回來的紙幣,城里的店鋪也都全部收紙幣!”

大家圍上前一看,立馬就有人驚嘆,“這幾張紙還好看的,都不一樣。”

徐老太兒子指著不同的紙幣說,“這張相當于一兩銀子,這張是半錢銀子,這張是十文錢,這張是一文錢,我們手里有多銀子和銅板,朝廷就給我們換多相同的紙幣。”

“朝廷還說,三個月后,銀子和銅板就不能用了,只能用紙幣,大家最好盡快去錢莊把手里的錢換了。”

徐老太兒子這麼一說,王江淮就不服氣地說,“朝廷拐來拐去,就是拿幾張破紙打發我們而已。”

Advertisement

“我們在泉州城能用,萬一又遇到天災人禍,需要我們逃難到別去,幾張紙有什麼用?不過是一堆廢紙罷了。”

村民們覺得很有幾分道理,立馬又問徐老太兒子,“要不換會怎麼樣?”

徐老太兒子撓撓頭,“換不換都由你們啊,反正三個月后,只能用紙幣買到柴米油鹽布,花不出去銀子銅板,大家肯定都去換了啊。”

徐老太兒子這麼一說,大家頓時就明白了,不換也得換。

宋屏山又問:“那這換的人多嗎?”

徐老太兒子哪里知道這麼多,趕忙說,“我得去問問我娘。”

旁邊的村民則說,“以后都得用紙幣,這換的人,那肯定就多啊!”

宋屏山想想也是,便對村民們說,“既然朝廷要更換貨幣,咱們就得積極配合。”

“你們要換多,可以先登記,我去問問,能不能直接一次換完,分發給大家。”

村委會有和朝廷直接通的權力,村民們猶猶豫豫,只有零星幾戶愿意這樣做。

大家心里都還不太信得過用紙幣。

既然如此,宋屏山就勉強他們了。

私底下則問了跟隨他來到落花村落戶的族人們,想不想先換一些。

反正三個月后也能換。

大家伙思量一番,想到趙云寧給他們糧食,又為他們主持公道,還讓他們種植甘蔗花椒,到廠里做活兒,樁樁件件,都足以讓他們信任朝廷。

他們干脆地掏出所有的銅板,全部給了宋屏山。

宋屏山登記好之后,就帶著賬本去了村委管理所。

說明來意后,管理所的徐大人,覺得宋屏山挨村一次換紙幣的方式不錯。

這樣一來,百姓們就不用千里迢迢趕來,大早上排到晚上了。

,也不用堵的水泄不通了。

徐大人夸贊了宋屏山一番,將關于紙幣的宣傳手冊給了他一份,讓他回去和村民們好生解釋,又直接找去錢莊,帶回了宋屏山所需兌換的紙幣。

宋屏山這還沒有把銀子和銅板給朝廷呢,朝廷就先給他紙幣了。

這也太信任他們了。

宋屏山帶著紙幣回去,迅速召集族人,把紙幣分發下去。

趕去城里打探消息的村民,發現有些地方,已經明確不收銅板和銀子后,頓時就慌了。

趕忙跑去排隊。

發現隊伍幾天幾夜排不到他們,還聽說把銀子和銅板存進銀行,就有高額利錢,他們又想起了宋屏山。

打聽清楚的王江淮找到宋屏山,理直氣壯地說,“你不是為我們村子服務嘛,那就幫我們把錢存到錢莊去!”

王江淮一開始認定朝廷想騙大家的銀子,直到他進到城里,無論做什麼都是紙幣優先,還親眼看見,殺羊兒從錢莊里頭,樂不可支的取出了兩天的利錢,頓時就心了。

要是他多存些到錢莊,豈不,躺著都賺朝廷的錢。

當時有多擔心朝廷把他銀子沒收,他現在就有多想把銀子送進錢莊,看著錢生錢。

不是宋屏山不愿意幫大家存錢,存錢是需要本人的戶籍,親自到場,畫押確認才能給存折的。

他搖搖頭,“錢莊存錢,都必須本人親自到場,拿著戶籍,才能開戶存錢。”

“而且,自己的錢,最好自己去存,確認好利錢有好多,也免得今后找村委會扯皮。”

每個人存的錢都不一樣,利錢自然也不一樣。

到時候被覺得利錢的村民賴上咋辦。

他是村沒錯,卻不是冤大頭。

宋屏山不干,王江源頓時氣道:“這也干不來,那也干不來,你當村委會主任就是個廢!”

宋屏山冷眼看他,“那你連廢都不如!”

王江源被氣得差點兒就要炸了,沖出去才想起來,還要讓宋屏山先換些紙幣來用。

他抹不開面子,最后,只能讓兒子去找宋屏山。

村民們熱火朝天地換錢,悉紙幣,王家人也聚在一起,商討要不要順應朝廷的決定,把家里的銀子換金子,又或者是紙幣存到錢莊去。

王老太爺坐在王家上首,除了王垂,王家兒孫全部都到了。

等了好一會兒,王垂終于回來了。

王老太爺立馬迎上去,激地問:“錘子啊,咱們到底要不要把錢存朝廷的錢莊,你覺得靠譜嗎?”

燕國皇室朝令夕改,不是一次兩次了。

即便趙云寧管著泉州城很好,但,大家心底還是有些發怵。

把家當全塞進去,卻導致后半輩子吃糠咽菜。

王垂笑了笑,“爹,朝廷這次的政策不是明顯很好嘛,換紙幣,方便鑄造,方便流通,而且,存進去還有高額利錢,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