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逃荒,農門嬌媳有空間 第165章 強制上學

《穿越逃荒,農門嬌媳有空間》 第165章 強制上學

趙云寧挑挑眉,“我知道很多人不會讓孩兒上學,所以,十二歲以下的男孩孩,我都會讓其強制上學。”

此話一出,一旁安靜的殷弦安眼珠子都快嚇得掉下來了。

孩子上學就算了。

趙云寧居然要讓所有的孩子都上學。

這怎麼可能實現!

書本費,建造學院,先生的束脩,就是無比巨額的開支。

殷漸離直接問出來,“公主,強制大家上學,也沒用地方能容納這麼多的孩子啊!”

最關鍵的是,普通家庭本就供不起一個讀書人。

很多家庭都是五六個孩子,那就更供不起了。

趙云寧說道:“這個不用擔心,學院可以慢慢建造!”

“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燕國的未來,我們必須加以重視。所以,十二歲以下的孩子上學,束脩都不會收費,他們只需要來上學即可。”

殷漸離心臟都要蹦出來了。

公主果然不是一般人,居然想讓朝廷負擔每個孩子的束脩!

想法是好的,可是,朝廷沒有銀子啊!

殷漸離說到:“公主,國庫現在空虛,即便是只讓男孩兒們上學,都很困難。”

他潛意識還是覺得孩兒沒必要上學,因為孩兒遲早要嫁人,即便學到了知識,也不過是個家宅婦人,為燕國做不出什麼貢獻。

Advertisement

趙云寧笑了笑,“所以,必須發展燕國經濟,讓大家多上稅,讓產業繁榮,國庫充盈。”

“無論如何,孩子都必須上學,我們現在把教材編寫出來,等到來年,就可逐一實現孩子們的上學夢。”

殷弦安終于忍不住打斷趙云寧不切實際的夢,“公主,學子必備的文房四寶,是這個,就足以勸退很多孩子。”

趙云寧早就想到了,“文房四寶,并不是問題,反而,會為我們燕國的支柱產業之一,百姓們人人都能用得上。”

殷漸離和殷弦安下意識就覺得,趙云寧在吹牛。

趙云寧看他們不信,挑挑眉,故意說,“我不但能讓百姓們都用上,我還能讓書籍的謄寫速度達到千萬倍以上。”

殷漸離和殷弦安看趙云寧的眼神,都像是看神話故事了,完全不信。

趙云寧低笑一聲,“別不信,我說的是真的,我之前就讓制造了活字印刷的機械,你們拭目以待吧。”

活字印刷?

殷漸離和殷弦安很興趣,又聽趙云寧吩咐:“無論如何,適用于全國的教材,必須盡快確認。”

趙云寧想讓孩子們上學的初衷是好的,盡管他們覺得不大可能實現。

殷漸離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會好好編寫教材。

誰料,趙云寧又說:“我們現在的文字太繁復了,需要簡化,方便大家更快認字書寫。”

殷漸離一怔,“這是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怎麼能說改就改呢!”

趙云寧挑挑眉,“祖宗傳下的東西,可以好好記下來留檔,但是,文字只是知識的載,大家想表達的一種書寫,應該越簡單,越讓人易懂,學習起來才方便,才更是適合時代的發展。”

文字只是知識的載

聽起來好深奧,好有涵,殷漸離差點兒就被說服了。

等他覺得,要循序漸進才行時,趙云寧又火速給他們下達任務:“我們現在學習的書籍容,范圍還是太狹窄了,大家的目的好像只有一個,做!不能普適于所有的人,我覺得,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工農民生,只要能促進社會的發展,百姓們安康樂業,都可以為學習的方向。”

“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會做的人才,無奈還需要廣泛的,適應各個產業進步的人才,就比如火厲害,我們就可以重點培育一些,專門投研制火彈藥的人才,即便其他國家也能制造火了,我們依舊立于不敗之地。”

“針對醫,我們還可以專門建設醫學院,分為不同科系,比如眼科,牙科等等,這樣,學生們學的快,百姓們也能針對自個兒不同的病癥,去找專科學習的大夫!”

殷漸離倏地瞪大眼睛,趙云寧說的話匪夷所思,又讓人覺得,實行好像還不錯的覺。

殷弦安突然想到秦香,對趙云寧說,“那子也可以當先生嗎?”

剛才他還覺得子不可上學,一到秦香這里,就什麼都可行了。

趙云寧笑了笑,“子為何不能做先生,我的很多個先生都是子。”

有輕微的自閉癥,看書,趙延就讓人給請了好多先生教讀書。

發現原過目不忘,更喜歡一個人安靜看書,趙延才沒再讓先生們上門。

殷弦安突然就很想跑去告訴秦香,憑的實力,一定能為醫學院的先生。

卻不想,趙云寧早就拿定主意,要讓秦香職了。

殷漸離忙碌了好半天,才將趙云寧的要求全部整理下來。

首先,要派人編寫所有年齡段孩子們的教材,整理出學院的科系。

其次,要統計所有男孩子姓名年歲,避免上學時,大家為了留孩子在家中干活兒。

最后,教材出版后,選拔合格的先生。

其余的,教材印刷,學院建設,男學院規章制度,趙云寧都會親自安排規劃。

趙云寧既然說了,會讓紙墨筆硯為燕國的支柱行業之一,就會做到。

來到紙坊,看了一下,他們造紙的工藝,很快就據空間智能電腦里提供的圖紙,讓人制造造紙機械。

這種機械也是蒸汽機的原理,用煤或者石油作為燃料,將蒸汽轉換為機械力。

蒸汽船已經供于航海捕撈好久了,大家都對蒸汽機有了一定的了解。

趙云寧讓人制造這種造紙機械,也就順理章了。

造紙機在工匠加班加點的制造下,半個月的時間就完了。

得到消息,趙云寧立馬讓人運到造紙廠。

碩大的鐵塊兒頭,引得很多人都很好奇。

趙云寧也好奇的,這可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造紙機,也不知道,造紙的產量和質量如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