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我在神話三國當天子 第383章 借勢而為,交好烏桓

《我在神話三國當天子》 第383章 借勢而為,交好烏桓

“對了伏義,我們的軍隊已經擴張到多人馬了?”

    袁子稍微前傾,低聲問道。

    紀靈連忙回道:“主公,已經擴張到八千人馬了!”

    “很好!”袁大喜,著胡須笑了起來。

    “等到糧草和兵馬都準備充足的時候,便是我號令天下群雄,群起而攻之,京城,清君側的時候!!”

    在說到清君側這三個字的時候,袁咬牙切齒,字音吐的特別重。

    清君側實際上就是一個明麵上的口號而已,其真正意圖在於謀反。

    “主公,我軍新招募的士卒大多是些不流的普通平民罷了,他們的實力太過弱小,末將以為他們需要上戰場才能真正長起來。”紀靈抱拳說道。

    “哈哈,正好!”袁角上揚,邪笑一聲,“九江郡還殘餘著許多黃巾軍餘孽,這些殘兵敗將正是我軍曆練的最好對象!”

    紀靈聞言後也是咧一笑,“嘿嘿,若是如此的話,那就最好不過了!”

    “這樣,傳我軍令,由紀靈你親自率領麾下的八千新軍出發,奔赴九江郡的各個賊窩之,沿途所遇到的不服我軍軍威的黃巾餘孽一律殺之!若是有意投降者,可招降歸軍中!”

    “另讓雷薄和陳蘭二人做你的副將。”

Advertisement

    袁站起來,滿臉的孤傲,上散發出一高貴之氣,令人心生拜服之

    紀靈單膝跪地,抱拳應道:“末將遵命!”

    隨後轉離去,而袁則靜靜地站在窗邊,看著曜日升起的方向,心中暗道,

    “也不知袁紹那個小賤種現在在做什麽,若是他得知自己的信使被我辱了,一定會很憤怒吧……

    嗬嗬,隻可惜我看不到這一幕啊!”

    ……

    冀州,渤海郡。

    遠在渤海郡的袁紹此時並不知道他的親弟弟袁拒絕了他的提議,並且還本不把他放在眼裏。

    袁紹現在很是忙碌,一邊要忙著督促麾下將領訓練兵卒,一邊還要忙著治理渤海郡。

    不錯,治理渤海郡!

    由於渤海郡的郡守乃是四世三公袁氏所培養的死忠,所以在袁紹到來之後,直接將郡守的職位主獻給袁紹。

    不過袁紹沒有要,他人又不傻。

    一旦領了渤海郡郡守之位,豈不是意味著他將為眾矢之的嗎?!

    那時候自己待在渤海郡的消息肯定會被流傳出去。

    若是被現在那位冷帝王明武皇帝知道的。

    最多不會超過五天,一定會有朝廷的大軍奔赴渤海郡。

    以他袁紹的實力,想要抗衡朝廷的強軍,不亞於以卵擊石。

    所以袁紹很聰明,沒有接渤海郡郡守之位,而選擇為渤海郡的幕後縱者!

    雖然不是郡守,卻有著郡守的職能。

    如今的渤海郡郡守相當於是一個傀儡,一切都由袁紹來發號施令。

    袁府

    袁紹看著下方的文士,尊敬地詢問道:“許先生,下一步我們該當如何?”

    許攸搖著羽扇,拱手回道:“主公,如今的形勢是敵強我弱,不過好在我方在暗,而敵方在明,主公接下來隻需要繼續低調行事,姓埋名,暗中積蓄力量即可。”

    “主公可以一方麵聯絡袁家所信得過的門生故吏,另外一方麵則是借勢而為,尋求外力!”

    聽完許攸所說的謀斷,袁紹很是讚同,他抬眸著許攸,笑問道:“不知先生所說的外力是哪一個力量?”

    許攸坐直了子,右手形劍指,指向北方,肅然說道:“可與北方異族好,借助他們的力量來削弱大漢!”

    “北方異族與我們有共同的敵人,若是主公曉之以理之以,再以金石玉帛利之,則大事可也!”

    許攸正說道,眼眸之中滿是芒閃爍。

    “可,終究是異族啊!”袁紹此刻有些猶豫不決了起來,他骨子裏的優寡斷的格在這一刻顯無疑。

    許攸輕敲麵前的桌案,提醒道:“主公不要忘了城所發生的事!!袁公若是在天有靈,看到這一幕一定會傷心的落淚吧!”

    唰!

    袁紹猛然站起來,憤然道:“先生不必再說了!!”

    “我這就下令派一使者前往北方烏桓之地!!”

    許攸點點頭回道,“如此一來,大事可!!”

    “北方烏桓距離我們這裏最近,再加上烏桓之地盛產戰馬,騎!主公可以著重與烏桓人易這兩樣!”

    袁紹點點頭,於是走到許攸麵前,握住他的手,誠懇道,“紹得先生相助!勝得十萬兵!”

    接著,袁紹派遣了一名使者即刻啟程,前往北方烏桓,與之好。

    一切的準備都在為日後做準備!

    ……

    城。

    皇宮西麵的一開闊空曠的地方已經圍滿了人群。

    圍觀群眾大多都是書生文人打扮,他們看著那空曠之地,雙目含著

    “這就是陛下下旨要建造的學宮嗎!?”

    “這地方可真大啊!要是以後建了,不知道能夠多學子呢!”

    “我估計這裏起碼能容納一兩萬人!往多了算四五萬都不止呢!”

    “我以後一定要來學宮求學!聽聞蔡公已經被任命為學宮的博士祭酒了,吾若能聆聽蔡公的教導之言,也不枉此生了!”

    “哈哈哈,吾也有此誌向!若能進學宮求學,未來的運必然不會太差。”

    一眾書生文人們七八舌的討論著這即將建造的學宮,他們對這所學宮無比的期待!

    人群之中,看到這一幕的劉辯也很高興。

    看來如今學宮的名氣已經漸漸傳開了,等到學宮建造完了以後,到時候來求學的學子們將會數不勝數。

    而這正是劉辯樂意看到的場麵。

    在他的構想中,學宮在未來會為大漢培養人才、從政吏的源泉。

    為大漢各個地方不斷輸送人才。

    如今他已經將世家大族的代表之一袁家給辦理了,勢必會導致一部分世家對他心生怨念之

    這樣所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部分世家不再為大漢提供人才,可以治理一地的吏。

    正是考慮到這一層麵的緣故,所以劉辯才會如此耗費心機的籌備建造這所學宮。

    就是為了將教育權掌握在自己手裏,培養屬於皇家的、大漢的人才!

    如此一來,便不會輕易到世家大族的節製!

    劉辯轉離開了這裏,伴隨在他邊的典韋連忙跟了上去。

    “陛下,咱們回宮吧!”典韋小聲提醒。

    “嗯!!”劉辯眼中出冷芒掃了典韋一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