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夷製夷!文若,好手段啊!”
劉辯的眸中閃過一道芒,笑著回道。
“不過……”荀彧接著提醒道,“這裏的以夷製夷不止是製,還有治理的治。讓蠻夷之間相互製衡的同時,也要用蠻夷來治理蠻夷。”
劉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北方的胡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文化係,用蠻夷來治理蠻夷的效果會更好,先生所言令孤醍醐灌頂啊!”
“殿下謬讚了,其實在下還擔心一件事。”
“你且道來。”
“我擔心殿下在理南匈奴問題上的時候又與陛下以及先皇一樣,過度的幹涉南匈奴……
我認為我們隻需要將大方向把握住就行,不我們大漢利益的東西不必加以幹涉,也就是抓大放小……”
荀諶也補充道:“是啊,異族部的部落才不會對我們產生太大的敵意,引發……”
兩人的話語,直接指向了現在南匈奴經常發叛的本原因。
也就是大漢朝廷對待南匈奴太過苛刻了,基本上什麽事都要上一腳。
例如,南匈奴部選拔單於,這本來是他們自己的重大事。
結果在公元158年的時候,朝廷的護匈奴中郎將張奐用職的理由直接把南匈奴的單於給綁了,然後直接任命左穀蠡王繼承大統。
這樣一來,直接破壞了匈奴王國部的統治架構了,自然也就引起了他們部強烈的反對。
最後愈演愈烈,導致其部分裂開來,別說幫著大漢攻打北匈奴和鮮卑等異族了,自都難保!
劉辯倒是不會像他父皇那樣一意孤行,對於荀彧荀諶的諫言,他還是聽得很仔細的,暗中將這些話記在腦海中。
沉思了好一會兒,劉辯突然開口說道:
“孤想要派遣一名重臣坐鎮並州!
一來能夠在並州之地為孤訓練出可縱橫天下的並州騎;二來能夠隨時監控南匈奴!若是南匈奴發生異變,並州就可以迅速作出反應,提前將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
“殿下所說的很有道理!其實不止是並州,幽州和涼州兩地邊疆之地都需要派遣重臣坐鎮。
如果先前陛下這麽做的話,也就不會出現北宮伯玉這樣的事了。”
一直沒有發言的郭嘉突然開口說道。
說著,又為自己麵前倒滿了一壺酒,瀟灑飲下。
荀彧、荀諶二人皆是互相點了點頭。
“這個法子好!隻是……這派遣到涼州、並州、幽州的三位重臣,必須要慎重的選擇啊!”
說到這裏,荀諶的眼眸中掠過一道鄭重的神,“這三人一旦了這三個邊境之地,相當於掌控了大漢的門戶,一旦有失,大漢危矣!!
因此,殿下若要選擇的話,此人對殿下對大漢的忠心應當排在首位,其次才是才幹!”
“這一點,孤也知道,孤心中已經有了幾個人選,你們來看看合不合適。”
隨即,劉辯起了白潔的袖袍,緩緩開口說道:
“皇甫嵩、朱儁還有孤的宗親劉虞。”
劉辯之所以選擇這三人,自然有他的理由。
首先,皇甫嵩和朱儁二人都是當世的名將,能征善戰,而且在政上的水準也不低。
其次,皇甫嵩和朱儁二人對於大漢帝國的忠心可謂是日月可鑒,曆史上兩人對於大漢朝廷和皇帝一直是忠心耿耿,從未有僭越的行為。
哪怕是大漢快要覆滅的時候,也從未想過建立新朝的僭越想法,隻是心苦悶。
至於劉辯的宗親劉虞,此人是曆史上的幽州牧,憑借懷的手段,將幽州鄰近的異族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兩地之間流通頻繁。
若不是後來有公孫瓚這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小霸王崛起,幽州之地或許會繁華好幾十年。
劉辯選擇這三人是因為憑借後世的知識,看清楚了曆史的走向,故而選擇這三人。
而荀彧、郭嘉、荀諶三位謀士可沒有劉辯這樣的經曆,他們聽到劉辯所說出的人名之後。
第一時間,便是陷了沉思之中。
思來想去,最後發現這三人確實符合剛才所說的標準。
都是忠於大漢,忠於天子殿下的牛人!
也因此,荀彧郭嘉他們對於劉辯的識人能力更加的欽佩了。
荀彧正道:
“皇甫嵩和朱儁兩人都有大將的經略能力,並且皆是忠心赤膽之人,以他們二人為帥,坐鎮邊境之地,想來能夠迅速穩定當地,殿下真是好眼力啊!”
郭嘉也是捋著還未長出來的胡須,裝模作樣的說道:
“如今漢室衰頹,人懷異心,唯劉公(劉虞)不失忠節,殿下以劉公為帥,實乃明智之舉!”
郭嘉看人的本領自然不必多說,連他都這麽說,劉辯更加放心了。
話說起來,劉虞當真是一個忠節的人。
曆史上,曾有人想要擁護劉虞為天子,但是他卻始終不從,在當皇帝這樣的極大麵前,他還能夠堅守本心,不可謂不是一位真正的忠節君子!
這也是劉辯看重他的主要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曆史上劉虞將幽州治理的非常好,他以恩厚得百姓的民心,等到他死了的時候,北州百姓流舊莫不痛惜。
“這件事不可流傳出去,你們知道就行了,孤還要再繼續考察一段時間,等到時機恰當的時候,自會施行這一決斷。”
劉辯沉聲說道。
眾人皆是拱手言:“諾!”
“文若,你先下去將孤的口諭傳下去!以皇甫嵩、朱儁為帥,帶領關羽、張飛、良北上敵!”
“唯!”荀彧躬行禮,嚴格遵循禮製的儀式。
“友若,你且先去將今日孤要理的政務端上來,並且幫孤理掉那些不太重要的事,隻需留給孤重要的政務即可。”
這也算是劉辯懶的法子了,重要的政務留下來自己親自把關,其餘的雜事都可以給荀諶這位大才來完。
“唯!”荀彧也是躬行禮,隨後退去。
殿隻剩下了郭嘉和劉辯兩個人。
郭嘉卻毫沒有因為自己沒被殿下任命而慌張和著急,他顯得十分從容不迫,悠閑地喝著桌案上的酒。
劉辯笑著看向眼前這位有著陳平之謀的郭嘉,“怎麽樣?今日你在城可有什麽收獲?對於孤的城可有什麽看法?”
聽到這個問題,郭嘉不由得想起了今日在青樓和那三位千百的小娘子酣戰的場麵。
臉上浮現了一抹不自然的紅潤,“咳咳咳……很潤,很潤啊!”
劉辯的腦袋上頓時升起了一堆問號,疑問道:“什麽很潤?”
郭嘉連連擺手,眼珠子滴溜溜一轉,笑著回道:
“我的意思是……城很潤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