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曹家逆子 第2174章 高順手段

《曹家逆子》 第2174章 高順手段

郡城與白帝城的布局差不多,三面環山一面環江,長江從這裡繞城而過,這裡也是通往都的必經之路,拿下郡便可直奔都。

面對堅城高順沒有輕敵冒進,而是雙管齊下,攻城與攻心同時進行,刊印好勸降書之後便派空軍出擊,飛進城中撒書。

郡城太大,防空炮布置的自然比較分散,空軍沒怎麼費勁就飛到了城池上空,天散花般的將勸降書扔了下去。

防空炮移困難,加上山城到都是丘陵,這座樓底是那座樓頂的奇葩地形,飛出程之後防空炮幾乎就廢了,不得已漢軍只好派出熱氣球迎戰,可惜熱氣球對魏軍沒用,因為他們有狙擊槍,熱氣球那麼大個目標閉著眼睛就能打中,漢軍熱氣球不等靠近便了氣,無力的向城下墜去。

某架熱氣球上,撒完勸降書,清理完附近的敵軍熱氣球,楊白勞拿起遠鏡打量下方,掃視片刻指著地面說道:「世仁你看,那個樓頂上架著一門小鋼炮。」

黃世仁順著他的手指看去,確認之後興的說道:「幫我試試風速,我干他一槍。」

狙擊槍程太遠,狙擊手視力有限,想徹底發揮出狙擊槍的威力最好給狙擊槍配一觀察手,楊白勞就是觀察手。

熱氣球緩慢向樓頂靠攏,黃世仁瞄準之後果斷扣扳機,隨著一聲槍響,小鋼炮不遠的彈藥箱轟的一聲徹底炸開來,毀掉所有炮彈不說,還波及到了旁邊的漢軍炮兵及小鋼炮,這個火炮據點算是毀了。

Advertisement

楊白勞嗷一聲說道:「可以啊世仁,槍法越來越好了。」

「那必須。」黃世仁臉上滿是傲然,他可是箭神的孫子,又過陳瞎子的指點,槍法在軍中那是數一數二的。

端掉一據點兩人大鼓舞繼續遊走,很快便連端三據點,不等端第四便聽到了急促的銅鑼聲。

鳴金收兵。

兩人無奈只得返回。

大營之中,高順聽到他倆的彙報大為詫異,又詢問了一遍詳才說道:「城中架設炮兵據點,霍峻這是擺明了要跟我們巷戰啊。」

想想也對,城中百姓肯定早被遷走,沒有百姓拖累敵我雙方都沒有顧忌,巷戰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問題是城中地形太過複雜,外地人第一次去很容易迷路,魏軍進去驟然之間恐怕很難分清東南西北,漢軍則不同,人家可是地頭蛇,利用地形優勢佔盡便宜。

揮退兩人高順低頭陷沉思,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什麼好辦法,只能著頭皮干。

時間匆匆很快過去三天,三天來高順派空軍不斷出擊,拼著傷亡清楚了敵軍的火力分佈,尤其是防空炮的布置,黃忠也功在長江上下游建起兩座堤壩開始蓄水,蓄到一定程度之後撤掉上游堤壩,洪水便會奔騰而下,下游又被堤壩堵著,流下來的洪水就只能匯聚在城中。

同時通往城牆的地道也已挖通,魏軍搬進炸藥準備轟炸。

漢軍不敢出城,面對地底的進攻只能幹看著。

由於地形的原因,郡城不像中原城池那麼規則,建設城牆時有些地方要填湖有些地方要削山,這就導致地基堅固程度不一,軍中有不土木工程畢業的學生,據地形及城牆結構很容易判斷出城牆的薄弱點,地道正好修在薄弱點上,幾次轟炸之後便開始搖搖墜。

可惜地道挖的太深,深度超過地基,鋼筋混凝土的地基可不那麼容易炸毀,轟炸之後魏軍又用水澆,水澆過後又抬進鐵鍋倒汽油焚燒,鋼筋混凝土到冷熱替的折騰很容易變形,不過如此一折騰地道沒法待人了,裡面全是炸過後的硝煙味和汽油燃燒的刺鼻味,待的時間長了有生命危險。

魏軍不死心,帶著口罩又衝進去一次,用炸藥包將地道堆滿之後火速退出,點燃引線再次轟炸,地基終於不了接二連三的刺激,隨著一聲驚天巨響,地基正上方三丈多長的一段城牆直接斷裂並向傾斜下去,形了一個通往城的斜坡,著城牆就能跑進去。

高順和陳瞎子站在遠親眼看著城牆倒下,陳瞎子興的說道:「真是天助我也,城牆若向外倒咱們可就蛋疼了,都督,要不要我帶人衝鋒?」

高順搖頭拒絕道:「城才是主戰場,沒做好萬全準備別輕易進去,找地繼續炸。」

陳瞎子不解的問道:「為啥?」

高順笑道:「城牆倒了,按照常理咱們肯定會立刻衝進去,城中守軍也必然做好了巷戰的準備,現在進去豈不是正中漢軍下懷,本督偏不如他的意,讓他們一拳打在棉花上自己難去,城牆倒了,我軍隨時可以進城,自然要選擇他們意想不到的時間手,時機很重要,去問問黃老將軍水蓄的怎麼樣了,什麼時候可以毀堤?」

近幾日雖然沒有下暴雨,長江的水流卻沒停止,依然執著的從上向下游去,被黃忠一堵,積累的水越來越多,接到命令黃忠果斷炸毀堤壩,被堵了四五天的洪水沿著河道奔騰而下,可惜對城池的殺傷不大。

郡城建在半山腰上地勢較高,霍峻又不是笨蛋,見長江水流漸緩便猜測到了魏軍的打算,提前將人員和資移到了高,有效避開了洪水。

一計不再生一計,魏軍自然是有后招的,洪水衝過城池又被下游的堤壩攔住。

為防止洪水衝破堤壩,黃忠在下游建了整整三道堤,洪水衝破第一道便停了下來,洪水過後下游的魏軍對堤壩繼續加深加厚,被堵住的水流無可去,就只能往兩岸農田和城中匯聚了,隨著時間推移,城中的水位以眼可見的速度增高,只要下游堵的好,洪水淹沒城中的最高建築估計只是時間問題。

高順可沒心思等下去,早在建堤蓄水之時便命人打造了許多木筏,準備攻進城去。

郡城牆高度大致相同,海拔卻不同,環江的這面海拔較低,其他幾面的海拔相對較高,站在環江城牆上看城需要抬頭看,洪水發后第一時間淹過環江城牆,高順親自率軍乘坐木筏,從環江城牆上游進城中,命大軍分散搶佔樓頂山頂等制高點。

洪水淹沒城中最高建築理論上可行,實際上有一定難度,高順懶的等下去,進城之後果斷命下游毀堤放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