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幹完農活返家的時刻,村裡人不,屁大個村子誰不認識誰,寧靜的村子出現幾個陌生人顯得格外突兀,被人攔住也在理之中。
曹昂盯著詢問他們的青年打量半晌才抱拳拜道:「正是,敢問兄臺此乃何地,你們種地怎麼還背著槍。」
青年背上背的是已經淘汰的燧發槍,可那也是槍啊,命中要害照樣能殺人。
青年揮肩上鋤頭,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笑道:「這裡是伊勒村,槍是郡守府發給我們防野的。」
提起背上長槍青年臉上滿是得,沒有男人不喜歡槍的。
至於郡守府給百姓發槍其實也很好理解,這裡畢竟是挹婁族的地盤,此前漢人從未涉足過,可沒有挹婁族那種跟野爭奪生存空間的本領,而且遷過來的漢人太,每個都是寶貝,郡守府可不希他們葬野口中,發把槍保護自己也能理解。
曹昂笑問道:「聽兄臺口音是幽州來的?」
青年點頭道:「大叔果然有見識,我祖籍是右北平的,靈帝和年間,家父為躲避黃巾暴遷到遼東,原本打算戰結束就回去的,沒想到又被遷到挹婁,離家越來越遠了。」
近幾年朝廷一直在移民實邊,只見關來不見關外回,出了關你還想回去?
曹昂安道:「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不青山,到那都是生活嘛。」
青年笑道:「大叔一看就是讀書人,說話我都聽不懂,我帶你們去見村長,縣裡有規定,外來人口到我們這要登記的。」
曹昂饒有興趣的問道:「這是為何?」
青年邊走邊解釋道:「這裡以前是挹婁族的地盤,咱們漢人遷過來沒幾年,山裡依然生活著很多挹婁部的野人,隔三差五便出來襲擊我們,威脅比野還大,而且跟我們接久了這群傢伙也學聰明了,知道喬裝打扮冒充漢人,不過問題不大,其他可以冒充口音卻不行,他們只要敢頭,立馬被我們抓住送往府,集中遷到遼西去了。」
這也是遼州的政策,曹昂對藏在深山老林里的通古斯野人很是忌憚,當年攻滅扶余和高句麗的時候就下令捕捉通古斯野人送往地,充實關人口,十幾年來這項政策已為空虛的關提供了上百萬人口,可見藏在深山老林里的通古斯野人有多,任由他們發展幾百年,後果就可以參考明末了。
曹昂笑道:「抓住野人有獎勵的吧,還有,你們當初遷過來的時候刺史府就沒許諾點好?」
肯定是有的,沒好誰背井離鄉來這破地啊。
青年笑道:「刺史府承諾遷到挹婁可分到十倍的土地,還免費分發耕牛農糧種外加免稅十年,我們就過來了,唉,主要是小時候窮怕了,否則也不可能這麼沒節。」
免稅是必須的,這幾年朝廷不但沒有收過遼東的稅,還給了遼東不補,為的就是支援遼東的發展,移民實邊不能只把百姓遷過來了事,還得保證百姓的生活質量,加上遼東天氣酷寒,若不管不顧就不是移民實邊,而是草菅人命了。
一群人邊走邊聊,很快便來到一座四合院門前,青年推門請大家進,門剛打開曹昂便看到一群人正圍著院中的石桌吃飯,其中一位竟還認識,乃是遼州刺史田豫。
當年楊修被調京城之後田豫便接任了遼州刺史。
曹昂愣了片刻抬腳走了進去,正在就餐的眾人也看見了他們,田豫第一個起迎上,其他人見他站起同樣跟了上來。
田豫尚未走到近前便躬拜道:「曹公子竟也在此,真是太巧了。」
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他倆相遇不是巧合,這貨肯定是接到蒙州那邊傳來的消息,知道自己去了北邊,特意來此堵自己的。
曹昂抱拳笑道:「田使君,當初一別十餘年了,別來無恙啊。」
田豫笑道:「托公子鴻福一切都好,來,我給您介紹一下。」
院里吃飯的除了他和兩名護衛,剩下的全是村長的家人,田豫著重向他介紹了一下村長,將他請到桌上開始就餐。
伊勒村只有三十多戶人家,總人口加起來不到三百,被城牆圍起來的村落卻能容納近萬人,村裡除了百姓的家之外還建了幾座空房子,專門用來招待外地人或者府新遷來的百姓,田豫和曹昂一行便被安置在這些客房之中。
飯後田豫親自將曹昂帶到客房休息,並派人燒炕打熱水,讓他們幾人好好泡個腳。
曹昂坐在沙發上饒有興緻的看著田豫笑道:「田卿,你就沒什麼要跟朕說的?」
田豫著雙手有些心虛的笑道:「陛下英明,臣是專門來這裡等你的,臣從蒙州商人口中聽說了您北上的消息便猜測您會過來,因此在附近各村都安排了人接應,務必讓他們保證陛下的安全。」
「我就知道。」曹昂笑道:「你來了也好,跟朕說說遼東的況吧,奏摺里寫的總歸不是很清晰。」
「喏。」田豫笑道:「臣這幾年堅決執行陛下在遼東定下的政策,不斷派人向北探索,取得的績還算不錯,除遼西,遼東,昌黎,玄菟,樂浪等五郡之外,遼州近幾年又增加了七個郡,將高句麗,扶余,挹婁三國的領地全部納到了大魏治下,遼東十二郡之間的公路鐵路全部修通,有了這些道路,朝廷便可以徹底掌控遼州十二郡。」
遼東諸國和西域一樣,之所以不服王化是因為離中原太遠,朝廷鞭長莫及對他們的控制力有限,只能任由他們野蠻發展,有了公路鐵路就不同了,距離無限被拉進,遇到任何突發況朝廷都可及時趕到。
儘管如此,有被迫害妄想癥的曹昂依然不太放心,大力遷徙漢人百姓不說,在與偽漢戰最激烈的時候也沒想過問遼州要糧要人,遼州大力發展近二十年,終於將後世的東三省全部抓到手裡了,再過三十年遼州會是個什麼盛況,想想都讓人期待。
曹昂說道:「修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遼州想要穩定還是得看百姓,百姓的生活怎麼樣,住房醫療教育等問題有沒有解決?」
田豫點頭道:「陛下放心,刺史府統一組織修建住房,新增七郡的村落與伊勒村同等配置,有熱炕有火爐,冬天凍不著,教育方面則以四書五經為主,其他新設的學科卻沒有教。」
。
大明初年風雲激蕩,注定要身敗名裂、被活活燒死的王,必須要走上叛天之路。恩怨愛恨,功過成敗,一切將會如何重演?
穿越成劉禪,卻逢五丈原將星隕落,諸葛亮含恨病逝,五虎上將無一尚存!這是什麼地獄開局!誰說阿鬥扶不起?誰說阿鬥胸無大誌?惟願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歷史系單身狗秦墨穿越大乾,成了秦國公家的憨子世子。本想斗雞遛狗瀟灑過一生,可大家都逼他!秦國公:兒子,我求你,把公主娶了吧!大乾皇帝:賢婿,你乃朕的福星,這大乾的駙馬,你當也要當,不當也要當。太子:我的好妹婿,沒有你的扶持,大舅哥帝位不穩吶…
金剛手段,菩薩心腸。航海時代,冷眼向洋。現代十八線編劇小鄭,穿越到明朝萬歷末年,從第一條人脈、第一件繡品、第一桶金起步群號:57509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