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從屜取出一堆紙幣,長寬不一。
董昭拿起最大的一沓出一張仔細觀看,這張紙幣正上方寫著「大魏銀行」四個字,中間和右上角各寫著數字「100」,中間的數字下面還寫著「壹佰圓」三個大字,旁邊則畫著一個帶著冕旒的頭像,看起來跟曹有幾分相像,其他空位還有數字編號和防偽標記,做的相當緻。
看完正面看背面,背面畫著未央大殿,角落同樣寫著數字「100」,代表什麼用腳後跟想也知道。
看完又拿起另一沓「50」的,除了大小之外,跟「100」的沒什麼區別,只是畫著曹昂陸欣的頭像。
還有二十的,十元的,五元兩元一元,五兩一的,滿足各種需要。
董昭鍾繇幾人拿著觀察許久,又頭接耳商議許久,王朗開口道:「陛下,出水才看兩腳泥,紙幣能不能行得通得試過才知道,依老臣之見此事不易強行推行,而是應以引導的方式提出兌換條款,由百姓自由選擇使用幣還是紙幣,再據民間使用況調整策略,百姓若願意接咱們就加大發行力度,逐漸將幣取代,若百姓不願,發行量小咱們收拾起來也方便。」
大魏現在正如初生的太蒸蒸日上,沒人願意因為錢的事造不必要的,再被大耳賊鑽了空子劃不來。
曹昂點頭道:「王卿老謀國理應如此,此事就由你帶頭,徐邈陸績輔助共同來辦吧,實施你決定就行,朕只看結果。」
「喏。」王朗三人躬領命。
商議完畢幾人退走,不等曹昂離開書房,太監便跑進來拜道:「陛下,史求見。」
曹昂說了聲宣,太監退走玠殿,躬拜道:「臣拜見陛下。」
曹昂笑道:「年後上班第一天公不在衙門忙碌,找朕何事?」
玠拜道:「陛下,按照慣例新帝登基都要大赦天下以彰顯仁義,此事不知陛下如何打算?」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乃是傳統,本來早朝時就應該提的,但曹昂不是按傳統辦事的人,當眾提出來萬一遭到反對,自己豈不是不好收場,所以他才私下趕來詢問,與曹昂商議好之後再公布,裡子面子都好看。
曹昂蹙眉道:「縱觀全國,在牢里的犯人總共有多,罪大惡極不容特赦的又有多?」
大赦天下也不是什麼人都赦的,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等十條重罪堅決不能赦免,簡稱十惡不赦。
玠說道:「年前各地統計上來的數據,犯十惡不赦的只有六十八人,其他可以特赦的犯人四千餘人,倒不是大魏百姓素質高,犯罪率降低了,而是其他犯人都被發配了,現存的犯人都是還沒來得及發配的。」
他統計的數據都是關的,不包括匈蒙遼涼新五州,這幾州都是發配之地,犯人多的不敢統計,統計出來朝廷臉上不好看。
曹昂思忖許久才說道:「要不這樣,你儘快將這群犯人發配到該發配的地方,送走之後朕再下旨大赦。」
玠:「……」
牢房裡的犯人都送走了你才特赦,赦誰啊,難道將發配出去的都放回來嗎?
陛下,佔便宜也不是這麼占的啊。
玠苦笑道:「要不送一批留一批,一個人也不赦說不過去啊。」
曹昂說道:「那你看著辦吧,將十惡不赦的重犯和最近揪出來的探發配了再說特赦的事。」
重犯不用說,繡衛探特赦,誰能保證他們不聯繫上司重舊業?
仔細想想發配也沒什麼壞,在哪生活不是生活。
玠領命告退,曹昂看著桌上堆積如山的奏摺犯起了愁,這麼多得批到什麼時候去。
「拼了,我干。」曹昂咬牙發狠拿過奏摺,翻開沒看幾眼火氣就上來了。
這群王八蛋,寫奏摺之前也不考慮一下他們皇帝的文化水平,通篇文言引經據典,問題是曹昂哪知道哪個典故出自那本書籍,總不至於批改個奏摺還抱著書籍查典故出吧。
唉,也不知道老曹什麼時候能痊癒。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所有人都想賣力表現,大朝會結束紛紛趕回署衙開會,商討今年的工作計劃,爭取年底取個好績,倒其他衙門。
這世上永遠不缺特立獨行的人,夏侯惇出宮第一件事不是趕回大都督府開會,而是派人衝到報社將陳琳給綁了。
各衙都有新政策,新政策的推行又離不開宣傳,可以預見未來幾天報紙頭版肯定非常缺,狼多不搶怎麼行?
將陳琳綁到大都督府好吃好喝伺候,安置好后才召集屬開會。
偽漢未滅,大都督府的責任最重,既要招募新兵還要更新裝備,不加快腳步怎麼行?
戰爭年代,最重要的就是軍隊,軍隊不強經濟搞的再好也是為他人做嫁裳。
夏侯惇曹洪高順等大都督高層據各郡縣的人口總數及年齡分佈,很快制定出一套募兵計劃,讓陳琳登報的同時調集教分赴各地開始募兵,爭取年底召夠三十萬新兵。
大都督府也有負責記錄的文,但論文采誰比得上陳琳啊,本著資源不用白不用的原則,夏侯惇不但讓陳琳給他走後門,連新聞稿都一併幫他寫了。
陳琳何時見過這種無賴,一邊暗罵死丘八,一邊含淚寫稿,寫完一篇夏侯惇否定一篇,連寫十篇之後夏侯惇竟然決定使用第一篇,給出的理由是我不知道我想要哪篇,但你寫出來了我就知道我不要哪篇。
聽聽,這是人說的話嗎?
陳琳恨不得拿槍將他另一隻眼睛也給瞎,滿腔悲憤的趕回報社,屁還沒坐穩又被王朗派來的人綁架去了戶部。
王朗負責紙幣的推行,同樣需要藉助報社這個宣傳平臺,離開皇宮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陳琳,誰知趕慢趕還是被夏侯惇搶了先。
聽到綁架緣由,陳琳撞牆的心都有。
朝廷做事是有程序的,你們能不能按照程序來?
陳琳明顯低估了自己歡迎的程度,這邊還沒忙完又有人來了。
鄭玄去世,新校長的任命,各學校的教育政策,工部新的工程計劃,各行各業都需要報紙宣傳,報紙一天卻只能發行一次,登誰的?
倒不是刊印不出來,而是新聞不能一次發太多,總得給讀者一個接的過程不是?
陳琳無奈,設法逃走,跑皇宮告狀去了。
。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朕奮三世之餘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王。朝鮮衛氏王頭已懸漢北闕。南越趙氏納土內附。中央帝國,天朝上國,即將成型。但這還不夠!朕的眼睛裏,現在只有匈奴!帥師伐國,北擒單於問罪於朕前!
天啓三年,成了天啓皇帝還有信王朱由檢的弟弟,然後還做了皇帝。 做了皇帝就要乾點事情,一不小心還幹大發了。
公元1213年,金國漸顯虛弱,南宋依舊衰頹;西夏、大理、高麗、日本,更不足道。空前強大的力量在高原崛起,將用億萬人的鮮血灌溉歐亞大陸。浩劫當前,一個年輕人握緊弓刀,想要扼住命運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