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仗的生活還是幸福的,沒事約三五好友堆堆雪人,就著火鍋喝杯小酒,再去足浴店按按,簡直不要太愜意。
這是別人的幸福,跟曹昂沒有關係,曹昂目前正於水深火熱之中,被劉洪折騰的仙死,撞牆的心都有。
劉洪是個很注重禮法的人,做事一不茍,跟得了強迫癥似的,任何一個細節都要求盡善盡,如此就苦了曹昂了,吃喝拉撒都在禮部,本沒時間回家。
曹昂不止一次的誹謗,這死老頭比鄭玄只小兩歲,鄭玄都沒了他卻龍行虎步的,看著比曹都神,真是奇了怪了。
人是罵不死的,曹昂多次反抗無效,只能按照他的意願努力訓練,期盼登基大典快點到來,早完事早解放。
新帝登基可不是曹昂一人之事,他在禮部接訓練,其他衙門也沒閑著,戶部縣衙警察署聯合行,挨家挨戶上門重建戶籍,遇見來歷不明的直接給錦衛審查,確保不是偽漢探或潛逃要犯才放走並監視居住,如果是,那就慘了。
錦衛同樣在全力調查,深挖潛伏在城中的偽漢探,丁儀的能力遠在八年之上,暗中盯梢,收買拉攏,順藤瓜,各種手段齊出,愣是挖出不數年前乃至十幾年前就潛伏在長安,擁有合法份,早已與長安百姓融為一的資深探,甚至還有袁紹的黑衛員,可謂戰果輝煌。
大都督府更是如臨大敵,調兵城十二時辰巡邏,確保每條街道每時每刻都有人手,遇到突發況能火速趕到理。
長安城進一級戒備狀態,老百姓卻並沒什麼不適,依然該幹嘛幹嘛,近幾年魏軍的口碑還是不錯的,不會無緣無故擾民,沒做虧心事的百姓自然不會害怕自家將士,依然早出晚歸,該幹嘛幹嘛。
萬事俱備,奈何天公不作,冬以來連下好幾場雪,最大的是臘月初八的晚上,鵝雪花下了整整一夜,早晨起來很多百姓家的房門被大雪堵的推都推不開,那一個刺激。
曹無奈,只好命縣衙組織百姓全城掃雪,同時調數百輛卡車城,將積雪拉出城外。
一片忙碌中,登基大典如期到來。
新皇繼位登基一般要經歷三個程序,靈前繼位,登基大典,改元建新。
第一道可以省略,曹又沒死,走這道程序不是詛咒人家嗎?
第二道登基大典,皇帝即天子,代天牧民,登基之前自然要祭祀天地,江山社稷承於祖宗,祭祀完天地還得祭祀宗廟,之後再昭告天下,獲得臣民的擁戴。
祭祀天地的祭壇早已搭建好,慕虛榮是人的本,古人也是一樣,屁大點功績都要祭祀天地宗廟,向各路神仙和列祖列宗炫耀一遍,近幾年此類祭祀曹昂已經經歷很多次,本不怯場,早晨在十幾名侍和數名禮部員的斥候下穿好龍袍戴上冕旒,耐心等待。
吉時到來,曹昂穿著臃腫華麗的冕服,在趙雲與曹彰及一大堆警衛的護送下離開東宮,乘坐卡車趕往城外祭壇。
不是汽車而是卡車,他站在車廂前方,手抓著欄桿目視前方,從東宮直奔城外,沿途軍民皆可觀,看看他們的新皇。
朝廷再怎麼著也是國家的中樞,祭拜的又是天地,自然越隆重越高,卡車已經問世,再用馬車明顯不合適。
東西再好,在天地神仙面前也不能藏著掖著不是。
禮部員一合計,決定採用卡車,同時對新皇乘坐的卡車進行了改裝,鐵皮車廂徹底拆除換紅木的,外面再塗上其他裝飾,遠遠一看,那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
曹昂帶著趙雲曹彰上車站定,胡三帶著警衛護衛四周,準備妥當,禮部員大手一揮,大喊出發,汽車緩緩開。
冬天路,又有許多士兵步行跟隨,車速自然快不起來,以十五邁左右的速度勻速前進。
扛旗士兵走在車前,侍伺候在側,護送警衛跟在車后,隊伍浩浩怎一個壯觀了得。
沿街的百姓自然不會放過這一輝煌時刻,紛紛走出家門站在路邊觀看,盯著車上的新皇歡呼。
太子殿下在百姓中聲不錯,今日登基稱帝,百姓臉上熱洋溢,看起來比過年還興,他們相信,新的皇帝一定能帶領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街上百姓眾多,安保工作肯定是要做的,不止車隊經過的街道,就連隔壁街道的屋頂上都站著士兵,本不給狙擊手潛伏的機會,錦衛和警察更是老早就分散開來,穿著便潛伏在人群之中,注視著邊所有人,發現異常立刻控制,絕不給刺客下手的機會。
曹昂站在車前,手扶欄桿目視前方,投過旒珠著街上百姓,心中生起萬丈豪。
醒掌天下權,醉臥人膝,皇帝啊,多男人的終極夢想實現了,任何一個淡泊名利的聖人站在此刻自己所在的位置估計都無法淡定,何況他這個五毒俱全的俗人。
曹昂臉一如既往的平靜,手上作卻出賣了他的心,大冬天的,欄桿被凍的特別涼,他又沒戴手套,擱在平時手早回袖裡了,但是現在,他像沒有知覺一樣抓著欄桿紋不,手指都凍青了也沒在意。
車隊沿著街道出了皇城,按時趕到城外祭壇,文武百早就在祭壇周圍等候,曹則站在祭壇前,居高臨下的看著車隊。
「恭迎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齊齊轉叩拜,曹昂了一禮,收回雙手準備下車,這才發現雙手早已凍僵,卻顧不得設法取暖,順著梯子走下車廂,沿著紅地毯直奔祭壇。
紅地毯鋪了二里多長,曹昂雙腳踩上,拖著冕服的擺前進,抬頭昂首闊步,並不高大的被冕服和冕旒稱托的極其威嚴,讓人不敢直視。
文武百站在紅毯兩旁,看著經過的曹昂眼中滿是複雜。
鄭玄去世,預示著老臣開始凋零,新皇登基,新的時代要來了,只是不知,曹昂會將大魏帶向何方。
曹昂終於走到祭壇前,沒怎麼考慮便抬腳踏上臺階。
祭壇的臺階相當於登天的階梯,登上去便可君臨天下,曹昂知道江山之大社稷之重,因此每步都走的特別沉穩,不驕不躁,不疾不徐。
臺下百任何一個都是萬里挑一的智者,攪風雲的弄兒,登基后最重要的不是開疆拓土,而是如何將這群驕兵悍將震住,讓他們甘心為自己所用,這個時候任何細節錯誤都可能被人當攻訐的把柄,說什麼也不能出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