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
烏林大火依舊在燒,突如其來的東風將火全部吹向陸,岸邊到的影響反而不大。
夏侯霸沒有撤離,依然在與哀牢軍戰,東邊的夏侯充也趕了過來,與之合兵一共同抵抗王平統帥的哀牢軍,掩護主力撤退。
哀牢軍雖然兇悍,短時間卻也拿不下魏軍陣地,夏侯充趕來後攻守開始異形,魏軍逐漸搶回火炮,並向江面轟炸,依次震懾哀牢軍。
長江之上,一艘十餘丈長的樓船停在江中,劉備帶著一干謀臣站在船艙之中,用遠鏡打量江面上的戰況,見哀牢軍與魏軍陷膠著,無奈嘆息道:「曹賊反應真是迅速啊,蔡瑁剛死便果斷撤離,若非文和猜中了曹賊的想法,咱們可就要撲空了。」
賈詡最擅長揣測人的心理,又對曹魏君臣做過詳細的了解,他們的心理變化及應對反應不是難事,聞言笑道:「陛下嚴重了,此戰孔明才是首功,若非他搭建七星壇借來東風,我軍不會如此順利。」
「哈哈……」劉備大笑數聲,回頭向赤壁去,距離太遠屁都看不見,他卻知道,那裡有座高大的祭壇,諸葛亮正盤坐在祭壇之上呼風喚雨。
其他人同樣回頭著赤壁臉複雜,借東風這事怎麼聽都有些玄幻,諸葛亮提議的時候大家都覺得他在扯淡,可現在……
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人不信,著微微劃過臉頰的東風,眾人心裡同時發出由衷嘆息。
孔明真乃神人也。
荀諶開口將眾人拉回現實,說道:「東風已來天助我也,只是魏軍早有防備,我軍就算獲勝,戰果恐怕也不會很大,頂多挫一挫魏軍的銳氣而已。」
魏軍要鎮守整個南郡,兵力分散嚴重,他們用的卻是舉國之力,連各路蠻兵都調了過來,若還打不敗魏軍,就太讓人絕了。
賈詡嘆息道:「希關羽將軍能順利拿下華容城,堵住華容道,若是功,魏軍這二十萬銳就只能被困死此地。」
昨晚漢軍封鎖消息,趁著夜大規模調兵力,關羽率兵在洪湖盡頭渡河直奔華容,現在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戰路未定想也沒用,劉備重拾心,扭頭向在角落的孫權問道:「仲謀,你覺得我軍會勝嗎?」
孫權出列躬一拜,莞爾笑道:「當然,我軍有大漢歷代先帝護佑,有陛下英明統帥,還有諸公獻謀獻策,天時地利皆在我,定能大破魏軍復漢室。」
看著孫權燦爛的笑容劉備心中忌憚更甚,卻不聲的笑道:「英雄所見略同。」
劉備有識人之明,所有人他都可以一眼看穿,連賈詡這種老狐貍都逃不出他的掌控,唯獨孫權……
此人年紀雖輕城府卻比他還深,為人世方面半點不輸能做他爺爺的賈詡,加之孫家跟曹劉兩家都有淵源,不防不行啊,真把他扔在建業,鬼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劉備沒再理會孫權,扭頭繼續打量戰場,剛拿起遠鏡額頭便是一涼,手一,手指上多了一點跡,他不由的蹙眉說道:「下雨了,也不知對我軍是好事還是壞事?」
其他人也察覺到了,雨點起初還零零落落,隨後越下越大,劉備正要下令返航,一聲炸突然響起,炸的船搖晃,眾人齊齊打了個趔趄,不等站穩又一聲炸,這次直接打進船里,將一面隨風飄揚的漢軍旗幟瞬間轟碎。
「魏軍發現我們了,快撤。」劉備大吼著命令樓船撤退。
船大難掉頭,魏軍火炮接二連三打來,炸的船不斷搖晃傾斜,船上士兵包括劉備在全都一團,孫權趁他們不注意縱跳進江里,快速向東南方向游去。
環境造就本領,草原人都會騎馬,江南人也大多都會游泳,孫權的水可是相當高明的,抓住機會果斷跳水,本不懼此地離岸邊多遠。
他知道這是自己唯一的機會,若不離開以後只能被劉備到死,昨晚漢軍大規模調的時候他就反應過來自己被大耳賊算計了,大耳賊利用自己一步步引魏軍上鉤,現在終於到了收網的時候。
此戰漢軍若勝,他就是南漢的叛徒必被秋後算賬,是生是死全在大耳賊一念之間,魏軍若勝,他傳遞假報害的魏軍損失慘重,曹魏君臣定會將責任全推到他頭上,他同樣不會有好日子過。
華夏雖大,卻已無他容之,必須趁雙方大戰,都顧不上自己的時候快速離開逃去海外。
至於說返回建業起兵造反,他想都沒想,孫家舊部早就隨著大哥的死樹倒猢猻散,接二連三被坐擁大義的劉備收買,如今的江南全是漢室忠臣,本沒有其他反賊的容之地,他若真起兵,分分鐘被押解道劉備面前審,就算僥倖給南漢造重創,收益的也是曹賊而不是他,為他人做嫁的蠢事孫權才不會做。
事已至此,最應該做的是如何保命,曹劉皆容不下自己,想要活命唯有出海,去找羅馬或者找匈奴,那裡才是自己最後的安之所。
高手最擅長於從蛛馬跡中尋找破綻提前布局,這個時候千萬不能辦僥倖心理,否則等塵埃落定,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說什麼都晚了。
孫權潛水中加速向南岸游去,劉備的旗艦卻被魏軍火炮重點照顧,打的船艙水逐漸下沉,眼看著就不能用了。
劉備無奈,只好捨棄樓船,命士兵放下小船快速撤離,與一干謀臣坐小船上岸,離危險之後才想起什麼,蹙眉問道:「孫權人呢?」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過了許久荀諶才說道:「好像落水了,不知是被火炮轟下去的還是自己跳下去的。」
劉備更傾向於後者,說道:「命人沿江搜索,活要見人死要見。」
這個時候大軍都在江北與魏軍死戰,營中本調不出多人,就算派出人估計也無心搜尋,孫權的生死哪有大軍勝敗來的重要。
江北陣地,夏侯充調集炮火轟炸一通,又帶兵殺到夏侯霸面前說道:「仲權,下雨了,烏林的火被滅的差不多了,可以撤了。」
他倆之所以沒離開,先前是為了掩護主力大軍撤退,後來則是烏林起大火,想撤都撤不了,故而拖到了現在,好在老天爺幫忙,驟降大雨滅掉了火,現在確實可以撤了。
夏侯霸說道:「炸掉所有炮彈毀掉所有火炮,一也不給漢軍留。」
。
元末濠州城外,朱元璋撿到了一個少年,從此洪武皇帝多了一條臂膀。抗元兵,渡長江,滅陳友諒,伐張士誠。創建大明,光複燕雲。 我無處不在。 從此洪武立國,再無遺憾。大明根基,固若金湯。 針對小明王的事情,我們需要采取四階段戰術。 首先,我們宣稱什麼事都冇有。 其次,我們說或許發生了什麼事情,不過我們什麼都不用做。 再次,我們說或許應該做點什麼,可惜什麼都做不了。 最後,我們很遺憾小明王以身殉國,當初要是做點什麼就好了。 …… 有人問:身為太祖第一心腹重臣,如何輕鬆避過風風雨雨,安享天年? 張希孟謙虛地說:“仆隻是大明朝卑微的社會公器,用來盛放太祖皇帝深思熟慮的果實!”
開局穿越成即將繼位的北宋皇太子。起步便是財富與權利雙殺的巔峰配置。奈何次年,靖康之難!財富=夢幻泡影;皇位=亡國之君!趙桓表示:這鍋我不背!于是,趙桓的人生在抗拒繼位中,跌宕起伏!若干年后……趙桓劍指蒼穹:“江河所至,皆為宋民,日月所照,皆為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