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完美人生 第二十章 唱片業的黃金時代

《完美人生》 第二十章 唱片業的黃金時代

后來齊潔一說,李謙才明白廖遼剛才跟咬耳朵的時候都說了些什麼。而廖遼隨后略微解釋幾句,李謙也就釋然了。

廖遼說,顯然不可能唱歌唱一輩子,那在當紅的時候,在能掙到大把鈔票的時候,就必須得學著積攢下一些家底,但偏偏又不是什麼會理財的人,除了像李謙這樣信得過、也無比看好前景的,否則都不敢,那怎麼辦?前段時間齊潔代表李謙到打聽樓宇價格,讓開始逐漸注意到,最近幾年,房產的價格一直都在飛速竄升之中。

所以,反正自己也要住,反正房子站在那里一站就是幾十年上百年都塌不了,那就買房子——學名產投資。

而且,以現在手里的錢,賣專輯收大幾百萬,廣告代言也收大幾百萬,同時買三套別墅雖然吃力點兒,但也不一定就拿不出來,如果辦貸款的話,那就更輕松。實在不行,還能開口問陳長生借一點,多了不好說,兩三百萬的還是有的,而且估計也沒有人會覺得廖遼還不起債。

站在李謙的角度來考慮,廖遼的這個決定,正確無比。

雖然時空變了,但社會發展的流沒有變,商品時代、經濟飛速發展,大量人口涌城市、并且想要留在城市、更現代化更好地生活,那就必然要推高房價。可以說,即便沒有國家的行政干預,房價隨著經濟的發展飛速地漲起來,也是大勢所趨。

而且實話說,在曾經的那個時空里,不管是港臺還是地,藝人炒樓、囤房,都是非常常見的投資方式,賠的也不是沒有,但趕的形勢不錯。還是賺的人多。

尤其是在順天府投資房產,更是絕對的穩賺不賠。

Advertisement

所以,雖然覺得廖遼一口氣買下三套大別墅有點太夸張了,有這個錢。哪怕同樣是投資不產、房產,似乎投資商鋪賺的還要更多一些,但既然買都買了,李謙也就覺得沒有必要再多說什麼。

而且話又說回來,廖遼的主業是什麼?

歌手啊!

接下來在自己的工作室做唱片、發唱片。有了的聲音和唱功,以及現在在國幾乎無人可比的市場地位和號召力,再配合上自己給的那些經典歌曲,李謙有絕對的把握可以確信,未來將會一直紅下去,那麼,幾棟別墅而已,對來說還真不是什麼大事兒。

以后可以賺的錢,還多著呢!

跟另外那個時空進21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后國電影市場的發一樣,經濟發展堆高到了一定程度。文化藝市場的繁榮就是必然的。

而且跟電影那種買票進場看過就作廢、類似于一次文化消費的方式不同,歌迷們買了專輯回家,是可以重復聽上無數遍的,所以下意識地就會讓人覺得買專輯更實在。也因此,在文化藝市場上,唱片業的繁榮,注定了要比電影行業的繁榮來的更早。

三五年前,專輯賣到兩百萬張、拿到雙白金認證,幾乎就是絕大多數歌手的最高夢想了,而且對于絕大歌手來說。這個目標也幾乎是可而不可即的。銷量達到四百萬、五百萬,那就是已經絕頂的大神級別。治愈賣到六百萬,則干脆就只有那麼寥寥幾個人而已。

但是現在呢?

別的不好說,五行吾素的《姐姐妹妹站起來》到現在賣了也就才大半年。但五百萬是肯定過了,六百萬估計也就在眼前,到年底,就算是過不了七百萬,也差不太多,長久來看。八百萬張幾乎是必然的。而廖遼的前后兩張專輯,《廖遼》長期來看,六百萬張應該不是問題,《濤聲依舊》八百萬張不是問題,甚至有希沖擊一千萬張的銷量!

而且,紅火的可并不只是們。

或許普通人不會留意到市場的變化,但各大唱片公司的高層們,卻肯定是時時刻刻都在瞪大了眼睛關注著這個市場的每一點細微的數據變化的。據陳長生那里的數據,他曾分析給李謙聽,在過去的1995年,國的唱片市場銷量相比1994年,已經增長了39%。

要知道,在1995年的時候,李謙頂天了也只是幫廖遼寫了幾首歌,幫助捧紅了而已,對于整個的國唱片市場來說,廖遼所能帶來的那幾百萬張的銷量,或許對整個市場的統計數據會有稍許的拉升,但其影響力,絕對沒那麼大。

所以,這是市場自己在增長!

充其量,李謙幫廖遼做唱片,幫五行吾素做唱片,只是在鍋底下再加一把火,讓整個市場更加火熱了而已,卻絕對不是主力。

也就是說,在廖遼大賣的同時,其實其他的歌手的專輯銷量,也都不知不覺地抬升著,只不過他們的數據發,不如廖遼和五行吾素的突然大紅大紫那樣,來的那麼有炸力和吸引眼球罷了。

別的不好說,單說歌手。

據說截止到1995年底,是在95年發了新專輯、并且銷量突破了一百萬張的歌手,就已經高達9人了!這在過去……哪怕兩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一個數據!

而男歌手,整個95年發唱片、并且銷量突破一百萬張的,更是高達23人之多!

歌手們在崛起,銷量在大幅度增長,男歌手也沒有就此被下去,而是在同步的增長,甚至增長的還更厲害!

歌手的時代來了?

錯!

是整個唱片業的黃金時代來了!

而且不止國如此,也不止這個時空是如此,在李謙曾經經歷過的那個時空,國歷史上專輯銷量最高的幾位大咖,包括瑪麗亞凱莉,包括仙妮亞唐恩,也包括邁克杰克遜,們的專輯銷量發的時期,也都是集中在2000年前后的這十幾年里!

可以說,目前不管國還是國外,能夠阻擋和破壞唱片行業繼續繁榮下去的。只有盜版!尤其是未來的網絡盜版!

在李謙曾經經歷過的那個時空,全民網絡時代大概是從2005年初步開啟,到2008年左右,已經基本做到了每個城市家庭都配備電腦了。

事實上到那個時候。網絡盜版就已經基本上不可控了。

而在當下這個時空,電腦科技、手機科技的發展進度,似乎比那個時空還要提前和加快了許多,所以可想而知,距離網絡盜版的全面來襲。已經時日無多。

所以,李謙據此判斷,整個世界范圍的唱片行業繁榮,大約還有十年左右的黃金期,或許……只有八年左右了。

但八年,足夠了。

八年時間,李謙計劃幫廖遼再做八到十張專輯,然后等工作室的框架初步搭起來了,就會著手簽約幾個自己的歌手,并幫他們和們做專輯。捧紅他們。

嗯,八年,三十到四十張專輯,自己手里最好的那些資源,也就基本上消耗一空了。

而恰好到那個時候,唱片行業基本上就會掙不到什麼錢了,歌手只能憑借接商演、上節目和代言來掙錢。可以說,不管是唱片公司還是工作室,對歌手的掌控能力,將會下降到歷史的最低!雖然自己的音樂事業肯定還會繼續做。因為哪怕不賺錢,做音樂也實在是一件讓人心愉悅的事。只不過到了那個時候,音樂就肯定不可能繼續是自己全部事業的重心了。

因為……電影的大時代隨后就要開啟了!

可以說,要單純只想著掙錢的話。李謙真的不需要去做別的,就趁著眼下的唱片行業的黃金十年,努力的簽歌手,努力的做唱片就足夠了,毫不夸張地說,就憑他手里那來自另外一個時空無數牛人智慧結晶的資源

。他完全可以自己只手捧起幾大天王加幾大天后。

甚至都不必等到電影業黃金時期的到來,他就已經可以完資本的原始積累了,到那個時候,他會更加清閑,手里著大筆的錢,著大筆的藝人資源,寫寫劇本、挑導演拍出來,捧一捧自己旗下的藝人,或者干脆自己做幾個必然大火的綜藝節目,捧人賺錢兩不誤……

而且,就這還只是在藝圈子里打混,如果李謙的心再野一點、目標再大一點的話,其實他可以賺錢、可以參與進去的行業,還有很多。比如說在當下,雖然電腦、互聯網這個概念,已經被很多投資者所看好,也已經有很多資本參與了進去,但即便是明見如他們,對未來網絡時代的預見,也是絕對比不上已經從那個時間段走過一遍的李謙的。

別的不好說,手里有點錢,選好幾個項目投錢進去,不好說一本萬利,十筆投資功一兩筆,就夠以后舒舒服服的吃一輩子了。

可以說,對于一個重生者,尤其還是李謙這樣攜帶著巨大優勢而來的重生者而言,單純只是要賺錢的話,比起普通人來,優勢實在是強出太多了。

但李謙顯然不是那種只想著賺錢發大財的人,而且他也很有自知之明——人的力總是有限的,你做了這個,就必然沒時間做那個。

錢,要賺,但他只賺那些自己興趣、也愿意去做的事所帶來的收獲。

比如說,他做唱片,他也要捧紅自己旗下的歌手和藝人,但他最想獲得的,其實并不是最后的收獲,反而是做事中間的那個過程——當和廖遼在一起互相磋磨,兩個人一起努力幫助廖遼尋找到最適合的那種,然后把一首歌曲打造出人肺腑的力量時,才是他最最快樂的時候。

掙錢,只是捎帶的副產品而已。

他的主業,是做出好東西!

當然,這些東西、這些思考、這些選擇,截止到目前為止,還是只能深埋在他自己心底的,不只是廖遼、王靖,甚至連自己的父母,他都不會哪怕一個字。

…………

還在回去的車上,李謙就已經說起了自己見到李金龍的況。

對于李金龍這個人,他說:“他的能力有限,不是什麼天才型的人,但好的是,他自己知道自己不是天才。所以他能腳踏實地的做事。而且他很誠心的要過來,考慮到工作室建起來之后,齊姐不懂行,我跟廖姐都沒有那麼充裕的時間。所以,肯定還是要有個懂行的人幫忙搭理一些音樂方面的事。他打電話來,我聽出他的意思來,其實就已經心了。”

對此,廖遼和齊潔自然都沒有什麼異議。

工作室要立了。哪怕草臺班子,也是班子,肯定要找個人幫忙搭把手的。李金龍此前跟李謙合作過,是圈子里數幾個跟李謙合作過的人,現在對方主辭了華歌的工作要過來投靠,而李謙又相得中他的實力和為人,那當然就沒什麼好說的。

廖遼甚至說,“以后小潔管行政、帶藝人,那個李金龍就負責在做音樂上給你打個下手,跑跑聯絡聯絡人什麼的。他行,好!”

李謙點點頭,又繼續道:“但是他這一來,我一下子想到了很多問題。咱們此前一直都興沖沖地要建工作室,又是買樓,又是裝修,又是進設備的,似乎都沒想到接下來的管理工作的事兒?這麼大一片地方,要招人,普通工作人員也好。簽幾個人進來做編曲也好,包括將來還有可能會簽下幾個音樂人、歌手之類的,該怎麼管理?總的有個章程吧?”

廖遼一聽這個,很傻白甜地出一個燦爛的笑容。肯定地道:“這個跟我沒關系啦,反正我也不懂這個,那個……小潔,你老板問你話呢!”

齊潔聞言翻個白眼,小心翼翼地問李謙:“你是怎麼考慮的?”

李謙聳聳肩膀,說:“我才剛高中畢業啊。你是教過我的,還能不知道?你讓我寫歌,讓我唱歌,讓我編曲,這都沒問題,我一個人能當好幾個人用都沒問題。但是……你讓我做管理者?讓我每天盯著底下人的考勤?給他們做出一套工資獎金系?這個真的不是我的專長啊!所以嘍……是我在問你啊齊老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