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攀退石泉縣之時,大約在巳時三刻,諸葛綽員的兩千百姓已經提前趕到。然而,二人稍加清點,發現城中現有的糧草僅夠三日所需,而且缺弓弩箭矢和落石滾木等守城資。
二人正在策劃守城之法,一騎快馬飛奔而至:「末將奉諸葛融將軍之命,請諸葛攀、諸葛融二人,引城中壯百姓,分別退往「赤板圍」和「黃金圍」敵,掩護老弱百姓退往樂城。」
信使所說的「樂城」,位於漢中以東八十里,此位於漢中的平原地帶,雖然地勢平坦,但城池特別堅固;「赤板圍」則位於樂城以東八十里,「黃金圍」又在「赤板圍」以東二十里左右。
黃金圍和赤板圍,都是用條石壘的小型城塞集群,這是魏延駐守漢中的十年間,在「錯守諸圍」的防思想下興建,主要防範子午道方向的魏軍。
二人正苦於難以堅守石泉,得到軍令后,趕發百姓往西退走,然後共引兩千「雜牌軍」,在石埡子隘口斷後。
「堂兄,百姓的行速度非常緩慢,估計需要三日才能趕到樂城,咱們手中兵不足,恐難守住此隘口!」諸葛綽很是擔心地說道。
「不,不用堅守三日,我在此,只需堅守一日即可。」諸葛攀肯定地說道:「一日之後,百姓的位置應該在黃金圍以東;屆時,我且戰且退,當我退到黃金圍之時,百姓已經到了樂城。」
「若是這樣,咱們還是有很大的勝算。」諸葛綽對諸葛攀的計劃欽佩不已,卻又猶豫著說道:「聽聞,魏軍先頭部隊是司馬綏和司馬泰,兩人各有三千兵馬,間隔一日谷,他們後方必有大批援兵;我大軍從大散關來援,還需二十多天才能趕到,就算我退守樂城,恐怕也堅守不了多久啊!」
「叔父和祖父有何計劃?」諸葛攀問道。
「父親正在員百姓,將守城資運往黃金圍和樂城,同時,他也在員百姓,做好了退往平關的打算。」諸葛綽說到這裡,無奈地嘆道:「漢中本有兩千兵卒,可惜……你也看到了,這些兵卒渙散了五年之久,再難保持應有的戰鬥力;同時,還要防範儻駱道和褒斜道,若魏軍再從這兩進兵,漢中將會更快失守!」
「不!」諸葛攀搖搖頭說道:「這些兵卒也不錯!昨日退走的八百人中,至有三百男兒!渙散的並非兵卒,而是他們的將領!」
「確實如此!腰嶺關和馬嶺關,如此重要的關隘,竟被馬邈和王含輕易放棄,這二人理當問斬!」諸葛綽憤憤地說道:「我在趕往石泉的路上,巧遇上這二人,我的眼裡可容不下沙子!」
「堂弟,你將二人如何了?」諸葛攀饒有興趣地問道。
此時,諸葛綽跟諸葛攀一樣,二人都無軍職,只是奉了諸葛融之命帶領百姓前來駐防,希能拖延時間,為漢中附近部署防爭取時間。
「沒啥!」諸葛綽雲淡風輕地說道:「你輕易地放走二人,我可沒那般仁慈。既然他二人已經下兵服,他們便不是軍人,我順便將二人綁了,然後讓幾個百姓將他們押往樂城,給父親理。」
「堂弟,你綁二人之時,他們麾下的兵卒就沒手?」
「手?他們敢!」諸葛綽不屑地說道:「當時,這些兵卒全都傻了眼,一個個逃得比兔子還快!」
諸葛攀迫馬邈、王含,以及他們麾下的兵卒下兵服,這確實是出於憤怒,他事後也有些後悔;沒想到諸葛綽更加大膽,竟敢當眾將其綁走。
這二人被百姓得掉兵服,然後再被百姓綁走,那些兵卒卻無於衷,足以看出,這些兵卒徹底失去了軍人應有的,他們連普通的百姓都不如。這樣的兵卒,絕對不能上陣殺敵。
二人說話間,大約兩部魏軍沿著小道追來。
「好你個無名小卒!竟敢耍詐!」領兵的小將指著諸葛攀喝道:「擋路者死!」
「大言不慚!」諸葛攀站起,手中長槍指著魏軍的小將,大聲笑道:「你家司馬綏也真有趣!早上讓他來戰卻死活不肯,此刻又派個替死鬼過來探路,他底敢不敢戰?」
「堂兄,休得跟他廢話!」諸葛綽說罷,抓起一個木盾,孤殺往魏軍陣中。
諸葛攀也不猶豫,一把抓過旁邊兵卒的木盾,與諸葛綽一同殺敵陣;後方的漢軍兵卒大鼓舞,拎著長槍或連弩跟來。
諸葛攀選擇在此隘口阻敵,其位置自然有講究:這裡正是小道的轉彎,兩側皆有高山阻擋,任何一方的視線都會到阻擋。同時,這裡道路狹窄,最多能容七八個兵卒並排通行,在這樣的地方,雙方都無法擺出有效的陣形,只能短兵相見,魏軍的蹶張弩更難發揮優勢。
諸葛攀和諸葛綽一馬當先,憑著個人之勇率先殺敵陣;二人陷陣之後,雙方的弓箭都不敢隨意,只能通過長槍戈矛相互攻殺。
二將斬殺前方的幾名魏卒后,魏軍並未撤走,而是在本部司馬的號令下,前赴後繼,不顧一切地湧上來,其戰鬥意志十分強悍。
這場廝殺持續半個時辰仍未停止,漢軍的三百兵卒幾乎全部陣亡!後方臨時徵召的百姓,他們哪裡見過這種殘酷的場面,大部分心生膽怯,再也不敢上前一步。
當然,也有部分百姓被兩位「諸葛將軍」的勇猛所染,掄著長槍笨手笨腳地沖敵陣,卻很快就被魏軍刺死刺傷,倒地不起。
諸葛樊和諸葛綽傷十餘,全皆被鮮染紅,力氣即將用盡仍然死戰不退,諸葛綏親自在後方督軍,魏軍源源不斷地沿著小道殺來。
「轟!」
「轟!」
幾聲震天地的炸聲響徹山谷,小道上的魏軍被炸死炸死十幾人,激戰的雙方全都愣了片刻,只見崖上有幾個黑影從天而降,緩緩落在魏軍后隊的陣中,喊殺聲又起。
再也沒有炸聲傳來,后隊的魏軍撤退之後,前方的幾十個魏軍察覺到不妙,可惜進退不得,只得跳距離路面一丈多高有漢水,跌跌撞撞地往後石泉方向退走。
從崖上順著繩子來援的只有五個人,他們皆是白毦兵!這五人打了魏軍后隊的陣腳,終於迫使魏軍暫時退走。
「兵退樂城?不是說屯兵「赤板圍」和「黃金圍」麼?」諸葛攀一屁坐在地上,不可置信地問道:「百姓的速度很慢,我若兵退樂城,百姓豈不被魏軍追殺?」
「不,你們全都退往樂城!我等在此阻擋魏軍三日!」
「我知道,你們是白毦兵,知道你們都能以一擋十,但是……你們才五個人,如何能阻擋魏軍三日?」諸葛綽氣吁吁地說道,撕下一塊角,練地紮上的傷口。
「剩下的全是百姓,沒有戰鬥力,留在此地也幫不上忙。」白毦兵首領正說道:「再說了,你二人已重傷,難以再戰,就算留下來也幫不上忙,只會拖我後!帶上剩下的百姓,將我軍傷員和搬走,別在這裡礙手礙腳!」
白耳兵首領的話非常難聽,諸葛攀和諸葛綽覺到莫大的侮辱,很想與他理論,甚至想與他單挑,可惜失過多,全無力,張口說話也變得非常困難。
白毦兵首領見二人並未打算離開,又說道:「你二人適合行軍布陣,不適合與敵對面廝殺;太子的一萬援兵已到漢城,需要你們前去領兵,明白?」
「太子?太子怎會來到漢中?」
「沒空跟你們廢話!立刻帶上百姓,退往樂城!別在這裡礙手礙腳!」白毦兵首領說罷,檢查完自己的長短兵,大手一揮,幾人往石泉方向大步而去。
「堂兄,祖父病重,陛下令他撤往漢中之時,令父親暫掌兵權,莫非……莫非陛下讓太子掛帥關中?」諸葛綽不可置信地說道:「太子……太子年,豈能統領大軍?」
「堂弟,白毦兵皆在暗中保護陛下,他們能到此,必是隨太子前來;太子剛剛年,但你可不能小瞧太子!」諸葛樊正說道:「去年的柴桑一戰,呂據、劉纂等人大敗遭擒,這場仗由陛下親自指揮,但幕後的策劃者卻是太子!」
「對啊!你不說我還忘了!」諸葛綽興地猛拍大,卻拍在自己的傷口上,疼得齜牙咧,咬著牙欣喜地說道:「若是太子前來,鍾會和堂弟應該也會跟隨!這二人年紀雖輕,謀略卻深不可測,就連祖父也自嘆不如!有這二人在漢中,必能挽回我軍的頹勢!」
「罷了,咱們還是去樂城!」諸葛攀強撐著站起,怏怏地說道:「正如那個白毦兵所說,咱倆的武藝太差,留在此地,只會給人添!」
「樂城?為何不是赤板圍和黃金圍?」諸葛綽奇怪地問道:「若咱們在樂城敵,這就放棄了一百多里的險要山谷!太子才帶來一萬兵馬,魏軍卻隨時可以增兵,這究竟是何用意?就算敵深,至得有殲敵之兵吧?」
「若要與敵廝殺,咱沒那武藝;若要運籌帷幄,咱沒那謀略;咱倆只適合簡單的行軍布陣!」諸葛攀苦笑道,仍沒忘記白毦兵對自己的侮:「既然太子能派白毦兵到此,退往樂城必是太子的意思,咱倆奉命而行即可。」
「也對,謀略上的事咱倆不懂,到了樂城,一問便知!」諸葛綽說罷,對剩餘的四百個百姓說道:「大家都來幫幫忙,速速打掃戰場,兵退樂城!」。
自帶福運的相府千金寧芝穿成了七零年的小可憐,帶領養父母一家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 (古穿今,團寵,青梅竹馬)
職場女強穿越古代努力進城生活 第一卷分家記 雉水縣高莊村住著李高地一家人。李高地有李滿囤、李滿倉、李滿園三個兒子。兒子們大了,李高地為了孫子的前途,決定分家。結果分家后,李高地忽然發現事情似乎和他想的不一樣––三個兒子各自奔著自己的前程,呼嘯而去。 預收文:穿越之大男人不好做 預收文案: “做人難,做女人難,做名女人難上加難”這句話曾是現代文藝女青年趙任怡的口頭禪。 在被穿越大神變性成國公府嫡次子后趙任怡方才知道當年的自己真的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內容標簽:性別轉換宮廷侯爵...
死在喪屍潮裡的蘇袂,被孩子的哭聲吵醒,甫一睜眼,便被人遞來了枚軍功章和一聲沉痛的「節哀! ” 在黃沙漫天的末世吃了霉變食物多年的蘇袂,乍然看到漫山的青綠,清澈流淌的溪流,和隔壁海島墾荒隊不時送來的魚蝦、黑山羊、海鴨蛋,覺得遵守原主留下的遺願,幫她養大兩個孩子不要太值! 趙恪帶著戰友的軍功章從邊境浴血歸來,收到妻子從瀘市發來的一封離婚電報。 帶著疑惑回家,往日溫柔善良的妻子,陡然變了模樣。 辦理了離婚手續,背著被人打瘸了右腿的長子,抱著剛滿一歲的次子歸隊...... 趙恪覺得當務之急,他應該先找個保姆。
虞清一陣眩暈后居然穿越到架空古代世界,成了一個馬上要被親爹賣掉的農家女?!同一時間,虞清還被一個名為【拯救戀愛腦】的系統綁定,要求她通過拯救戀愛腦來換取生存時長!而任務的第一個解救對象居然是她的母親!虞清一點點給自己母親樹立正確的觀念,帶她賺錢學習,幫助她找到自己的價值。 做飾品開商鋪,建學堂,研發衛生巾,開女人街,建婦聯,一不小心就成為了女人心中的偶像,成了妥妥的婦女平權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