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244章 將門有后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244章 將門有后

前幾日,劉閃、關索、蔣舒等人在沙羨城西門的江邊,當著眾人的面大張旗鼓地登船,然後逆行一百餘里至岳,其間有多條吳國商船一路尾隨。

劉閃和幾名大將都離開了沙羨,但陸遜並未派兵前來攻打,甚至沒有一兵一卒離開夏口半步。

江夏郡是揚州的最後一道屏障,陸遜和諸葛謹相信,永安上游的近千條蜀軍戰船隨時可能順江而下,他們再不敢有半點的馬虎大意,死守城池的決心非常堅定,這正是劉閃希看到的。

也正因為如此,劉閃才敢放心大膽地前往庭湖遊玩。由於沙羨城中只有一萬多兵馬,陸遜把夏口防地滴水不,劉閃要做的只能是等待,等待姜維攻克襄出大軍,再大舉東進伐吳。

三日之後,船隊返航沙羨而去。

關索被請到龍船后倒頭便睡,卻被向寵和蔣舒生生地拉起來。

「關將軍,起來喝酒啦!」

「關將軍,你起來!走幾步!本將看看你的兩否?」

「關將軍,陸遜在城外等你單挑哦!」

「關將軍,若是還沒玩夠,要不要再向陛下告假3天?四位夫人都在長沙呢,可隨隨到哦!」

「關將軍,不是兄弟想說你!你跟幾位夫人多日不曾相聚,應該好好珍惜,幹嘛還去學游泳呢?咱還要在沙羨駐紮很久,你隨時都能學嘛!」

「臥槽!陛下快看!關將軍這也太牛了!他坐著也能睡!」

Advertisement

劉閃靠近看了看,只見關索一臉煞白,暗嘆自己是不是玩得太過火了,於是讓他們不再打擾。

幾名宿衛兵將關索扶艙中休息,劉閃著另一條船問道:「向將軍,不敢出汗那小子況如何?」

「陛下,可能大將軍說得對,這小子城府很深,從不喜形於,給他兄弟二人安排的住所、膳食從不表達意見,對所有的事都漠不關心,自回沙羨之後,他幾乎就沒跟人說過話。」

向寵說完后,蔣舒補充道:「陛下,這次游湖,他兄弟二人一直呆在艙中,從未出來過。」

「唉!或許朕太心急了!」劉閃嘆道:「現在他二人年齡尚,突然就被我擄來,他只能把敵意和抵緒藏在心底;只要他二人不出沙羨城,想去哪就去哪,想要什麼都盡量滿足,不要過多干涉。」

劉閃說罷,後方駛來一條斥侯快船,輕易地超至龍船的前方又迅速返回,或許是確認了劉閃正在船上,於是趕靠上來,送上兩封奏表和一個大包裹。

這個大包裹特別引人注目,劉閃將其打開之後才發現,裡面是二百多張任命員奏表。

劉閃開啟了「啟用普通百姓為」的先河,丞相蔣琬則更有魄力,他迅速任命了二百多人為縣治所的員,也將原來縣級治所中優秀的人才提拔為郡守,這些都需要劉閃加蓋玉璽確認。

或許正是有了這個大包裹,才有了其他兩份奏表。

第一封奏表來自建寧郡郡守李,他請求卸任郡守之職,希能領兵出征。

第二封奏表是梓潼郡守馬承、安平王妃馬氏、趙廣和趙統之母馬雲祿的聯名書信,他們希馬承能卸任郡守之職並領兵征戰沙場。

劉閃對李並不陌生,他是前安漢將軍、建寧郡守李恢之子,關銀屏之夫;諸葛丞相領兵前往南中平叛時,李、關索、關銀屏三人被任命為先鋒,這三人領著兵馬從建寧出發,一直打到盤江之西,並且攻下了俞元,為南中平叛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次的叛平定后,諸葛亮很快回師北伐,李和關銀屏夫婦就留在了南中。在這之後,李一直擔任建寧郡郡守之職,他教化一方,備當地百姓戴,關索、關銀屏則先後跟隨大將軍或劉閃征戰四方。

讀完書信后,劉閃這才知道馬承是前驃騎將軍馬超之子,現年29歲,現任奉義將軍、梓潼郡郡守。

建興13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馬承曾領一軍協助馬岱敵,但很快就被諸葛亮調往梓潼郡任郡守之職。

大漢曾經的五虎上將中,黃忠將軍之子黃敘早卒,使得黃忠將軍再無後人。但是,趙雲、馬超、張飛、關羽這四位將軍都有後代。

其中,張苞、關興二將一度被稱為「小關張」,這二人協助諸葛亮北伐多有戰功。百姓自發在定軍山修建的諸葛亮紀念祠堂中,護佑在諸葛亮兩側的二將正是關興和張苞。由此可見,這二位英雄後人的功績早就被百姓們廣為傳誦。

在劉閃看來,關興、張苞這兩位英雄後人的早卒使得諸葛亮悲痛不已,或許是諸葛亮不忍忠良絕後,他故意將趙廣、趙統、關索、關銀屏、張紹以及馬承等人「雪藏」起來。

歷史上,自張苞逝世后的幾次北伐,以及大將軍姜維的多次北伐中,這些英雄的後人從未出現在戰場上。史上唯一有記載的,就是公元263年鄧艾、鍾會伐蜀時,諸葛瞻、諸葛尚、張遵、關索、鮑三娘等人誓死抵抗,最終全部殉國的壯舉。

馬超,或許被人認為是一個「坑爹」的傢伙,先皇劉備稱帝之後封其為「驃騎將軍」,其兒也嫁給安平王劉理,但馬超幾乎沒有獲得過重用,史上也有他後人的記載,這確實是一種憾。

如今,早卒的張苞將軍有子張遵,關興將軍有子關統、關彝;「關、張、趙」三位將軍的後人正在沙場建功;馬超、李恢將軍的後人也在上表請戰,這些都讓劉閃到莫大的欣

劉閃考慮到很快就面臨與吳國的決戰,在這之後北伐曹魏時,需要從漢中、荊州兩路出兵,甚至會從合方向再出一軍,這需要大量的將才,劉閃毫不猶豫地同意了馬、李二人請戰的請求。

回到沙羨后,劉閃結合幾名信使送來的報,將姜維新的兵馬分佈畫圖稿,再喚來劉璿,試圖分析姜維下一步的部署,卻完全看不明白他的計劃。

姜維屯於谷的兵馬在往夏口方向移,襄南門的隘口至谷之間,並無一兵一卒駐紮或阻截。

在這遼闊的平原上,微小的兵馬調也很難瞞過敵軍的哨探,鄰魏軍大寨的邔縣仍舊只駐有3千兵馬;劉閃始終想不明白,姜維如何才能出並殲滅襄城中的魏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