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240章 要酒不要命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240章 要酒不要命

從細作報來的報來看,永安的上游的800多條戰船正在準備東進,蜀軍在3日止永安城的商船離開,說明蜀軍的大舉東進必在3日之

陸遜、諸葛謹率吳軍主力匆忙退回夏口,集結各式戰船一千多條,做出了死守夏口的準備。

然而,陸遜足足等了5日,永安城中的細作卻沒有見到一條戰船沿江而下。陸遜和諸葛謹都知道,自己又中了姜維之計,錯失了圍死樊城蜀軍的大好機會。

現在的吳軍再也不敢輕易北上,因為吳軍主力退走之時,張翼、鄧芝二將領著2萬大軍做出追擊之勢,他們擊退斷後的小吳軍后,將大軍屯於夏口以西的石(后稱漢,今蔡甸一帶),與呂據的大寨距離不足10里。

前幾日,由於吳軍兵進江陵和邔縣,本來在荊門、臨沮一線屯田,沒來得及轉移的2萬吳軍俘虜被陸遜救走,劉閃得知此事後,有種丟了一個億的覺。

這2萬兵馬再次加吳軍的隊伍,使得吳軍的數量已經擴至13萬之多。或許姜維和劉閃都沒料到,朱然和全琮狼狽退回夏口之後,手握重兵的陸遜和諸葛謹卻調整了戰略。

陸遜將8萬大軍分屯於夏口的周邊,再集結1千條戰船於夏口,做好了「戰至一兵一卒,死守夏口」的準備;除此之外,諸葛謹率5萬大軍退至下雉一線駐防,屯重兵於富池口,這是吳國在荊州的最後一道防線。

吳軍能有這樣的調整,必是因為永安上游的戰船。陸遜知道,即使這批戰船3日不來,或許5日,10日就會來。哪怕他們幾個月後才來,陸遜也得隨時做好應戰,將其堵在夏口上游的準備。

Advertisement

蜀軍方面,本來在嘉魚、圻一線有5萬大軍,自吳懿將軍兵敗之後,這一線僅有沙羨城中的一萬七千兵馬,另有兩千駐於岳

江陵和樊城一線本有13萬大軍,經過邔縣和樊城外的一戰,共計損失了1萬餘人。

如果兩線的兵馬合二為一,蜀軍尚有14萬之多,另有6千名騎手和1萬匹戰馬。這點兵力單獨與魏國或吳國作戰,基本是勢均力敵之勢,劉閃和姜維都有勝算,但要兩線作戰就捉襟見肘。

由於春末的那場瘴疫,使得蜀中各地的收大幅減,劉閃不敢輕易徵兵,仍舊選擇了拖住吳軍的戰略。這仍是「以時間換空間」的戰略,等待姜維攻克襄之後再集重兵與吳國決戰。

前幾日樊城西面的一戰,劉閃明顯覺到樊城一線將才不足,他回到沙羨之後,據吳軍的兵馬部署,及時調整了自己的防重點。

劉閃令廖化、高翔引一軍北上樊城,確保樊城周邊仍有5萬步卒;令梁緒、梁虔二將引兵5千屯於邔縣;令張嶷、傅僉領兵3萬屯駐江陵,負責江陵的防務和糧草運輸。

與以前不同的是,劉閃放棄了竟陵的防守,改為重兵近夏口:除張翼、鄧芝二將屯兵2萬於石之外,另有句扶、李歆二將領兵2萬屯於石以北的漢水岸邊。

這4萬兵馬既可阻止吳軍沿漢水而上,又時刻威脅著夏口,想必陸遜不敢輕舉妄

劉閃仍舊保持著沙羨的一萬七千兵馬,他親自駐於沙羨,每日都在城頭走,吸引吳軍哨探的注意,試探陸遜堅守夏口的決心。

「陛下,如果不撤走沙羨城外的戰船,吳軍不敢來攻城吧?」

「是麼?」劉閃站在城上,左手攬著貂蟬,右手攬著張貴人,著江面漫不經心地問道。

「陛下,這麼多戰船雲集在沙羨,陸遜吃了豹子膽也不敢派兵來攻!」

「那……那就傳令,將戰船撤回岳。」

劉閃說罷,關索欣喜地去傳令,蔣舒卻說道:「陛下,若是撤走戰船,陸遜領兵來攻,沙羨恐怕難以守住。陸遜在夏口有8萬大軍,不可輕敵啊!」

「放心,陸遜不會來!朕不過想讓關將軍安靜點罷了。他整日都嚷著要出戰,朕不想讓他失而已。」

蔣舒不再說話,劉閃見他神有些複雜,於是問道:「蔣將軍,你有事要稟報?」

劉閃追問之下,蔣舒這才吱吱唔唔地說出他與關索打賭之事。

自陸遜被嚇回夏口之後,劉閃略微調整了部署,蔣舒認為陸遜必會死守夏口,再也不會輕易出城,關索則不認同,他認為自己可以引陸遜出城。

二人的賭注本來只是一壇酒,豈知關索的好勝心太強,他千方百計想陸遜出城,甚至不惜慫恿劉閃調離城外的戰船。蔣舒見關索玩得太過份,這才表達出自己的擔心。

劉閃的本意是將陸遜拖在夏口,陸遜能主在城中堅守是最好的結果。得知二人在打賭之後,劉閃也想看看陸遜堅守的決心,於是笑道:「蔣將軍勿慮,你贏定了!陸遜絕不會出城!」

劉閃說罷,蔣舒面,劉閃又添鹽加醋地說道:「你告訴關將軍,不論他用什麼辦法,只要他能陸遜出城,朕再給他加一壇!」

蔣舒欣喜地領命而去,又有一名信使來到城頭,送來一份蔣琬的奏表。

劉閃很不喜歡呆在宮裡整日理奏表,自從開始駕親征之後,這項討厭又繁瑣的工作便落在蔣琬的肩上;朝中大多數的事蔣琬可自行決定,個別「大事」蔣琬不敢擅自做主,仍需請示劉閃。

去年,首批完大學課程的高齡學生被分往各郡縣,經過半年多的「實習」,他們已經備獨立理政務的能力,蔣琬上表詢問下一步的安排。

這個時代的員多是採用「舉孝廉」的方式選拔,朝中大臣也經常推薦自己的門客,並沒有直接任用普通的百姓為的先例。

在劉閃看來,縣級治所員的政務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登記人口、徵收賦稅、發放農、分撥土地等簡單的文書工作,當然,「縣令」還會兼任法的工作,理百姓間的糾紛。

考慮到這些工作都有法典可依,幾乎能識字的人都能勝任,加之首批畢業的百姓已經經過「實習」,當地的員對其能力也有充分的肯定,劉閃未作猶豫,大筆一揮,開啟了任用普通百姓為的先例。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蔣舒驚慌失措地登上城頭,這距離他離開還不到半個時辰。

「何事如此慌張?」劉閃問道。

「陛下,關將軍剛剛引兵渡過長江,他要到夏口城下去挑釁吳軍!」

「這有何大驚小怪的?咱不是經常去吳軍的城下挑釁嘛?」劉閃滿不在乎地說道。

「陛下,這次不同!與往日不同!」

「哦?有何不同?」

「關將軍只帶了一屯兵馬!」

「屯?」劉閃不太悉這個單位,默默地計算著,片刻之後大吼道:「臥槽!他瘋了嗎?一個屯?他才帶去100兵馬?為了贏兩壇酒,命都不要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