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225章 兩個毛孩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225章 兩個毛孩

諸葛謹在沙羨、圻二城的外圍布下多座營寨,日夜不停地攻打這二城,也用了許多辦法使城中兵馬出城,奈何城中的蜀軍守將鐵了心堅守城池,諸葛謹攻城一月仍不能克。

1萬騎兵殺到圻時,騎手扔出大量的燃燒彈和帶索的鐵鉤,摧枯拉朽地就將城外的吳軍營寨攻破,潘濬、呂岱領著兵馬狼狽往斧頭湖方向逃去。

這些騎兵可能是擔心陷沼澤,他們並未追趕,而是護送城中僅剩的9千步卒和1千多傷兵前往沙羨城中。

沙羨城外,將城池三面圍住的吳兵也擋不住騎兵攜帶的燃燒彈和鐵鉤,寨欄被推倒的同時,丁奉、劉纂二將早早地帶著兵馬逃走,騎兵部隊仍未追趕。

「沙羨、圻二城的城外只有1萬吳軍?一共才1萬吳軍?這怎麼可能?關索實在難以相信。」

關索從趙廣口中得知吳軍在城外的部署,懊惱地猛敲自己的腦袋:這一個多月以來,吳軍每日都到城下辱罵挑釁,每隔一兩日就會列陣攻城,原來是在虛張聲勢!

關索心裡憋屈到了極點,他擔心吳軍勢大,整日都躲在城中,整天被吳軍在城下辱罵。關索若是早知道這些,可能在一個月之前就率兵出城,將城外的吳軍殺個片甲不留。

圻城而來的步卒、傷兵和所有的軍資全部城,此時的沙羨城中已經集結了一萬七千步卒。

趙廣、俄何、燒戈依照劉閃的指示,領著6千騎返回岳,在魏容、魏昌的戰船的幫助下渡至長江北岸;另外的4千騎則留在沙羨,與原有的1千騎合併之後駐於城中,由關銀屏、夏侯霸二將統領。

Advertisement

6千騎兵過江之後,他們並沒有立刻北上樊城,而是在竟陵、揚水、枝江各橫衝直撞,推倒了江陵、竟陵城外的多座吳軍營寨,耀武揚威地將這一帶的吳軍恐嚇了一番,這才匆匆往邔縣方向而去。

大漢鐵騎的突然出現,暴了吳軍在長江以東集結重兵圍攻沙羨、圻的假象,也讓吳軍在沔、竟陵一線的集結被姜維所知。

由於這支騎兵已經北上樊城,陸遜便不再瞞自己的作戰意圖,他將6萬步卒屯於江陵的周邊;以3萬步卒屯於揚水兩岸,阻斷江陵與竟陵之間的資運輸;再以2萬步卒迅速北上,威脅姜維通往樊城的資中轉重地:邔縣。

長江以東,虛張聲勢的潘濬、呂岱、丁奉、劉纂四將領著1萬兵馬退至富池口下寨,預防沙羨的蜀軍威脅自己的大後方。

關索憋屈地呆在沙羨城中一個多月,得知吳軍的真實兵力之後,他殺氣騰騰地領著1萬步卒和5千騎兵直奔富池口。

關索盤算著,縱然自己攻寨不下,他也要在寨外罵上一個月,唯有這樣,他心頭的怒氣才能稍稍削減一些。

就在前幾日,陸遜的兵馬部署暴以前,姜維已經嗅到一危險的氣息。

姜維毅然棄守了枝江,將駐守此城的傅僉和5千兵馬調至邔縣,同時將樊城的兵馬分出5千至邔縣協防。這兩路兵馬與梁緒、梁虔原有的2千兵馬匯合之後,應該可以保證樊城糧道的安全。

分出5千兵馬後,襄北的樊城就只剩5萬步卒,在周邊10萬魏軍的重下,5萬兵馬守住樊城和襄西門的大寨絕無問題;若要北進或東進則捉襟見肘,很難在短時間給予滿寵足夠的力,短期很難將他的5萬大軍出襄城。

姜維正在想盡辦法引滿寵出城時,南門傳來了騎兵部隊來援的消息。

姜維立刻趕到南門,只見漢水上的木筏往來不止,一匹又一匹的戰馬和騎手經水路運來,先頭的幾百騎已經進城中。

姜維欣喜的同時卻有更大的疑:這支騎兵集結之後,陛下讓他們來援樊城,為何沒讓他們去支援江陵和竟陵?

由於長江一線戰事失利,拖住吳軍主力的計劃已經破產,吳國的大軍正在威脅自己的後方,難道陛下還不知道江陵、竟陵已被吳軍重兵圍困?

半夜時分,一名死士悄悄潛樊城,告訴姜維兩件絕報:

當年的長坂坡之戰中,確實有兩位長公主被魏將曹純所擒,曹當時將二人賜予曹純。不過,曹純在長坂坡之戰後的第2年就病逝,細作仍在全力追查兩位長公主的下落;

穎川郡的死士已經找到那兩個孩子,此刻他們正在鄧縣西北10里位置潛伏,因魏軍重重圍城,暫時無法將其送樊城。

這名死士所說的那兩個孩子是鍾毓和鍾會。姜維不知道陛下為何要找到這兩個孩子,劉閃從未明示,姜維也從沒相問。

姜維只知道,這兩個小孩的父親名鍾繇。自曹丕篡位后,鍾繇歷任魏國的廷尉、太尉、太傅等職,曹丕在位時,鍾繇與華歆、王朗並稱為魏國「三公」。不過,鍾繇在7年前就已經過世。

由於有了騎兵來援,現在的姜維真是瞌睡遇上了枕頭。

如果僅僅用步卒前去接應,很難衝破魏軍在外圍的阻截,要將這兩個孩帶回樊城並不容易,眼下6千大漢鐵騎來援,要衝破城外的封鎖就易如反掌。

姜維擔心夜長夢多,他不敢等到天明,於是令300騎立刻出發,在死士的引領下衝破魏軍的阻截,儘快將那兩個孩帶回樊城。

300騎輕易穿過魏軍營寨間的空隙,順便用鐵鉤推倒了一座魏軍的營寨,待魏軍的弓箭手反應過來時,這小騎兵已經遠遠地離去。

天微微亮時,這隊騎兵帶著兩個麻袋從鄧縣以北返回,此時,大多數的魏軍仍在營中安睡,他們順手推倒一座魏軍的營寨后揚長而去。

魏軍的弓箭手眼睛,愕然地盯著已經坍塌的寨欄,無不滿臉的茫然。

蜀軍這是在幹嘛?他們輕易地推倒營寨卻不發起衝鋒,這難道是在示威?幾名魏軍的將領百思不解。

「大將軍,那兩個孩已經帶到,請問如何置?」

「好好看住就行。不綁不放,不打不罵,不審不問,好吃好喝,不要恐嚇;待陛下到達沙羨后再送他們過江。」

「大將軍,剛剛北邊有細作來報,魏將曹演率領8千騎兵出,這支部隊正在向函谷關方向進軍,他們會不會西出潼關,威脅雍、涼二州?」張紹問道。

「曹演?魏國獨有的「領軍將軍」?難道魏國的虎豹騎出了?」姜維心頭猛地一凜,隨即肯定地說道:「他們不可能去雍涼二州!以為繞個彎就能瞞過本將軍?休想!」

姜維突然明白了劉閃派騎兵來援的原因,心頭暗嘆:陛下的報為何如此及時?難道魏國的騎兵還未出發時,陛下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