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224章 堅守待變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224章 堅守待變

一個月前,襄

自魏延將大寨遷往襄的西門之後,胡遵、朱靈、郭淮等將領在堅守鄧縣、山都和谷城的同時,屢次派出兵馬攻打魏延的大寨,魏延則按姜維的命令始終堅守寨中。

此時,幾裡外的樊城城上,姜維能清晰地看到魏軍在寨外的兵馬分佈況。有時魏軍攻寨太猛時,姜維便派張紹、文欽引兵去援,擊退魏軍后又迅速撤回城中。

在這個時代,就算擁有大批攻城材,也擁有炸彈和燃燒彈的蜀軍尚且攻城、攻寨不易,若蜀軍鐵了心堅守不出,魏軍很難攻下樊城和魏延的大寨。

城的西側,是荊山余脈的眾多群山,靠近襄城的主要有牛山、側家山和旗山。其中,旗山已經延至襄的南門,它與大洪山余脈的尖山著襄的南大門,形一道十餘里長的狹窄通道;尖山的東側是峴山,峴山的東側就是襄城的東門和漢水。

魏延的大寨就扎在牛山腳下的平坦地帶。

經過多日的防守和不停地擴建,襄城西的蜀軍大寨確實如滿寵所料,魏延通過江上的木筏搭建了浮橋,將漢水南北的兩個營寨連一片,這座大寨從牛山腳下一直延到漢水的北岸。

除此之外,魏延還命人在浮橋西側的江面打下幾百木樁,徹底阻斷了襄城的資運輸通道,就連哨探和信使也難以出,襄城就此淪為一座孤城。

更讓滿寵頭疼的是,魏延派出幾百人的小部隊,從牛山、側家山至旗山開闢出一條小道,蜀軍的哨探已經出現在旗山上,襄城西和城南的兵馬部署全都暴在蜀軍的眼底。

Advertisement

旗山的東北側,靠近襄城南門的地方,偶爾會傳來震天地的炸聲,襄城中和南門營寨中的魏軍皆不知其因,滿寵也百思不解。

幾日後,襄城的西門、南門以及南門的三座營寨中,不時會有巨石落下。直到這時滿寵才發現,旗山的東北角被蜀軍整出一塊平整地帶,魏延竟然在這裡架起2架投石車。

由於距離和山勢的原因,魏延只能架設2架投石車,這對襄城城防的威脅極為有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魏軍的頭上隨時都會有巨石落下,這讓襄城中和城南寨中的魏軍惶惶不安。

兩天後,魏軍似乎發現了蜀軍的規律:他們每次投來巨石前,都會事先吹響號角,讓城中和寨中的魏兵有足夠的時間觀察巨石落下的方位和軌跡,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逃離,因此,魏兵對山上的蜀兵還存有一激。

一個月前,揚水。

唐咨、施績二將按陸遜的指示,每日都會以後寨移至前方的方式替掩護,將南北岸的兩座大寨往江陵方向移3—5里,江陵和竟陵城的守將按姜維的命令對其不管不顧。

經過多日的移,這兩座營寨已經出現在江陵的城南、城東10里位置。城中守將張嶷倒還沉得住氣,他遵守姜維的指示按兵不,只是讓句扶、李歆二將出北門,送了一批資前往邔縣。

句扶和李歆返回時已是次日傍晚,吳軍的兩座營寨已經近到江陵城外5里。

「張將軍,吳兵也太咄咄人了!大將軍還不讓我等出戰嗎?」句扶憤恨地問道。

「大將軍嚴我等出戰,他說固守待變!」張嶷不不慢地說道,他畢竟跟隨諸葛丞相北伐多年,也曾獨自領兵前往南中平,算得上久經戰陣,肯定比句扶和李歆更沉得住氣。

「張將軍,我軍在長江以東戰事失利,關將軍和高將軍他們自難保,這……還能怎麼變?」

「是啊,張將軍,若陸遜和諸葛謹來,會有更多的吳兵圍困江陵和竟陵,等到那時候……唉……」

「二位將軍不必急躁!吳軍不是只圍了東門和南門嗎?我軍的資仍可從北門運往邔縣,漢水一線也暢通無阻,大將軍和魏將軍已經在襄北站穩腳跟,我等又何需憂慮?」

「張將軍,這話是沒錯!但是,等到吳軍在江陵城外站穩腳跟,我等如何能運糧出城?要不晚上我領一軍去襲吳軍大寨,將其趕出江陵!」

「不行!陸遜狡詐多變,若出城與之戰,必中他的詭計!我等還是依大將軍之令,堅守城中更為妥當!」

「唉!這得等到何時?昨夜不是有探馬來報,說吳軍又在竟陵下游登岸,又有2萬吳軍往江陵而來!若陸遜繼續增兵,江陵必危!」

「江陵城池堅固,我等有5萬兵馬在手,縱有10萬吳軍也難以攻破;況且這江陵城是我十萬大軍的糧倉,城中糧草充足,至咱們不死,二位將軍又在擔心什麼呢?」

「這……呃……張將軍,末將就是看城外的吳軍不順眼……嘿嘿……」

「既然如此,那就堅守城池,不得再提出戰之事!」

長江之上。

幾條艨艟鬥艦順水而下。

妃,這會兒好些了吧?」劉閃關切地問道。

「陛下勿慮,臣妾已經好多了!」

「再堅持幾日吧,等到過了信陵就會好些了!」

此次駕親征並無大軍隨行,劉閃只帶了200名宿衛兵。劉閃本來只想帶貂蟬一人,經不住張貴人的泡,他心頭一,還是將張貴人一同帶來,同時也帶著13歲的長子劉璿前來歷練。

劉閃出都后一路東行,經過5日的急行終於趕到東郡的羊渠;由於長江中上游已被蜀軍所控制,劉閃便放棄了難行的陸路,在羊渠登船后順著長江一路往東。

由於羊渠、永安直至秭歸一線彎多水急,從未乘過船的張貴人和劉璿昏船非常歷害。劉璿很快就適應了戰船的顛簸,他整日站在船頭欣賞著長江沿線的景。

張貴人上船已經大半天了,仍然覺頭昏腦漲,幾乎吃什麼就吐什麼,只能量地喝點清水保持力。不過現在已經適應了一點,劉閃見張貴人氣好了許多,又來到船頭。

「陛下,此行真的要去沙羨?是否讓馬忠將軍領兵來援?」向寵問道。

「九真、日南還有10萬吳軍的降卒在屯田,那裡人心不穩,馬忠和霍弋二位將軍不可輕!」

「可是……沙羨和圻二城不足2萬兵馬,陛下前往沙羨,恐有不妥吧?要不改去江陵,或是公安?」

「向將軍勿慮,朕已經讓趙廣和夏侯霸將軍來援。」

「末將差點忘了!長沙和桂還有7千大漢鐵騎!」向寵欣喜地說道。

「沒錯!朕已令關銀屏將軍的3千騎,以及趙將軍和夏侯將軍的7千騎北上樊城,估計此刻已經過江,或許已經到了江陵。」

「北上?」向寵疑地問道:「陛下,這1萬騎兵是往北上?他們去了樊城?不是去往沙羨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