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223章 挑戰儒家禮制(2)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223章 挑戰儒家禮制(2)

「陛下!甘陵王劉永、安平王劉理表面上被削去了王爵,但這二人並未上印璽,他們仍是王侯!即是王侯,就更當以作則,嚴守孝道!」

「陛下!我大漢君臣以忠孝為立之本,甘陵王和安平王為王侯卻不在家守孝,此乃不孝之舉,必須嚴懲,以儆效尤!」

「陛下!之於父母;父母去逝,兒子守孝,此乃天經地義!今,吳太后剛剛陵,甘陵王和安平王就急著返回趾郡,如此不孝之徒,敗壞綱常人倫,必為天地所不容,請陛下明斷!」

「陛下,今吳太后骨未寒,其子甘陵王和安平王理應在家守孝3年,請陛下……」

「朕,已令甘陵王和安平王「移孝於忠」,此事無需再提!」劉閃淡淡地說道。

此時朝中以及各郡縣正缺人手,劉閃暫時還不想因為禮制的原因與眾臣不睦,他仍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陛下,甘陵王和安平王並非戍邊的大將,此二人的「移孝於忠」並不符合禮制!俯陛下明斷!」

「鹽業的開採經營至關重要,它關係著每一個大漢百姓的基本生活,也關係著每一個戍邊將士的生命!另外,趾、合浦二郡的鹽田也在通過貿易為我國換回更多的糧食,這些都是利國利民的大事!鹽田的開採,朕極為重視,朕命他二人前往趾、合浦二郡開採鹽田,為何就不算「移孝於忠」?」

Advertisement

「陛下,大將戍邊是因為無人可替,而鹽田開採世人皆可為之,並非無可替代!以此「移孝於忠」,恐難以讓文武百信服,我大漢以忠孝……」

「罷了!」劉閃不悅地打斷譙周的話:「朕想問問譙大夫,何以為「孝」?」

「陛下,孝乃五德之首,百善之先;史上,有王祥為繼母「臥冰求鯉」,有郯子「鹿奉親」,有南齊高士庾黔婁「嘗糞憂心」,有曾參「嚙指痛心」,先漢亦有文帝侍母「目不睫,不解帶,親嘗湯藥」,如此種種,皆可為孝,亦為我等仰之楷模!」

「譙大夫,你說得極好!」劉閃將譙周讚賞一番,但話鋒突然一轉:「譙大夫,你引舉的這些,皆是父母生前的種種孝道,可有一例是父母死後在家守孝?」

譙周一時語塞,劉閃繼續說道:「若有一窮人,父親去逝,母親尚在,此時他該以何為孝?他應該在在家守孝3年死母親?還是「不孝」地去磚窯做工贍養母親?若你譙大夫遇上此事,又當何?」

譙周正想說話,蔣琬悄悄地拉了拉他的襟,劉閃接著說道:「在朕看來,父母賜予我生命,哺育我長,親恩大過於天,孝順父母乃天經地義,無可辯駁!然,孝應當有合理的方式,正所謂「生前一碗飯,勝過死後千日孝」,「孝」應該現在父母的生前,而不是死後裝模作樣地守孝3年!」

劉閃的話說得很大聲,他的意思也很明確,可以說全盤否定了持續幾百年的「三年守孝」禮制,驚得眾臣半天也不敢說話。

蔣琬、尹默、郭攸之、孟、孫玄等人全都聽出了劉閃的弦外之音,他們並沒有完全認可劉閃的話,卻保持著沉默,不再提彈劾之事。

「陛下之言,臣不敢茍同!」譙周繼續反駁道:「人生於天地之間,忠孝為立之本,父母亡故而不守孝者,這與畜牲又有何異?世上只有畜牲才不守孝!如此不孝者,何以為人?何以為?」

劉閃環視眾臣,似乎只有譙周一人食古不化,或是只有他一人敢公開表示反對,如此頑固不化的「逆臣」,劉閃真想將其一劍刺死。

劉閃了幾下,強忍著怒火問道:「吳太后並非朕的生母,但仍是朕的母后,按譙大夫所說,朕也應當放下軍國大事,窩在家裡守孝三年?」

「陛下日理萬機,領我大漢將士開疆拓土,自然不能跟常人相提並論;甘陵王和安平王為王侯,理當遵從禮制,帶頭守孝,以為天下之楷模!」

「朕在懷疑,是不是甘陵王、安平王開採的食鹽太多,價格太低!是不是你譙大夫吃鹽吃得太飽了!」劉閃厲聲喝道,驚得眾臣一陣哆嗦,劉閃突然又心平氣和地問道:「譙大夫,令尊亡故后,你在家守孝多久?」

譙周不明白劉閃的意思,如實回道:「回陛下,臣遵禮制,曾在家守孝3年!」

「你才守孝3年?朕聽說魏國有人守孝長達9年之久!以此看來,譙大夫之孝心是否不夠真誠?」

「陛下,臣遵禮制……」

「不錯!譙大夫確實是一個孝子!不過,你為大夫,守孝3年遠遠不夠!朕特準你回家,再為亡父守孝300年!朕會讓史史冊,以表譙大夫忠孝之心,你看如何?」

「陛下!微臣惶恐……吳太后骨未寒……」

骨未寒?難道刨開陵墓看過?難道難道你親手過?」劉閃站起大喝道。

或許在眾臣看來,劉閃能說出這樣的話,這已經是天大的不孝,不過,劉閃並不在乎。

「陛下!「三年守孝」的禮制源自商周,我大漢武帝將其遵為「孝」之本,切不可因一時之氣而搖,臣懇請陛下三思!請陛下三思!」

「朕已經說過:父母生前一碗飯,勝過死後千日孝!父母生前,為子者盡心儘力地贍養,這便是最大的「孝」!」劉閃突然提高嗓音說道:「宿衛兵何在?」

「末將在!」幾名宿衛兵立刻仗劍上殿。

「朕,念譙大夫之孝心,特準其回老家為父親守孝300年!此種壯舉,殿上的史立刻載史冊!你等立刻將譙大夫送回老家守孝,不得有誤!」

「末將遵令!」

幾名宿衛兵將驚魂未定的譙周架出殿外,劉閃繼續說道:「還有誰想回家守孝300年?朕準了便是!朕讓宿衛兵全程護送,並讓史史冊,以供後人萬世敬仰!」

劉閃見無人再敢出聲,於是坐下后平靜地說道:「剛才說過的話,朕再重複一遍,也請殿上的史記下每一個字:父母賜予我生命,哺育我長,親恩大過於天,孝順父母天經地義!但是,「孝」應該現在父母的生前,而不是死後裝模作樣地守孝3年!

「想必眾卿早就知道了,長江一線戰事不利,我大漢的車騎將軍吳懿戰死沙場,現在的大將軍兩面敵,朕明日就將駕親征!」

殿上雀無聲,劉閃思量片刻后,也做出了一定的妥協:「朕可以接3個月以的居家守孝,若有誰想守孝3年的,不用向朕告假,朕一定批準!另外再賜297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