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211章 新官上任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211章 新官上任

沒有穩定的後方,基本的糧草軍資都難有保障,更不可能有前線的勝仗。

姜維跟隨諸葛丞相北伐時,他就經歷過因為糧草不濟被迫撤軍的無奈。

陛下冒著染上瘴疫的危險,毅然放下長江一線的戰事火速趕回都,眾將在嚴格對兵卒保的同時,也對劉閃的此番舉得淚鼻涕零。

現在的軍中,大家全都認可的,並且對其言聽計從的便是大將軍姜維。在大將軍之下,軍職最高的就是車騎將軍吳懿,除此之外便是前將軍張嶷、后將軍張翼、左將軍魏延。

其中,張嶷、張翼二位將軍是由諸葛丞相親手提拔,吳懿則是遵照諸葛丞相去世前的表加封,這三人在軍中的資歷和威最高。

若要接管長江一線的戰事,姜維最先想到的便是魏延,可惜他的格即孤僻又易衝,姜維經過慎重的思考,最終將目轉向了軍職最高的車騎將軍吳懿。

由於長江一線只有5萬兵馬,縱然有2千騎兵助陣,與吳國的12萬大軍相比還是於劣勢,姜維擔心吳懿勢單力孤,於是讓他的同族兄弟吳班、敦厚純實的廖化與他一同前往,再派出讓吳軍聞風喪膽的猛將關索前去助陣,想來必能萬無一失。

吳懿出發前,姜維一再向吳懿說明長江一線戰事的原則,不外乎一個「佯」字。

所謂的「佯」,自然是指的佯攻,既要做出大舉東進的架勢,又要以「守」為主,將吳國的主力拖在長江一線,使其不敢輕易地從漢水北上。

Advertisement

其實,姜維已經在漢水做好了許多的防範措施:除了守邔縣的梁虔、梁緒二將外,去年搶佔竟陵、阻截諸葛謹的2千步卒仍然駐於竟陵,姜維已令他們在竟陵東北的漢水打下許多木樁,阻止吳軍的戰船北上。

如今,蜀軍的戰船牢牢地守著岳,吳軍的水師很難通過岳再沿長江而上威脅姜維的後方:江陵。

但是,如果竟陵失守,吳軍的戰船就可以運來大批的兵卒,從竟陵沿著揚水往西威脅江陵。

可以說竟陵是姜維保護自己後方的第一道防線,若竟陵失守,吳軍的戰船就可沿漢水而上威脅邔縣,這是通往樊城的唯一運糧通道,所以竟陵絕不能有失。

姜維不得不做出最壞的打算,他令張翼領兵1萬立刻前往竟陵駐防,如果吳懿不能拖住吳軍,至還能保證自己的後方和糧道無憂。

吳懿來到州陵,了解到吳軍的部署后,決定採用避實就虛的戰略:不在吳軍重兵把守的夏口和沙羨多做糾纏,繞過斧頭湖、梁子湖和河涇湖(現稱保安湖),直取吳軍空虛的黃石和下雉,做出兵進柴桑的架勢。

現在的柴桑隸屬吳國揚州的豫章郡,這是吳國名副其實的大後方。由於吳國的重兵屯於前線的江夏郡,整個揚州都極為空虛,若豫章郡被蜀軍的重兵長驅直,就算陸遜和諸葛謹不在意,孫權也會毫不猶豫地令他們撤兵回援。

對於吳懿的計劃,關索表現出很大的顧慮:「吳將軍,我軍要攻取黃石和夏雉,糧草補給卻在江陵,不論水路還是陸路,補給線都長達300餘里,若吳軍掐斷糧道,我軍豈不危矣?」

「關將軍勿慮!我水軍的戰船已經控制著永安至州陵的水道,戰船可順長江而下,補給自然沒問題;就算吳軍戰船來攻,我亦可將糧草在岳提前登岸,再由騎兵協助轉運,自然無憂!」

吳懿解釋一番后,關索仍有顧慮,蔣舒又提出另一個顧慮:「吳將軍,若我大軍繞過梁子湖后,屯於沙羨的諸葛謹佔據圻(今咸寧),我軍的退路和糧道仍有危險,還需謹慎才是!」

「蔣將軍多慮了!」吳懿笑道:「我大軍取黃石和下雉后直撲孫權的老巢,他必會迅速回師救援豫章郡,哪裡還敢在幕阜山下的小城與我糾纏?況且我會在圻先駐一軍,諸葛謹豈能輕易攻下?」

「此計實在冒險,其中的變數太多!」高翔也委婉地表達出反對的意見:「若是這樣,我軍的糧道和戰線拉得太長,還請吳將軍再作斟酌!」

「當年魏將軍曾提過子午谷奇謀,奈何丞相謹慎未能採用,我大將軍大膽用之則見奇效;陸遜和諸葛謹共有12萬大軍,若不出奇兵實在難以取勝;況且我還有2千騎兵,吳軍一見就聞風喪膽,它足以保證我軍的糧道和退路無憂!」

幾位將軍還想說話,卻被吳懿揮手制止,他慷慨地說道:「諸位將軍,自陛下新政以來,我大漢已是國富兵強,當前正是復興漢室的大好良機!陛下尚且駕親征屢挫吳軍,今陛下回了都,我等更當竭盡全力誓死報效,豈能畏首畏尾?」

吳懿說罷,眾將皆熱澎湃,吳懿繼續說道:「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今,本將將親率一支奇兵閃擊黃石、下雉和柴桑。若能功,必解大將軍的漢水之憂,縱然失敗,本將何需馬革裹還?各位將軍鼎力相助!」

眾將皆被吳懿說,很快就制定了這個作戰計劃,吳懿便令戰船將屯於州陵的2萬兵馬運至長江對岸的嘉魚集結,再派出哨探前往黃石和下雉打探報。

經過5天日夜不停的趕路,沿途換了幾百匹馬,劉閃、向寵、貂蟬和從多的宿衛兵終於回到都。

突然襲來的瘴疫,將車水馬龍的都城變得一片凋零,往日人聲鼎沸的麻將館、火鍋店已經多日不曾營業,街邊巷尾的啼哭聲此起彼伏。

百姓們見到劉閃回到都,全都乾眼淚圍了上來,無神的雙眼終於有了些許亮,臉上無不出期待的神,宿衛兵趕一個圈將劉閃護在中間。

「我大漢的百姓們,你們苦了!」劉閃深吸口氣后說道:「魏國打不我大漢,吳國打不我大漢,這小小的瘴疫也打不我大漢!」

「今蜀中遭逢瘴疫,大家並沒有逃走,各地的員沒有逃走,朝中眾臣沒有逃走!朕,也不會逃走!朕,將與大漢的子民在一起!」

「大家要相信咱們的科技局、葯監局,朕向大家保證,我大漢很快就能找到驅逐瘴疫的辦法!瘴疫一日不絕,朕絕不離開都一步!」

「大漢萬年!吾皇萬年!」

「大漢萬年!吾皇萬年!」

百姓齊聲高呼,主讓開一條通道,劉閃卻沒回皇宮,而是往葯監局而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