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天清晨,趙俊臣剛剛起床之后不久,正準備帶著柳子岷與幾位幕僚前往興州同知廳,繼續為百姓們主持公道,就收到了薊鎮總兵張肅的回信。
昨天晚上,薊鎮守軍突然間闖進各大糧行與各糧倉“搜捕”竊賊,就是出于趙俊臣的請求,實際上是為了趁機清興州縉紳們究竟囤積了多糧食。
結果是……僅僅在興州城的各大糧行與各糧倉之中,就囤積著大約八萬石糧食!
而興州城的百姓數量,總計也只有不到十萬人!
這其中還包括了那些涌進城躲避暴的大量郊外百姓!
也就是說,興州縉紳們所囤積的糧食,足以讓興州城全百姓每人皆是分到八斗米有余!
在明朝時期,一石米重量相當于后世的一百五十斤有余,而八斗米就是一百二十斤以上,足夠讓一個尋常百姓存活半年時間。
聽到這個數字之后,趙俊臣不住冷笑,道:“很顯然,興州縉紳在境民發之前就開始囤積糧食了,也早就預謀了民之事,他們就是算準了民發之后興州境會面臨糧荒困境,想要囤積居奇、狠狠撈上一筆,所以才擁有這般驚人的囤糧數量!
還真是朱門酒臭、路有凍死骨,在本閣開設粥棚之前,興州城每天都有百姓死街頭,但縉紳們則是存糧都快要溢出糧倉了!卻依然是貪心不足、屢屢提升糧價……還真是死有余辜!”
李傳文擁有極為富的民政經驗,聞言之后則是緩緩搖頭,并不贊同趙俊臣的說法。
“老夫自從投效閣臣之后,就經常翻閱戶部賬冊,也曾經詳細計算過相關數字,若論人均產糧數量,我大明朝堪稱是歷代之最,如果把所有糧食平均分配給全百姓的話,每個百姓每年都可以分到四到五石之多!
但糧食并不是只有果腹填這一項用途,同時還要用以作為種子、飼料、釀酒、副產等等,皆是消耗,再加上貧富貴賤分配不均、豪門世家的鋪張浪費極為驚人,尋常百姓最多只能留下三四,也就是勉強果腹罷了……
所以,考慮到興州的缺糧現狀,興州縉紳們所囤積的這八萬石糧食,不僅不能算多,反而是還算了!因為這批糧食最終只會售予百姓三四數量!也許,縉紳們就是刻意想要死一批百姓,又或者是想要著一批百姓背井離鄉、淪為流民!”
趙俊臣點頭表示教,但態度則是愈發堅定,道:“李先生所言有理,但這樣一想,興州紳就更加可恨、也更加該死了!而本閣正是深知我朝農政與糧政之弊,才會堅定推行農務改革新政,哪怕是明知道前途阻礙重重,也依然不敢退怯!
一定要限制商賈釀酒!一定要徹查各地縉紳的真實田產!一定要推廣番薯、玉米等的種植,代替飼料與副食消耗!一定要擴大種糧面積,增加糧食供給!否則,若是往后幾年天災人禍稍多一些,整個明朝局勢就會徹底失控,到時候大廈將傾不說,本閣自己也要擔責!”
頓了頓后,趙俊臣轉頭稍稍瞥了柳子岷一眼,繼續說道:“而興州這場變局,雖然是讓本閣猝不及防,但也是一次機會!自從本閣推行農務改革新政以來,就遭到了天下紳或明或暗的抵制,至今也只在山西境稍有進展,而北直隸、山東、陜甘等地則是紛紛遭遇挫折,南方各地更是毫無進展!
但山西被數條山脈分割包圍,向外通不便、對支離破碎,就算是新農政效果顯著,也無法迅速擴散影響,所以本閣才會這般重視興州!這里毗鄰京城,輻遼東、山東等地,又有便利通,往來商隊不斷,若是興州境的新農政效果顯著,就可以迅速擴散影響,與山西相互呼應,引發天下農戶的紛紛效仿,可謂是重中之重!”
柳子岷當然明白趙俊臣這一番話是為了警示自己,連忙是表嚴肅的不斷點頭,表示自己一定會全力以赴。
趙俊臣沒有繼續理會柳子岷,冷冷道:“所以,興州這一局,就算是不折手段,也一定要完勝才行!無論興州縉紳的囤糧究竟是用以何種用途,這批糧食即將是與他們再無關系了!
咱們已經完了布局,所有棋子皆是就位,就等著許慶彥在興州東部完最后一步!本閣也相信許慶彥很快就可以完任務!再等到后天,城百姓紛紛持著憑證搶購低價糧食,咱們就可以趁機全面整治興州紳,一定要讓他們付出慘痛代價才行!”
*
就在興州城暗流涌、大變將至之際,這幾天以來的興州東部,各莊各鄉更是風起云涌、象不斷。
在趙俊臣的鼓之下,那些從山海關返回家鄉的興州東部百姓,很快就行了起來,四聯系同鄉同族,大肆揭縉紳們巧取豪奪的險惡居心,又不斷宣揚趙俊臣的種種承諾,所釀的影響也是越來越大。
按照趙俊臣的承諾,只要興州東部的百姓們愿意聯合起來反抗縉紳、一同前往府告狀,那趙俊臣不僅是愿意站出來為他們做主、幫助他們的守住現有家產,甚至還愿意幫助他們奪回從前被縉紳們所搶走的家產。
這般,不可謂不大。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面對這般利,就算是一向逆來順、老實的普通農戶們,也紛紛忍不住心了。
若是尋常時候,農戶們或許還會心存忌憚,畢竟各鄉各莊的耆老、小地主、族長等等皆是縉紳們的幫兇爪牙,這些人在各鄉各莊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往往只要他們聯合表態之后,農戶們就不敢繼續鬧事了,擔心自己到孤立與排。
雖然有一句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實際上古往今來的“星星之火”數不勝數,只是絕大多數“星星之火”還沒有形燎原之勢,就已經被縉紳階層的幫兇爪牙給順手掐滅了。
若是正常狀況下,就算有人積極鼓農戶們聯合起來反抗,也無法在短時間掀起風浪。
尤其是興州境剛剛結束了一場民,薊鎮守軍在鎮民之際可謂是人頭滾滾,更是進一步嚇住了所有興州百姓。
但這一次的況則是有所不同。
趙俊臣在山海關搭救了上千名興州東部百姓,他們的家鄉位置相對集中,在趙俊臣的鼓之下也皆是相對立場堅定,所以就直接繞過了“星星之火”的階段,很快就變了一朵小火苗、鬧出了大靜,也很快就激起了其他農戶的從眾心理。
最重要的是,趙俊臣還安排了三百名軍將士跟著這些百姓一同返鄉,名義上是為了監視與護送,但實際上就是想要為這些百姓陣與壯膽。
趙俊臣麾下的這些軍將士,皆是天子腳下的銳近衛,又跟著趙俊臣先后經歷了陜甘大捷、遼東之變,一個個皆是見慣了大場面,又豈會把那些窮鄉僻壤的耆老、小地主、族長放在眼里?
所以,看到自己治下的農戶們想要鬧事之后,各鄉各莊的耆老、小地主、族長們原本還以為他們只要像是往常一樣站出來厲聲訓斥幾句、再溫言勸幾句,就可以輕易唬住這些老實的泥子。
誰曾想,他們這一次剛想要站出來表明態度,就讓軍將士們直接摁了下去,他們最多也就是憤怒抗議幾句,但隨著軍將士們紛紛亮出了刀刃,這一點抗議也很快就消失無蹤了。
農戶們失去了耆老、族長、小地主的制之后,也就愈發的無所畏懼,興州東部的各莊各鄉很快就聯合了起來,只是短短的兩三天時間,就已經有三四千名百姓陸續加,可謂是聲勢浩大。
而許慶彥在趙俊臣的指示之下趕到興州東部之后,就發現大批百姓正在軍將士們的組織之下不斷匯聚,準備前往興州城與縉紳們打司。
*
“……目前局勢就是這樣,趙閣臣的計劃非常順利,因為咱們軍同袍們的撐腰壯膽,興州東部的百姓們皆是不再膽怯,紛紛是參與其中,如今正在迅速匯聚,人數也是越來越多,最遲明天下午就可以聚齊數量,然后就可以前往興州城向府狀告縉紳了……”
陶雄乃是一名軍總旗,也是趙俊臣派往興州東部組織百姓鬧事的軍負責人之一,而且他此前還參與了綁架何宇的計劃,親眼目睹了許慶彥與何宇拼命的場景,極為欽佩許慶彥的堅毅果敢,所以當許慶彥抵達興州東部之后,他就主把指揮權讓給了許慶彥,也向許慶彥詳細稟報了興州東部的近況。
聽到陶雄的稟報之后,許慶彥沉片刻,突然道:“不夠!”
“還不夠?已經聚集了三千余百姓,難道這般聲勢還不夠?許爺,您可不知道,想要管理這些百姓有多困難!這般多數量的百姓聚集在一起,一個個皆是仇大苦深、怨氣十足,稍有不慎就要鬧出子,若是還想要聚集更多數量的百姓,咱們就管不過來了……趙閣臣特意吩咐過,咱們這一次行只是為了鬧出聲勢,但絕不能再鬧出民了……”
許慶彥搖頭道:“聲勢與規模已經夠了,但還欠缺一個決定的證據!興州紳膽大妄為,已經徹底激怒了趙閣臣,所以趙閣臣也不再有興趣與他們相互施涉,而是要以雷霆萬鈞之手段徹底整治,興州東部的縉紳以李家為首,也是趙閣臣的首要目標,所以咱們需要尋到一個足夠嚴重的罪行,徹底扣在李家頭上,讓趙閣臣把這個李家趕盡殺絕!”
陶雄忍不住再次提出了質疑,道:“咱們所聚集的這些百姓,曾經皆是遭過李家迫,有些人被奪走了家產,有些人被搶走了妻,還有一些百姓的家人慘死于李家之手,難道這些罪行還不夠份量?”
許慶彥一邊思索一邊搖頭道:“不夠!這些罪行還不夠重,李家還有狡辯機會……但咱們不能留給李家一丁點機會!”
說到這里,許慶彥突然想到了什麼,問道:“附近可有李家宅邸?”
陶雄點頭道:“有!往西十余里的涉鄉之中,就有一李家宅邸。”
“那宅邸有多大?是否有地窖?”
“我也沒有親眼見過,但聽說那宅邸乃是李家祖宅之一,經過了多次擴建,總計擁有三十多間大屋,這般規模的大宅肯定是建有地窖的。”
許慶彥冷笑道:“再問你一事,正在興州東部執行任務的三百位軍將士,總計擁有多弓弩火槍?這些弓弩火槍又可以報廢棄多數量,事后不會讓你們到京營方面的懷疑與追究?”
陶雄大致已經猜到了許慶彥的想法,表微變之后,沉聲答道:“總計擁有十支飛槍銃,手把銃大概有三十余支,長短弓弩加起來也有五十張左右……這段時間以來,我與同袍們一直追隨著趙閣臣,皆是參與了遼東之,也上了幾場戰事,戰場上任何事都會發生,所以就算是報廢棄一半數量的弓弩火槍,也不會到任何追究與懷疑!”
許慶彥惻惻道:“很好,那你就收集一半數量的弓弩火槍,抹掉所有可以證明來歷的相關痕跡,然后就宣稱有人舉報李家私藏弓弩火槍,帶人強行闖進李家祖宅之中,再趁著搜查之際,把那些磨掉痕跡的弓弩火槍皆是丟進李家祖宅的地窖之中!”
雖然已經有所猜測,但陶雄聞言之后依然是目瞪口呆:“這樣也行?手法太糙了吧?”
“栽贓構陷這種事,一向是手法越糙越不容易翻案!更何況……有了這個罪名作為引子,其他事就好辦了!”
……
PS:第一更。
……
一覺醒來,她變成廢材一枚!身上居然有具男屍!哼,想陷害她?!姐是現時代的女法醫,一把手術刀走天下!和我來明的?直接打得你生活不能自理!跟我玩兒陰的?陰得你衣服褲子都穿不穩!某腹黑王爺冷笑,小妞欠調教!"爲了你,我願意用整個天下當嫁妝!"某癡心小正太!等等,他和他是一個人?!誰能告訴我,這是腫麼一回事啊!...
一個有點技能的拽巴女 × 一個總想證明自己不是只適合吃祖蔭的兇巴男~ ****** 燕京蘇家的大姑娘從田莊養完病回府後,似乎跟從前不一樣了,她不僅令頑劣反叛的親弟弟對其俯首貼耳,還使得京城赫赫有名的紈絝秦三爺甘心為其鞍前馬後地跑腿。 與此同時在鎖器一行具有霸主地位的蘇家卻正面臨發家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京城突然間冒出一位號稱“鬼手”的製鎖高手,傳說制出的鎖器比蘇家的鎖具更加複雜精密,已令城中大戶不惜千金上門求鎖,名氣已經直逼當年蘇家的開山祖師爺! 東林衛鎮撫使韓陌有個從小與皇帝同吃同住的父親,打小就在京城橫著走,傳說他插手的事情,說好要在三更辦,就決不留人到五更,朝野上下莫不談“韓”色變。 但韓大人最近也霉運纏身,自從被個丫頭片子害得當街摔了個嘴啃泥,他丟臉丟大發了,還被反扣了一頂構陷朝臣的帽子。所以當再次遇上那臭丫頭時,他怎麼捨得不給她點顏色瞧瞧呢? 只是當他得償所願之後,前去拜請那位名噪京師、但經三請三顧才終於肯施捨一面的“鬼手”出山相助辦案之時,面紗下露出來的那半張臉,看起來怎麼有點眼熟? ? ……
穿越到大宋,我竟然成了西門慶。可以把金蓮娶回家,但是絕對不能被武鬆殺掉!
韓雪晴穿越到古代,成為寧瑾華的王妃,安然病了,韓雪晴是唯一一個能救她的人,生的希望握在她的手里。不過慶幸的是她曾是一名現代的優秀外科醫生,是一個拿著手術刀混飯吃的她在這里一般的傷病都難不到她,只是這個世界不是那般平靜如水,有人在嫉妒她,有人想讓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