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攝政大明 第1381章.布子收官.

《攝政大明》 第1381章.布子收官.

……

……

“即守規矩、也保面……”

返回柳府正堂之后,趙俊臣喃喃自語,思索著德慶皇帝傳達給張肅的這一道口諭。

這句話只有八個字,可謂是沒頭沒尾、語意含糊,但若是為這句話添上主語之后,中深意就非常清楚了,那就是——“即要守住朕的規矩,也要保住朕的面”。

對于德慶皇帝而言,何為規矩?

很顯然,就是武將不可以隨意干預地方民政,但朝廷政令也皆是要得到執行!

對于德慶皇帝而言,何為面?

很顯然,就是興州境在短時間絕不能再次發民,但所有違抗朝廷政令的朝野勢力皆是需要加以懲治!

再考慮到德慶皇帝安排李和前來興州境調查民之事,卻沒有賜予李和臨機決斷之權的況……

很顯然,正如預計一般,至在興州民變、農政改革的事上,德慶皇帝是愿意支持趙俊臣的。

而且德慶皇帝的支持力度,還要比趙俊臣的預計之中更大一些!

薊鎮總兵張肅乃是德慶皇帝的死忠,當趙俊臣清了德慶皇帝的態度分寸之后,就相當于是清了張肅的做事尺度,也就可以輕易推斷出張肅接下來可以為自己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了!

想明白了這些事之后,趙俊臣當即是喚人取來筆墨,迅速寫好了三封信,隨后就把其中一封給了牛輔德,吩咐道:“牛先生,你盡快趕去薊鎮駐地,把這封給張肅。”

隨后,趙俊臣又把第二封給了柳子岷,又吩咐道:“你趁著夜去興州大牢跑一趟,姜泉他昨天帶著百姓們沖擊糧行,但本閣吩咐他絕不能暴份,所以就被薊鎮守軍抓進了牢里,你把這封信單獨給他,然后再想辦法把他給撈出來……還有那些與他一同沖擊糧行的百姓,也盡量多撈一些出來!”

Advertisement

最后,趙俊臣把最后一封給了李傳文,道:“李先生,煩你也跑一趟,連夜把這封給宋啟禮,再告訴宋啟禮,這封信關系著宋家家事,與廟堂之事并無太大關聯,但時間迫,希他早做決定,若是送信之際發現李和在場的話,也不必避著他,放下信之后就直接告辭,不必等待回信……”

聽到趙俊臣的吩咐之后,牛輔德、柳子岷、李傳文等人紛紛點頭應是、迅速轉離開。

而趙俊臣經過這幾天的全面布局之后,也終于是進了計劃收階段!

*

自從與趙俊臣達易以來,宋啟禮就向外宣稱自己患了重病,也一直是謝絕見客,冷眼旁觀興州局勢變化,想看看趙俊臣究竟要如何擺平興州紳。

但今天,卻連續有兩位重要客人陸續造訪,讓宋啟禮再也無法裝病躲避。

第一位客人,自然是閣老李和。

李和告辭了趙俊臣之后,就迅速趕到了宋啟禮這里,想要通過宋啟禮安排幾路快馬信使盡快奔赴南京送信,然后也全面接手了“周黨”在興州境報與人脈。

宋啟禮自然是不敢怠慢,積極配合著李和的各項要求。

然而,就在宋啟禮與李和二人詳細商議后續計劃之際,就再次聽到稟報,說是趙俊臣的心腹幕僚李傳文求見,還帶著趙俊臣的一封信。

宋啟禮依然是不敢怠慢,當即是請來相見。

而李傳文則是按照趙俊臣的吩咐,并沒有顧忌在場的李和,把信直接給宋啟禮之后就迅速告辭離開了。

再等到李傳文離開之后,宋啟禮首先是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信,然后又看了一眼靜靜坐于主位、含笑不語盯著自己的李和,表有些尷尬。

按照趙俊臣的說法,這封信關系著宋家家事,似乎是頗為要,按理說不必是征詢李和的意見,否則若是這件家事違背了“周黨”利益,就不到宋啟禮自己拿主意了;但宋啟禮與趙俊臣之間的信往來,若是刻意避開了李和,又像是做賊心虛一般。

李和很快就發現了宋啟禮的尷尬,似是謾不經意的笑道:“既然趙閣臣說這封信關系著宋家家事,又是時間迫需要盡快決定,伯敬又何必是猶豫不決、遲遲不愿拆開信瀏覽其中容?怎麼?擔心老夫手你的家事?還是說……伯敬與趙閣臣另有不愿意讓老夫知曉?”

李和已經約察覺了宋啟禮這段時間以來的暗藏私心,他雖然并不認為宋啟禮會背叛“周黨”,最多也就是迫不及待想要協助自家兄長宋啟文盡快上位罷了,但也不介意趁機敲打宋啟禮一下。

宋啟禮連忙搖頭道:“閣老您言重了,晚輩在您面前絕無可言,更何況您乃是我與兄長二人極為敬佩的前輩,就算是您想要手我們的家事,那也是對我們宋家的護。”

說完,宋啟禮就在李和面前拆開了這封信,迅速瀏覽信中容。

僅是看了一眼之后,宋啟禮已是面微變,隨后就把這封信遞到了李和面前,請示道:“信中容確實是與宋家家事有關系,但還是需要您親自做主,您看……”

李和低頭一看,只見信上僅是寫了寥寥幾行字。

“兩天之后,百姓搶購米糧之際,本閣意趁機整頓興州紳,當是順昌逆亡、薪止沸,聽聞興州宋家乃是江南族宋家之旁支,若宋先生有意庇護,還是提前約束管教,以免損傷和氣!”

看完之后,李和雙目一瞇,喃喃道:“順昌逆亡、薪止沸……好大的口氣!老夫原本還以為趙俊臣只會在興州境儆猴呢,沒想到他的決心竟是這般之大!

看樣子,興州紳這幾天以來的各種驕橫行徑,已經徹底激怒了趙俊臣,但……他難道就不擔心自己趕盡殺絕之后,會招致天下縉紳的敵視嗎?”

說到這里,李和不由是面現沉思。

思索片刻之后,李和依然是無法趙俊臣的真實想法,也就搖頭不再多想,只是轉頭向宋啟禮笑道:“這件事,就由你自己來做決定,老夫不會干涉……若是你并不在乎興州宋家,那放棄他們也沒什麼……大事者,就不應該任由與私心影響判斷,對不對?”

這一番話,看似是勸說宋啟禮直接放棄興州宋家、完全不必出手搭救。

但宋啟禮聞言之后,卻不由是心中一,想起了自己曾經一度拒絕了趙俊臣的易、對周尚景見死不救的事,總覺得李和這一番話是在暗示什麼。

宋啟禮原本也并不在乎興州宋家的存亡,畢竟他也沒有真正承認過這門遠親,但想到李和這一番話或許是意有所指之后,就迅速轉變了態度,輕嘆道:“晚輩這個人一向是子冷淡,若是由自己全權做主,自然是不愿意浪費力搭救興州宋家……但晚輩還需要考慮兄長的態度,兄長他是一個重重義之人,必然是不愿坐視興州宋家遭難,所以……還是想辦法搭救一下他們吧。”

言下之意是,當初與趙俊臣進行易之際,若是宋啟文在場的話,就一定會全力保全周尚景的命,絕不會像是自己一般見死不救,所有忘恩負義之事皆是我宋啟禮擅自所為,但宋啟文卻是重視義之人,希李和千萬不要對宋啟文心存偏見。

李和輕輕點頭,道:“重視義是一件好事!這種人讓人安心,也愿意對他委以重任……在老夫看來,其實你也是一個重重義之輩,只是你過于重視兄弟義了,對于其他義則是有些忽視,關于這一點,你還需要多學學你家兄長才好!”

“閣老說得對!晚輩一定銘記您的教誨!”

*

與此同時,興州府衙的大牢,柳子岷也單獨見了姜泉,又把趙俊臣的給了姜泉。

姜泉在燭火下仔細看過了容之后,就直接舉起燭火焚毀了信,又向柳子岷輕聲代了幾句,然后就主返回了牢房之中。

此時的興州大牢之麻麻滿了百姓,大約有百余人,這些百姓昨日在姜泉的帶領下皆是沖擊了糧行,想要強搶糧行的糧食,所以就遭到了薊鎮守軍的鎮、被抓進了牢里。

也正因為如此,牢房的百姓們對待姜泉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

有些百姓欽佩姜泉的仗義出頭,帶領他們積極反抗紳們的迫,在薊鎮守軍抓捕他們之際也是擋在最前面為旁人爭取逃機會,又等到眾人被抓進牢里之后,還自掏腰包收買獄卒為他們增加了伙食供應,簡直就是義薄云天的俠客,所以就紛紛把姜泉奉為首領,愿意積極響應姜泉的號召。

但也有許多百姓反而是愈發厭恨姜泉了,認為昨天如果不是姜泉反復鼓他們的緒、帶頭沖擊糧行,他們就不會頭腦一熱跟著鬧事,如今也不會遭這場牢獄之災,所以他們現在既不怨恨紳抬升米價,也不怨恨薊鎮守軍抓捕了他們,只怨恨姜泉牽累了他們。

這般況下,當姜泉被獄卒押返牢房之后,一部分牢百姓紛紛起相迎,大聲稱呼“姜大哥”,另一部分百姓則是視而不見、表帶著一怨懟。

牢房中有一位十七八歲的小伙子,名為王虎子,他正是熱沖頭的年紀,最是欽佩姜泉的俠義之舉,當姜泉返回牢房之后就主給姜泉讓座,又關切問道:“姜大哥,府的人為何突然見你?他們可有刁難你?”

姜泉深吸一口氣后,向牢房的百姓們大聲宣布道:“告訴大伙一個好消息,我剛才已經與府中人談妥了,只需是等到明天早晨,咱們就可以全部出去了!”

聽到姜泉的喊話之后,牢百姓皆是大喜過

王虎子不可思議道:“咱們沖闖了糧行,府竟然愿意放了咱們?府的人竟有這般好心?”

姜泉笑著解釋道:“我拿出銀子打通了門路,賄賂了相關員,那些人皆是見錢眼開,自然不會繼續刁難咱們!”

王虎子深吸一口涼氣,震驚道:“乖乖!咱們百來號人,究竟要送給他們多銀子,才能把咱們盡數都放出去?”

姜泉滿不在乎道:“不多,也就三百兩銀子!”

三百兩銀子!

聽到這個數字之后,所有人皆是震驚了!

既是震驚于姜泉擁有這麼一大筆銀子,更是震驚于姜泉愿意放棄這麼一大筆銀子,用以解救所有牢百姓。

“三百兩銀子!姜大哥,你哪來的這般多錢?”

姜泉哈哈一笑,豪氣十足道:“我其實也算是小有家資,但這筆銀子確實不容易拿出來,所以我就把祖傳的田產與家宅全部送給了府中人,折算下來大概就是三百兩銀子左右。”

看到眾人皆是目瞪口呆,姜泉擺手道:“沒什麼!真沒什麼!昨天如果不是因為我的一時沖,帶頭沖闖糧行,大家也未必就會遭這場牢獄之災,所以我就算是傾家產,也理應搭救大伙,不能讓大伙再牢獄之苦!

只不過,失去了祖傳的田產與宅子之后,我已是再無去,也已是無分文,今后就只能跟著大家一起生活了,但我完全不懂如何討飯生活,還大家千萬不要嫌棄我啊!”

聽到姜泉的這般表態之后,牢所有百姓皆是大為震

即使是那些此前怨恨姜泉的百姓,這個時候也紛紛于姜泉的義舉!

若是姜泉家財萬貫也就罷了,但姜泉為了搭救他們,竟然盡了家產!

這是何等的仗義!

這些百姓皆是一無所有之輩,否則昨天也不會跟著姜泉沖闖糧行,從來沒有人這般重視過他們,一時間皆是緒激,紛紛回應道:“姜大哥,您今后就是我的親大哥!”

“從今往后,姜大俠就是咱們的領頭人!”

“姜大哥,往后我只要還有一口吃的,就一定分你半口!”

“對,咱們從今往后就一起生活了,這年頭唯有互幫互助才有活頭!”

聽到牢百姓們的紛紛回應之后,姜泉不由是笑了。

笑容意味深長。

*

就在興州大牢百姓們激之際,昨天這些百姓們沖闖的幾家糧行,也再次發生了一場變故。

自從百姓們沖闖糧行之后,薊鎮總兵張肅就在趙俊臣的建議之下,派兵層層包圍了各大糧行與糧倉,名義上是“保護”,但實際上則是“監視”。

但也正因為薊鎮守軍的“保護”,所以興州紳這兩天以來一直都沒有尋到機會私下挪走與藏他們的米糧。

而這一夜,原本負責保護糧倉糧行的薊鎮守軍們,卻突然間宣稱“有民潛糧倉之中意行竊”,于是就強行闖進了各大糧行與糧倉進行“搜捕”。

只是,就在薊鎮守軍到“搜捕”竊賊之際,又有好幾位賬房先生隨著薊鎮守軍一同進了各大糧行與糧倉之中,趁機清點了這些糧行與糧倉之中的大致囤糧規模。

……

第二更。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