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趙俊臣與史老丈以及一眾流民之間的這場談話,看似是鬧出了不小靜。
但實際上,客觀條件所限,在千余興州流民之中,只有兩三百人站在附近旁聽了這場談話。
所以趙俊臣說出了自己的承諾之后,很快就離開了流民中間,耐心等待這場談話的反響逐漸發酵。
沒有任何意外,這場談話迅速就傳遍了全流民,也迅速就引發了強烈反響。
在這個時代,底層百姓就算是沒有遭過地主縉紳的強取豪奪,也一定是遭過地主縉紳的欺辱迫,皆是心底暗藏恨意,只是這恨意平時完全不敢表現出來罷了。
但現在,趙俊臣不僅是讓一部分流民們看到了與縉紳為敵的好,還順利點燃了他們的心中恨意。
人是群,總是會輕易到群緒的影響,活在信息繭房之中。
于是,流民們很快就滿腦子只剩下這件事了,經過了相互間的流與討論之后,也愈發是對趙俊臣的說法堅信不疑。
畢竟,流民們皆是底層百姓出,在階級矛盾之下,他們的立場天然就會仇視縉紳階層,所以即便是趙俊臣的種種說法存在刻意夸大、偏向誤導之,他們也依然愿意相信。
一部分流民在家鄉境還擁有幾十畝田產,聽信了趙俊臣的這套說辭之后,自然是擔心自己的家業會被縉紳地主們趁機搶走;
一部分流民也像是史老丈一般曾經屬于自耕農戶,卻因為各種天災**而被家鄉縉紳奪走了家業,聽說趙俊臣愿意為他們奪回家產之后,更加是激萬分;
還有一部分流民倒是與縉紳豪族沒有利益糾葛,但思及自己平日里所的欺辱迫,這個時候當然也樂意看到縉紳地主遇到霉頭。
更何況,趙俊臣是一位大人,大人是不會說謊的。
趙俊臣說了,百姓們所遭的一切苦難,全是因為縉紳地主們的欺與構陷,那就必然不會有假;
趙俊臣又說了,他愿意站出來為百姓們主持公道、與興州境的縉紳為敵,流民們自然就擁有了底氣與膽子;
趙俊臣還說了,他愿意出面保護百姓們的現有家業,也愿意為百姓們奪回他們曾經失去的田產,所以那些還擁有量自耕田的流民們、以及那些曾經擁有過自耕田的流民們,就更是會義無反顧的支持趙俊臣了。
永遠不要低估這個時代的農民對于自耕田的執念!
就這樣,在接下來的行程之中,不斷有流民代表爭先求見趙俊臣,向趙俊臣申訴冤屈、舉報家鄉縉紳的各種惡行,希趙俊臣同樣能為他們主持公道。
只是短短一天時間,趙俊臣就已經收集到了興州縉紳的大量作惡證據。
趙俊臣則是屢次出言叮囑,希流民們返回興州故土之后一定不能擅自行,而是首先收集疑點、聯系更多鄉親、然后再通過正軌渠道向府申述。….與此同時,雖然不斷有流民代表跑到趙俊臣面前申冤,但令人意外的是,趙俊臣麾下隊伍的行速度,竟然還加快了許多。
很顯然,因為趙俊臣的表態承諾,流民們或者是想要奪回家產、或者是想要保住家業、再或者只是想要親眼看到縉紳倒霉,所有人皆是急切想要返回家鄉,迸發出了驚人力。
因為行程速度的加快,又過了一天多時間之后,趙俊臣提前趕至了興州境。
與趙俊臣同行的千余流民,皆是來自于興州東部的各鄉各莊,所以趙俊臣率隊趕至興州境之后,就已經與流民們的各自家鄉相距不遠了。
于是,趙俊臣就立刻開始著手安排流民們的返鄉事宜,還從麾下分派出了三百軍護衛,隨著流民們一同返鄉,名義上是為了護送與監視,但實際上是想要給流民們撐腰壯膽。
經過這般作之后,趙俊臣麾下隊伍的人數規模大幅減,只剩下了兩百余人,行程速度也就進一步加快了,繼續向著興州府城的位置奔去。
又過了近兩個時辰的行程之后,趕在天漸暗之前,趙俊臣終于趕到了興州府城驛站附近。
然后,趙俊臣就遠遠到,一支規模龐大的迎接隊伍,早已經在前方等候自己多時了。
這支迎接隊伍的為首之人,乃是一名穿總兵將袍、面黑無須的矮壯老者,這位老者其貌不揚,但趙俊臣遠遠就能到此人舉手抬足之間的強大氣場,給人一種不容置疑的迫。
很顯然,這位老者就是與梁輔臣齊名的德慶皇帝東宮舊人、薊鎮總兵張肅了。
張肅后跟著二十余位文武員與縉紳代表,趙俊臣還在其中看到了許慶彥與柳子岷的影。
思及張肅此人的資歷、地位、與作風,趙俊臣自然是不敢怠慢,連忙是迎了上去。
隨著雙方隊伍迅速拉近距離,張肅則是一馬當先的趕到了趙俊臣面前,聲音平靜的拱手道:“卑職薊鎮總兵張肅,見過趙閣臣!”
張肅多年前寒中風,留下了面癱的后癥,幾乎是沒有任何表變化,所以趙俊臣就無法據張肅的表變化來推測他的想法與立場。
趙俊臣也是不神,微笑著拱手還禮道:“張總兵,許久未見,一切還好?”
張肅依然是聲音平靜,緩緩道:“老夫一切尚好!最近這幾年軍務繁忙,再加上陛下他擔心老夫與周首輔相見之后場面難堪,就一直沒有同意老夫返京敘職,所以老夫上次與趙閣臣相見,還是三年之前,對吧?記得趙閣臣當時還只是一位戶部侍郎而已,就已經讓人暗暗驚嘆年輕了,卻沒想到再次相見之際,你竟然已是一位閣臣了!”
按理說,張肅為薊鎮總兵,地位是遠遠不及趙俊臣的,但此人一向是以德慶皇帝的東宮舊人自居,平日里誰也不放在眼里,所以他與趙俊臣相見之后,也是一副老氣橫秋、倚老賣老的架勢,就好似自己能與趙俊臣平起平坐一般。….趙俊臣倒是清楚張肅的子,并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緒,還想要謙遜幾句進行回應。
然而,不等趙俊臣說話,張肅已是突然間話鋒一轉,又說道:“不過,老夫與閣次輔、三邊總督梁輔臣同樣是東宮舊人出,相互間關系不錯,也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系……
梁次輔他與趙閣臣一同在陜甘境擊敗了蒙古聯軍、又合力收復了河套舊地,對趙閣臣印象極為深刻,所以老夫就通過梁次輔的書信,也聽說了趙閣臣的許多事,梁次輔對趙閣臣評價極高、簡直是贊不絕口啊……
嘿嘿!不過是幾年時間未見,沒想到趙閣臣的心智提升竟是這般顯著,手段也是這般高絕,膽魄之大更是令人震驚!簡直還要更勝于周首輔當年了!”
說話之際,張肅依然是面部癱瘓、毫無表變化,但趙俊臣卻可以清晰到他目之中所迸發的那冷意。
很顯然,因為梁輔臣與張肅之間的關系極佳,所以梁輔臣就通過書信往來,向張肅講訴了許多機之事。
而這些機之中,有那麼一部分容必然是對趙俊臣極為不利的。
譬如說,梁輔臣懷疑趙俊臣曾經安排人手假扮馬匪綁架監自己的事!
若是尋常之人,梁輔臣顧忌著自形象與聲譽,自然是不會自曝丑事,但梁輔臣與張肅乃是相幾十年的舊友,自然是不怕丟臉,也不會故意瞞。
而張肅這個時候明面上是夸贊趙俊臣長迅速、手段高絕,但實際上則是意有所指,暗藏著想要為梁輔臣報仇雪恥的威脅之意。
尤其是張肅把趙俊臣與周尚景二人放在一起相互比較,這種威脅之意就更為明顯了。
要知道,張肅當年就因為德慶皇帝隨口抱怨了幾句周尚景勢大難治,就立刻派出刺客想要暗殺周尚景,若不是德慶皇帝及時阻攔,周尚景說不定早就死于非命了,而張肅把趙俊臣與周尚景二人相互比較,顯然是也把趙俊臣視作一個威脅了。
聽懂了張肅的威脅之意后,趙俊臣當即是心中一沉。
在薊鎮防區之,就以張肅權勢最大,而且這個人做事果斷、深圣卷,一旦為對手就必然是一個強敵。
趙俊臣剛剛進興州境,還未施展自計劃,就已經到了張肅的強烈敵視,也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趙俊臣不由是心中急轉,不斷推演著局勢變化,卻發現自己若是無法爭取到張肅一定程度的支持,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控制興州局勢。
所以,趙俊臣一定要想出辦法,盡快化解張肅的敵意才行。
想要迅速化解張肅的心中敵意,并不是一件易事,但也并非是無跡可尋。
張肅這個人的最大特點,并不是他的果斷與傲慢,而是他對德慶皇帝的愚忠!
所以,趙俊臣只需是讓張肅看明白,自己的做法有利于德慶皇帝,就還有機會爭取到張肅的配合與支持。
想到這里,趙俊臣心中就已經有了對策。
只見趙俊臣面不改的稍稍自謙了幾句之后,就突然間表一冷,揚聲道:“興州同知柳子岷何在?”
隨著趙俊臣的出聲詢問,躲在隊伍之中的柳子岷當即是一、表大變,猶豫片刻之后終于是咬牙下定了決心,一路小跑到趙俊臣面前,躬垂頭道:“下柳子岷,拜見趙閣臣!”
柳子岷知道自己完全搞砸了興州境的農務新政,也明白自己給趙俊臣招惹了多大的麻煩,更是清楚自己究竟引發了一場多麼浩大的廟堂風波,所以他這個時候完全不敢抬頭看向趙俊臣。
事實上,聽到趙俊臣突然間出聲召喚柳子岷之后,在場的眾位文武員就皆是面現幸災樂禍之,就等著趙俊臣大聲訓斥柳子岷了,也能看出柳子岷在興州場的人緣究竟有多差。
但趙俊臣的隨后表態,卻是讓柳子岷、張肅、以及在場的眾位文武員,皆是目瞪口呆、大吃一驚!
……
ps:晚上有事,也許沒時間碼字,所以熬夜寫出一章提前發布,以確保蟲子近期的連續更新記錄不會中斷。
如果今晚可以提前做完事,那就雙更。
…….
蟲豸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二十五歲,三流大學畢業,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一年半,月薪三千五,沒車沒房,單身……」 陳逸寫到這裡,突然把紙揉成一團,扔進了垃圾桶裡。決然道,「這樣的生活,有什麼好留戀的?」 說完,他啟動了戒指,穿越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中,開始了人生中最大的冒險……
二十一世紀房地產大亨的千金小姐,睡了一覺就回到了貧瘠的七十年代! 遭遇到彪悍惡婆婆的刁難,麵臨著壞心眼知青的算計,李之玉頂著破鞋的名聲步步逆襲。 直到光榮的韓穆懷歸來。 她負責賺錢養娃,桃花野花家長裡短,都不在話下。 他負責寵她護她,不論白天還是黑夜,都想占有她。 這是一個隻會花錢的敗家女在七零的改造日記。
“美女,我是一個有節操的男人……”穿越成一個垂死皇子,開局美人在懷,卻是來要秦風命的。秦風有一副神奇地圖,可以一鍵刪除現實里可惡的管家,殺人無形!悄悄打通一條地道,無人知曉……面對父皇的打壓,兄弟的排擠,秦風決定不再沉默,親手打造一個盛世王朝……
簡介: 沈枝熹隻想和宋漣舟要個孩子,卻不想對他負責。因為娘親說過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永遠都靠不住,男人唯一的用處,就是幫女人懷上一個孩子。厭惡男人的第一課,就是她的親生父親為她上的。她從未見過自己的生父,當年她父親讓她母親未婚先孕卻不負責,一走了之讓她們母女受盡了白眼。後來,她又被青梅竹馬背叛設計,因此徹底對男人死了心。但她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血脈,所以救下了一個重傷卻長相貌美的男人。更慶幸的是,那個男人還是個瞎子。瞎子好呀,他不知道她長什麽樣,以後也就不用擔心他會回來糾纏。於是沈枝熹將他藏在了她的私密住處,日日撩撥,夜夜廝磨。懷上孩子後,又立即抽身棄了他。她走的幹淨,被棄的瞎子卻發了瘋。三年後,沈枝熹同女兒被擄至月京城,竟又遇上了當年那個瞎子。隻不過彼時的瞎子不僅眼睛好了,還搖身一變成了當朝國舅,皇後的親弟弟。看著他和自己的女兒長的八分像的臉,沈枝熹心焦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