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攝政大明 第1362章.暫落下風.

《攝政大明》 第1362章.暫落下風.

……

……

噴灑,當即就染紅了吳三桂的襟,還有幾滴濺到了趙俊臣的臉上,讓趙俊臣不由是嚇了一跳,面也有些蒼白。

趙俊臣猜到了吳三桂也許會棄車保帥、犧牲吳世平這個嫡孫,但他卻萬萬沒有想到,吳三桂竟然會毫無預兆的親自手!

趙俊臣更是沒有想到,看起來已是風燭殘年、氣息奄奄的吳三桂,手殺人之際竟是這般的果斷!老練!迅捷!

若是吳三桂的手中瓷碎片剛才不是刺向吳世平,而是轉刺向趙俊臣……趙俊臣必然是來不及躲閃,甚至就連閉目等死的反應時間也不會有。

“嗬、嗬……”

與此同時,吳世平睜大雙眼死死瞪著吳三桂,表間滿是不可思議,似乎是想要說些什麼,但隨著脖頸脈斷裂,不斷涌進嚨,已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只是一手捂著脖頸傷口,一手指著吳三桂,緩緩癱倒于地。

吳世平沒有立即死去,倒地之后微微搐著,若是及時搶救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但吳三桂已是再也不看這個孫兒一眼,只是緩緩從懷中掏出一條手巾,慢條斯理的拭著手上跡。

干凈了手上跡之后,吳三桂就把染的手巾丟到一旁,抬頭向龐大海吩咐道:“割下這個不肖敗類的頭顱,由趙閣臣帶回京城……還有那些與他合謀作惡的軍中同黨,也要盡數問罪斬首,同樣是把首級由趙閣臣帶回京城!”

隨后,吳三桂再次恢復了老態龍鐘、行將就木的模樣,完全看不出他剛才親手殺孫之際的矯健兇戾,轉頭向趙俊臣請罪道:“老朽恨極了這個不肖子孫,就忍不住親自手大義滅親,若是驚嚇到了趙閣臣,還趙閣臣見諒一二。”

Advertisement

趙俊臣面無表,同樣從懷中取出一塊手帕,仔細拭著自己面龐上的噴濺跡。

好不容易干凈之后,趙俊臣緩緩搖頭,道:“確實是嚇了一跳,但……何至于此!何至于此!他畢竟是吳家嫡孫,也沒有造太大損失,只需是訓罵幾句、足幾天也就可以了!畢竟……”

畢竟,只是一個替罪羊罷了。

在山海關境,竟然發生了截拘流民、販賣人口這種大事,若是說這件事與吳家毫無關系,自然是任誰也不會相信。

所以,就必須要有一名吳家子弟站出來承擔全部罪行。

吳世平就是這樣一個替罪羊,當他向吳三桂哭喊哀求之際,趙俊臣并沒有在他上看到任何恐慌緒,反而是一種有持無恐的裝腔作勢。

很顯然,在吳世平的認知之中,自己雖然是為吳家背了黑鍋,但這件事只是走個過場罷了,挨上幾句訓斥也就完事了。

但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為了徹底堵死趙俊臣的后續追究,吳三桂竟是親手奪走了他的命!

想到這里,趙俊臣竟是有點憐惜這個吳世平了,不由是輕輕嘆息。

吳三桂表嚴肅,搖頭道:“私自拘百姓、販賣人口牟利,這般駭人聽聞之罪行,又豈能是輕易放過?老朽沒有當場把這個不肖子孫千刀萬剮,就已經是心慈手、顧念親了!”

說到這里,吳三桂的表愈發冷肅,也多了幾分悲戚,自責道:“但這個不肖子孫的滔天惡行,也不僅僅是他一人之責任,他是吳家子孫,作惡之際還勾結了一部分軍中敗類,所以我吳家上下同樣需要承擔責任,既是家教不嚴、也是治軍不力……

所以,老朽已經決定,接下來將會隨同趙閣臣一同前往京城,親自向陛下請罪,懇請陛下嚴懲吳家之罪責,罷免全吳家子弟的所有職與勛位,無論是薊遼總督還是山海關總兵,皆是應該退位讓賢,由有能者居之……唯有如此,才能平老朽心之愧恨,否則待到老朽天命終結之際,又有何面前往九泉之下、與先帝相見?”

說話之際,吳三桂的表愈發悲戚,最后更是掩面而泣。

而趙俊臣聞言之后,卻不由是表微變。

*

吳三桂不愧是一代梟雄,他的果決狠辣與深謀遠慮,皆是遠遠超出了趙俊臣的預想。

他首先是在趙俊臣面前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嫡孫吳世平,這種做法不僅是為了棄車保帥、自證清白,讓吳家之罪責死無對證,更是為了趁機向趙俊臣展現決心!

那就是——為了維護吳家聲譽,他將會不折手段!

趙俊臣之所以會猜疑吳家,是因為他深知吳家在另一個歷史時空的所作所為,而德慶皇帝之所以是暗中打與制衡吳家,則是出于猜忌本能、以及帝王心的考慮。

但實際上,在這個歷史時空之中,山海關吳家一向是風評極佳,至要遠遠強于毀譽參半的趙俊臣,朝野各方皆是認為吳家子弟生活簡樸、行事低調、與將士們同甘共苦、對朝廷忠心耿耿,軍功戰績亦是頗為顯赫,絕對堪稱是百之楷模。

這樣的良好聲譽,也是吳家極為重要的無形資產,為吳家帶來了諸多便利與好,所以吳三桂自然是要全力維護,哪怕是犧牲了自己的一個嫡孫也是在所不惜。

吳三桂固然是子孫滿堂,就連重孫也有不,但這種決心依然是讓趙俊臣不寒而栗!

而吳三桂的后續表態,看似是主請罪、態度懇切,但實際上則是暗含威脅,把趙俊臣到了死角。

要知道,目前的朝堂局勢已經是一團麻,堪稱是地山搖,再也不能增添更多變數了。

與此同時,山海關吳家則是德慶皇帝掌控兵權、制衡遼東的關鍵環節,可謂是不可或缺。

這般局勢之下,德慶皇帝自然是絕無可能同意吳三桂的請罪與請罰,只會溫言勸、全力挽留,繼續讓吳家世代鎮守山海關,最終結果也就是罰酒三杯罷了。

再加上吳三桂的“大義滅親”,已經堵住了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所以德慶皇帝說不定還會公開嘉獎吳家的深明大義,大肆贊揚吳家的忠心國,讓吳家的圣眷更重。

簡而言之,在目前局勢之下,即便是趙俊臣同意了吳三桂的提議,讓吳三桂隨同自己前往京城中樞請罪,趁機把吳家販賣人口的罪行公之于眾,也很難損及吳家的實際利益,更無可能搖吳家之基,只會讓自己與吳家徹底撕破臉皮!

而吳三桂的惺惺作態,其實就是想讓趙俊臣徹底看清楚這一點。

但這樣一來,趙俊臣就只剩下了一個選擇,那就是主協助吳家掩蓋販賣人口的罪行。

這種做法雖然違背了趙俊臣的本意,但至不會讓自己與吳家徹底撕破臉皮,也可以保證自己在山海關境的人安全。

*

想明白了利弊關系之后,趙俊臣不由是暗暗罵了一聲老狐貍。

他原本還想要趁機敲一敲吳家竹杠的,但現在……就只能無償協助吳家掩蓋罪行了。

于是,趙俊臣當即是連連搖頭道:“前輩,千萬不要小題大做!您也知道廟堂中樞的近期象,咱們可絕不能繼續為朝廷添了!更何況,也確實沒有造損失,百姓們也就是被人拘了一段時間,皆是有吃有喝好好活著,您也親手擊斃了元兇魁首……所以晚輩認為,這件事已經徹底翻篇了,無論于公于私,鬧大了皆是沒有好,大家權當是完全沒有發生過就好!”

吳三桂怒道:“不行!若是這件事今后傳揚了出去,豈不是要讓天下人誤以為我吳家心虛理虧、掩蓋罪責?若是吳家清白不保,老朽寧愿是舍棄權位、主請罪!”

趙俊臣心中再次暗罵一聲,但還是勸道:“前輩放心就好,這件事絕對不會傳揚出去的,畢竟只有晚輩與山海關的人知曉幕,那些到拘的百姓皆是渾渾噩噩,未必是清楚事真相,也掀不起任何風浪,所以只要晚輩不說出去,前輩也管好麾下將士們的,自然是無人知曉此事……”

說到后面,趙俊臣又咬牙道:“若是前輩您還是擔心這件事會傳揚出去……這樣吧,就由晚輩親自出面,向那些遭的百姓們解釋清楚緣由,絕對不會讓百姓們誤會與記恨吳家,如何?”

聞言之后,見趙俊臣終于是愿意站出來分擔責任,吳三桂也終于是面現滿意之

但下一刻,還不等吳三桂假意推辭、順勢答應,趙俊臣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反擊。

……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