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攝政大明 第1340章.退兵停戰.

《攝政大明》 第1340章.退兵停戰.

……

……

向趙俊臣稟報清河堡的變故之際,高得捷的表間明顯閃過了一不甘之

無論是遼東鎮中路參將李澤荷的親自現清河堡,還是山海關吳家派來了核心幕僚方琛,皆是意味著高得捷獨當一面的驗機會已經徹底結束了。

于公,清河堡乃是遼東鎮防區之的重要堡壘,自然是理應由遼東鎮的高層武親自掌控,連趙俊臣也無理由手干涉,就更別說是高得捷這個山海關千戶了;

于私,高得捷名義上是遼東鐵騎的千戶,但實際上就是山海關吳家的家將,當方琛這位吳家核心人親自抵達清河堡之后,高得捷就徹底失去了自主之權,接下來只能是以方琛馬首是瞻。

所以,高得捷不由是心中不甘,品嘗過了獨當一面的滋味之后,他只覺得這段時間以來統領三軍、全權掌管清河堡防務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而現在失去了防務大權、只能繼續對吳家惟命是從的自己,就只是一渾渾噩噩、虛度時日的行尸走罷了。

而高得捷這次親自趕來談判地點與趙俊臣相見,除了是向趙俊臣稟報清河堡的種種變故之外,也是想要趁機謝趙俊臣近期以來的信任與重用,順便是當面斷絕兩人之間的合作關系。

于是,高得捷很快就收斂了表間的不甘之,肅容道:“這段時間以來,卑職追隨趙閣臣一同行,期間雖然多次到閣臣的挾制與使,但也一直深閣臣您的信任與重用,還時常與趙閣臣流火炮使用心得,讓卑職益匪淺、深為激……

但現在,隨著方琛方老先生親自趕至清河堡,他乃是吳家的心腹幕僚,深歷任吳家家主的敬重,幾乎等同于吳總督親臨,所以卑職接下來必須是以方老先生馬首是瞻,再也不能直接聽命于趙閣臣了,還趙閣臣見諒!”

Advertisement

說完,高得捷向趙俊臣深躬行禮,態度很是誠懇。

趙俊臣正在思索清河堡的種種變故,見到高得捷這般直話直說之后,表間也閃過了一激賞,點頭道:“這是自然,你是山海關的千戶,隨著吳家核心員的抵達,你自然是該以吳家馬首是瞻,若是再聽命于本閣,與本閣聯系切、關系不清不楚,就只會讓所有人皆是覺得尷尬難堪,這般干脆利落的講清楚利害關系、直接斷絕關系,也是一件好事。”

說話之際,趙俊臣注意到了高得捷表間所殘留的不甘之,也很清楚高得捷此刻的心中想法。

稍稍思索片刻之后,趙俊臣突然問道:“高千戶,你對于海事有多了解?是否鉆研過海上戰艦的火炮攻防之法?”

高得捷聞言之后不由一愣,不知道趙俊臣為何會突然詢問海上戰艦的火炮使用之法,但還是老實搖頭道:“若是岸防火炮的使用之法,卑職倒還有些研究與心得,但海戰之際的火炮攻防之法,卑職就毫無經驗了……山海關也擁有幾條海船,但主要是用以載運士兵資,極會遇到海戰機會。”

趙俊臣并不介意高得捷的無知,只是認真建議道:“不懂沒關系,整個遼東地區應該也沒幾人懂得海戰之事,但本閣認為你接下來這些天應該臨陣磨槍的認真思索一下海戰之事,也許……很快就會尋到用武之地!若是吳家突然間開始搜尋海戰人才,只要你到時候準備更為充分一些,積極講出自己的心得想法,表現強于其他人選,就很有可能會到重用,也將會再次擁有獨當一面的機會!”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建議,高得捷愈發不著頭腦了。

據高得捷的想法,山海關吳家就沒有機也沒有余力發展海軍艦隊,更不可能毫無預兆的特意搜尋海戰人才。

但高得捷更清楚,像是趙俊臣這樣的大人,言行之間皆有深意,絕不可能是無的放失,所以他稍稍猶豫之后,就表鄭重的點頭接了趙俊臣的建議。

而趙俊臣也沒有向高得捷更多消息,他已經把一個機緣送到了高得捷面前,但能否把握住這次機緣,就只能看高得捷自己了,若是高得捷明明已經坐擁先機,卻依然是錯失良機,那高得捷也不值得趙俊臣投更多關注。

*

接下來,趙俊臣也不再多留,很快就離開了談判地點,帶著姜泉、高得捷、李彥、以及數百名各軍護衛,奔向了清河堡方向。

又過了不久之后,趙俊臣終于返回了清河堡

與此同時,遼東鎮中路參將李澤荷與山海關吳家的核心幕僚方琛二人,早已是等待多時。

向趙俊臣行禮問安之后,這兩人就先后暗示,表示他們想要與趙俊臣單獨會面、私下談。

但趙俊臣卻沒有理會他們的暗示,而是選擇了一蔽房間,同時召見了李澤荷與方琛二人。

隨后,趙俊臣就向他們講訴了自己想要聯合建州真出兵遠渡日本劫掠錢糧的計劃。

聽到趙俊臣這個膽大潑天的冒險計劃之后,李澤荷與方琛二人皆是深為震驚、良久無語!

玄燁此前也震驚于趙俊臣的激進與異想天開,認為趙俊臣的這項計劃實在是冒險至極,但他只是認為這項計劃極有可能會讓雙方所投的種種資源皆是本無歸罷了。

但李澤荷與方琛則是不同,他們皆是明朝的文武高層,更明白儒家思想的固,所以他們也就更為清楚,趙俊臣在這項計劃之中究竟是投了多本錢!

簡而言之,在這項計劃之中,趙俊臣簡直就是押下了自己的全部政治生命!

要知道,無端侵犯友邦、擅自劫掠領國,這般做法在儒家思想之中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所以,這項計劃一旦是曝出去,就必然會遭到明朝所有讀書人的一致譴責與批判!

到了那個時候,在全士林的群激憤、紛紛指責之下,別說是趙俊臣這個原本就毀譽參半的朝廷權臣了,就算是德慶皇帝說不定也會皇位不穩。

一時間,李澤荷與方琛二人皆是震驚失語。

他們二人之所以是匆匆趕到清河堡與趙俊臣相見,原本皆是抱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李澤荷是想要腳踏三條船,利用趙俊臣來影響遼東局勢發展,而方琛則是想要設法說服趙俊臣向山海關吳家割讓一部分利益。

而現在,聽到趙俊臣的這項計劃之后,他們二人震驚之下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最初來意,也完全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回應趙俊臣,更不知道趙俊臣的這項計劃究竟是雄心,還是利令智昏。

但最終,趙俊臣還是說服了他們。

一方面,趙俊臣夸大了日本藩主們的富裕程度,表示這項計劃一旦功之后,遼東鎮與山海關吳家皆是可以瓜分到天文數字的財富。

另一方面,趙俊臣又表示,一旦是這項計劃泄、遭到朝野指責,那趙俊臣就會主承擔全部責任,絕不會牽連到山海關吳家與遼東鎮。

這樣一來,李澤荷與方琛也皆是忍不住心了。

不僅是因為趙俊臣所許諾的龐大利益,也不僅是因為遼東鎮與山海關吳家在這項計劃之中并不必投太多資源,可謂是穩賺不賠。

最重要的是——這項計劃一旦執行之后,遼東鎮與山海關吳家就相當于住了趙俊臣的重要把柄與政治生命,隨時都可以利用這件事要挾趙俊臣,這無疑是一個更為龐大的利益。

所以,李澤荷與方琛這兩個聰明人自以為占盡好,自然是表態支持了趙俊臣的這項計劃,還表示他們愿意代表趙俊臣游說遼東鎮與山海關吳家,共同參與這項冒險計劃。

被趙俊臣說服之后,李澤荷與方琛就皆是放棄了他們的原本目的,其中方琛第二天早上就匆匆離開了清河堡,再次返回順戰場向吳應熊稟報消息去了,而李澤荷雖然依舊留在清河堡,但也派出了快馬信使匆匆趕去了順方向,向遼東鎮眾位高層通報消息。

與此同時,趙俊臣則是再次前往清河堡以東十里之外,與玄燁再次會面,繼續磋商雙方的合作計劃。

很顯然,玄燁昨天結束談判之后也沒有閑著,已經向朝鮮使節確認了日本幕府的相關消息,知道趙俊臣所提供的種種報并無太多虛假之,所以也就減了許多疑慮,兩人之間的后續磋商也就愈發順利了許多。

就這樣,趙俊臣與玄燁二人連續三天會面談,而且每次談皆是持續了整整一天時間,經過漫長磋商與談判之后,終于是議定了種種細節,不僅是達了停戰協議,還約定了后續的合作計劃。

據停戰協議,建州真接下來不僅是會退兵停戰,還會公開向德慶皇帝低頭請罪,表示這場戰爭至始至終皆是緣于誤會,建州真并不是想要撕毀盟約再啟戰火,而是誤以為遼東境發生叛,所以想要幫助德慶皇帝平叛罷了,全是出于一片忠心。

至于雙方死傷的士兵與百姓,就算是徹底翻篇了,本不值一提,也本不能深究,這場戰爭必須是、也只能是一場誤會,否則建州真剛剛稱臣就再次反叛,德慶皇帝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而趙俊臣與建州真的后續合作計劃,則是要更為復雜許多,在玄燁的堅持之下,許多細節也與趙俊臣的預想之中有所不同。

……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