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玄燁無疑是一個聰明人,趙俊臣的心思本就瞞不住他。
在玄燁看來,趙俊臣所提出的這項計劃,表面上看似只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利用這場合作說服建州真退兵停戰,其二是為明朝國庫增加一個全新糧源。
但實際上,除了表面上的兩項目標之外,趙俊臣還暗藏著第三項意圖,那就是——鼓朝鮮王朝積極反抗建州真的控制,設法讓朝鮮王朝再次歸附于明朝藩屬。
雖然朝鮮王朝現在名義上已經歸附于建州真,但只是屈從于建州真的強大武力罷了,實際上依然是暗中鄙夷與仇恨著建州真,一直都把建州真視作蠻夷,也依然是發自心的仰慕與認同明朝,無論禮教還是法度皆是嚴格遵循著大明條例,盛行“事大主義”與“小中華思想”,即使是當年向建州真稱臣納貢之際,也總是反復強調“毋違明朝舊例”。
就正如后世韓國學者全海宗所說:“朝鮮對明朝真誠地奉行著事大主義,而對清朝只是采取事大的形式”。
趙俊臣當然是很清楚朝鮮王朝的況,所以就了撬墻角的心思。
依照趙俊臣的計劃,若是要從朝鮮國征集軍隊進攻日本取糧,就必須要武裝朝鮮軍隊、強化朝鮮軍力,也就會增強朝鮮王朝的抵抗實力;
若是由趙俊臣出船運送建州真與朝鮮軍隊遠渡重洋,就必然會讓明朝勢力有機會接朝鮮王朝的軍隊高層將領,也就可以趁機進一步擴散明朝的影響力;
而朝鮮在明朝與建州真的聯合支持之下報復了日本幕府之后,則必然會極大增強朝鮮國的民族自尊心,也就會讓朝鮮上下愈發無法容忍建州真的控制……
簡而言之,一旦是讓趙俊臣的計劃順利推行,再加上朝鮮國一向是仰慕中華的現狀,建州真對于朝鮮王朝的控制力就必然會迅速下降,朝鮮王朝再次歸附于明朝的可能也將會迅速提升。
而一旦是讓朝鮮王朝再次歸附于明朝、為明朝效力,建州真的未來戰略局勢就將會迅速惡化,就像是萬歷時期一般,將會到明朝與朝鮮的兩面夾擊,必須要雙線作戰。
所以,玄燁一直都說趙俊臣的這項計劃乃是居心叵測,這般評價并沒有任何錯誤。
玄燁很快就想明白了這一切,心中也是愈發警惕。
但最終,玄燁并沒有選擇揭穿趙俊臣的險惡居心。
原因很簡單,建州真部的糧荒困境如今已是極度嚴重,幾乎是每時每刻都有族人死,玄燁也因此而承了巨大力,但趙俊臣則是態度堅決的表示,明朝絕不會直接送給建州真糧草、協助建州真渡過眼前難關,建州真在戰場上雖然占據優勢,卻遲遲不能把優勢轉化為勝勢,這些天以來全力圍攻順也只是徒增傷亡與糧耗罷了……
這般況下,遵循趙俊臣的提議,聯合明朝與朝鮮王朝遠渡日本取糧,就已是玄燁的唯一選擇。
玄燁終究不似趙俊臣一般,并不清楚小冰河時期的可怕影響,他一直認為建州真的糧荒困境只是一個短期難題罷了,只要往后幾年氣候正常一些、天災減一些,建州真所面臨的糧荒困境很快就會緩解,所以玄燁認為自己只要迅速解決了目前的糧荒困境,其余各種憂本就不足為患。
與此同時,玄燁對于建州真的軍隊武力也是信心十足,認為朝鮮王朝即使是趁機強化了武裝與民族自尊心,也依然絕無能力反抗建州真的控制。
更何況,若是趙俊臣的計劃一切進展順利,則朝鮮很快就會到日本幕府的全力報復,到時候只會自顧不暇,也只會愈發無力反抗建州真,說不定還會愈發依賴建州真的支持,以抵抗日本幕府的反擊。
思及此,玄燁深深打量了趙俊臣一眼之后,就開始與趙俊臣商討一些細節問題。
經過趙俊臣的反復說服,玄燁已經有所意了,但還沒有徹底下定決心。
這場合作究竟是否可以順利實現,最終還是要取決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問題。
也就是投、收益、以及風險。
畢竟,玄燁也懂得“細節決定敗”的道理。
相較于趙俊臣的居心險惡,玄燁更不愿意加一個注定會得不償失的計劃。
*
“趙閣臣最多可以支援多遠洋海船?又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讓這些遠洋海船抵達朝鮮?”
“本閣目前最多可以拿出五十余條遠洋大船,最短在三個月就可以準備完畢、抵達朝鮮海域!但若是籌備時間再長些,則可以支援上百條遠洋大船。”
“五十條遠洋大船……初期嘗試之際倒也足夠了,卻不知這些戰船可以運載多兵力與糧草?”
“因為需要留出足夠空間囤放糧食,所以每條船最多只能承載一百人左右兵力,拋去往返消耗,最多可以運載上百萬石的糧草與資!所以本閣認為,建州真應該從朝鮮境調四千士兵進行武裝,而自己再挑選一千銳負責督戰與攻堅,這般戰力足以是橫掃日本境那些實力較弱的藩主了!”
反復確認了投與收益狀況后,玄燁先是沉思片刻,又開始向趙俊臣詢問這項計劃的風險況。
“日本幕府近些年來一直都在閉關鎖國,本汗也是通過朝鮮使節才知曉了一些日本幕府的略狀況,若是想要遠渡日本取糧,限于報不足,實在是風險不小,卻不知趙閣臣又是從何打探到這些相關報的?又是否愿意與本汗共報來源?”
“臺灣鄭家常年與日本幕府打道,日本幕府近些年來雖是閉關鎖國,但依然保留了長崎縣維持遠洋貿易,而鄭家則是長崎貿易的大主顧,也是本閣的主要報來源……按照本閣的想法,待咱們雙方合作遠渡日本取糧之際,最好是取得臺灣鄭家的暗中支持,絕對是可以事半功倍!”
“既然臺灣鄭家與日本幕府關系切、貿易頻繁,又豈會支持咱們遠渡日本取糧的計劃?”
“只要給予鄭家足夠多的好,鄭家自然就會支持,當然不可能是公開支持,但他們只需是提供報與航線指引就足夠了,待咱們出兵日本之后,糧草就由大明與建州真平分,但錢財之則是可以多分給鄭家一些!”
“海上航線是否可以保證安全?若是遇到日本戰船又應該如何應對?”
“若是從朝鮮出兵,航線并不算長,風險也不算大!至于日本幕府的海軍戰船,在鄭家的協助與指引之下,茫茫大海上完全可以避開,日本的海岸線很長,日本戰船數量不多,實力也不強,本不可能防護周全,說是也不為過……最重要的是,本閣還會設法雇傭一批海盜,幫咱們纏住日本戰艦,絕對不會影響建州真與朝鮮軍隊的登陸。”
“日本幕藩的軍隊戰力如何?裝備又如何?可有裝備強弩、戰馬、與甲胄?相較于明朝的遼東鐵騎、關寧鐵騎,孰強孰弱?四千朝鮮軍隊、一千建州真銳……是否堪用?”
“日本軍隊是由所謂‘武士’構,中央幕府號稱擁有八萬武士,但這個八萬之數還包含了武士家族之中的全部男丁,自然是夸大其詞,實際況能有五萬之眾就不錯了!
至于地方藩主的實力就更弱了,就算是一些實力較強的藩主,也僅是擁有數百武士,而且這些武士平常時候分散于各自領地,很難在短時間集結起來!
至于日本武士的戰力倒是不可小覷,他們皆是武藝嫻,裝備有鋒利的武士刀,但缺強弩、戰馬、與甲胄,實際戰力恐怕是遠遠不及遼東鐵騎與關寧鐵騎,玄燁大汗您應該也聽說過當年戚家軍橫掃倭寇的戰績!”
“日本境的城池防又如何?是否像是明朝城池一般城高墻厚?”
“據本閣所知,日本境城池構造很簡單,而且城皆是遍布著大量木質建筑……只需是一場火攻,就可以讓日本的藩主們自陣腳……”
就這樣,又反復確認了計劃風險之后,玄燁再次沉良久,突然搖頭道:“據趙閣臣的提議,我建州真不僅是要出兵作戰、承擔戰損,還要設法武裝朝鮮軍隊,無疑是投更多,而趙閣臣只是提供海船罷了,最終竟是要拿走五糧食,實在是太多了!”
見玄燁開始討價還價,趙俊臣頓時就笑了。
他知道,玄燁這個時候已經傾向于加自己的這項計劃了,否則本就不會討論收益瓜分之事。
但趙俊臣很快就收斂了笑意,態度依然是寸步不讓,搖頭道:“本閣拿走五糧食,并不算多!對于玄燁大汗而言,初期只需要投一千名建州真銳罷了,就算是遭遇意外狀況計劃失敗,損失也并不算大,但本閣所投的那些遠洋大船,實際價值要遠遠高于一千名建州真的銳,一旦是遇到意外狀況,損失也要遠大于建州真!
與此同時,遠渡日本取糧之際,最大難題并不是擊敗那些地方藩主,而是如何順利登陸日本!為了解決這項難題,本閣不僅要提供大量海船與水手,還要說服鄭家指引航線、提供報,更還要想辦法收買一批海盜賣命纏住日本戰艦……可以說,本閣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出力也更多,這般況下僅僅是分走五糧食收益,就已經是很克制了!
對了,本閣雖然只會拿走五糧食收益,但日本境所劫掠的那些珍寶錢財,本閣則是要拿走八!大汗你也不要覺得吃虧,這些珍寶錢財絕大部分皆是要用來收買鄭家與海盜,本閣也留不下多。”
……
……
蘭溪重生了,所以,前世,且當心。 某男:該當心的是你!
徐然從古玩市場淘到一個手鐲,發現手鐲竟然能夠穿越彆的世界。 得天道手鐲,穿梭諸天萬界。 掌權勢,奪資源,謀長生。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
又胖又傻的丑女楊若晴在村子里備受嘲弄,被訂了娃娃親的男人逼迫跳河。再次醒來,身體里靈魂被頂級特工取代,面對一貧如洗的家境,她帶領全家,從一點一滴辛勤種田,漸漸的發家致富起來。在努力種田的同時,她治好暗傷,身材變好,成了大美人,山里的獵戶漢子在她從丑到美都不離不棄,寵溺無度,比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好多了,豈料獵戶漢子不單純,他的身份竟然不一般。
葉家小神醫葉明沁帶著自家二哈哥哥穿越了! 開局不打怪,不宅鬥,而是……逃荒! 可憐葉家兄妹從小錦衣玉食,這下沒了父母留下的巨額遺產,兩兄妹相依為命,孤苦伶仃…… 但是,沒了遺產,咱有金手指,隨拿隨補充的綜合商城和酒窖,兄妹倆不僅不會孤苦伶仃,還完全可以混吃等死。 但是,混吃等死什麼的,怎麼可能會發生在兄妹兩人身上! 開荒種田,賣食物,開商行,開藥舖,不斷開啟金手指的隱藏功能……且看兄妹兩人如何在逃荒路上發家致富!
徐通穿越洪荒世界,成為未來的圣人通天。想到未來自己的悲慘命運,熟知洪荒劇情的徐通決定茍起來再說!紫霄宮聽道?不去!創立截教?休想!任他洪水滔天,我自穩健修行!待我出關之時,一切腥風血雨量劫落幕。至此,塵歸塵土歸土,天上飛天,地下入地,西方的和尚上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