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攝政大明 第1292章.在握(一).

《攝政大明》 第1292章.在握(一).

所以,不論是各路參將,還是李世杰,雖然皆是看出了趙俊臣的真實企圖,但他們出于各自算計與私利,這個時候皆是沉默不語。

而史城的質疑表態,就顯得孤立無援了。

*

想明白了眾人的心中算計之后,史城先是呆愣片刻,表間滿是孤寂、又哀又憤,忍不住就想要再說些什麼。

但這一次,則是趙俊臣率先出聲,搶先說道:“史千戶,千萬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閣的這項提議,完全是為了遼東鎮的未來考慮,也正是為了解決遼東鎮的目前困境!

若是遼東鎮同意本閣的遼餉改革計劃,至會有三點好

其一,本閣的這項提議,可以讓新一任遼東鎮總兵更容易爭取到遼東鎮部各方勢力的支持,進而是更容易團結所有人、共同抵抗山海關吳家的趁機吞并!而且只要是往后的歷任遼東鎮總兵依然是對朝廷忠心耿耿、到朝廷的支持與信任,他的權力與威也不會有任何損失!

其二,本閣的遼餉改革一旦是得以落實,往后的歷年遼餉就不必再像是從前一般,一定要途徑山海關、讓吳家尋到雁過拔的機會!這樣一來,山海關吳家必然是收大減,若是還想要保持實力,就只能向遼東鎮妥協、向朝廷中樞退讓,遼東鎮也就擁有更大機會抵抗山海關吳家的吞并!

Advertisement

其三,朝廷中樞見到遼東鎮主削減了遼餉支出,就必然會投桃報李,全力支持遼東鎮的下一任總兵,不僅是有助于遼東鎮抵擋山海關吳家的吞并,也有助于遼東鎮可以盡快穩定局勢!

在此之前,遼東鎮的歷任總兵大多是由部推舉而出,然后再把人選稟報于朝廷中樞、由朝廷中樞追加任命,但隨著何總兵的遇害亡,不僅是山海關吳家想要趁機落井下石,你們以為朝廷中樞收到消息之后就會無于衷嗎?若是朝廷中樞趁機施加力,不愿意承認遼東鎮所推舉的總兵人選,你們遼東鎮又豈能穩定局勢?”

明明是想要趁機加強朝廷中樞對遼東鎮的控制力,但趙俊臣依然是可以言之鑿鑿的尋到各種理由,表明自己一切都是為了遼東鎮著想。

眾人皆是明白,這些理由并不可信。

但絕大多數時候,“理由”是否可信并不重要,只要可以羅列出來、糊弄過去就好。

這就是“理由”二字的必要與重要

所以,聽到趙俊臣趙俊臣的這般說法之后,李世杰當即是點頭道:“趙閣臣的教誨當真是令卑職等人茅塞頓開,卑職也認為,遼餉改革之事對于遼東鎮、對于朝廷中樞皆是有利無弊!”

李世杰的這般表態,很大程度上是代表著李家將門的態度,而隨著何宇的遇害亡,李家將門的態度也就變得愈發重要了。

李澤荷、甘、徐郃三人皆是希自己可以爭取到李家將門的支持,原本對于趙俊臣的遼餉改革之事還是心存疑慮,但聽到李世杰的表態之后,卻紛紛是下定決心,皆是附和表態贊同。

“正是如此!卑職也看不出遼餉改革之事有任何壞!就如趙閣臣所言一般,只要往后的歷任遼東鎮總兵依然對朝廷忠心耿耿、到朝廷中樞的信任與支持,就依然可以從容控制各防區與十余萬邊軍……卑職對于朝廷一向是忠心不二,自然是沒有任何理由拒絕!”

“趙閣臣您當初首次提議此事之際,卑職心中就是極為贊同的,只是礙于何總兵的態度,一直都不敢直接表態支持,現在已是再無顧忌,當然是不會再次反對!”

“趙閣臣全心全意的為了遼東鎮著想,遼東鎮自然是不能不識好歹……”

見到帳眾人的這般態度,史城再次深刻到大廈將傾、回天乏的無力

他想要大聲駁斥、他想要訓斥眾人,他想要厲聲質問。

但最終,史城只是無力頹坐于原位,再次是沉默不語。

顧全大局是一個好品質,但它往往意味著犧牲與妥協,也意味著私利損。

之下,只要還不是退無可退的局面,絕大多數人皆是不愿意犧牲、妥協、私利損,對于所謂“大局”也就會視而不見。

也正因為如此,后世才有這樣一句話——“數服從多數,但真理往往掌握在數人的手里”。

所以,當趙俊臣提議“數服從多數”之后,許多事就已經注定了。

而趙俊臣聽到眾人表態之后,則是再接再厲,當場就拿出了一本早已經寫好的奏疏,容是遼東鎮愿意“主”改革遼餉現狀、以及遼餉改革之際的各項細節,然后就讓李澤荷、徐郃、甘三人一同簽署了姓名。

等到這份奏疏呈送出去之后,遼餉改革之事就算是徹底確定了。

而趙俊臣針對遼東鎮的一系列計劃,至此就算是已經實現了大半!

……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