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袁崇煥打監獄,是出于兩個原因。
一是給建奴“可趁之機”,畢竟建奴最頭疼的就是寧遠的袁崇煥的。
如今袁崇煥下獄了,他所擔心的繞道攻擊會被袁崇煥發現,就會大大降低。
傳出去,都說是袁崇煥五年平遼惹怒了皇帝,因此獲罪,這個理由很正。
第二個原因是在保護袁崇煥,如果建奴關,他是真怕袁崇煥會重走歷史上的老路。
歷史上己巳之變發生后,袁崇煥得知消息之后,從寧遠帶兵勤王,可行卻是極其詭異。
皇太極走,他就追,皇太極停,他也停,總在皇太極屁后面轉悠。
好不容易搶在在遵化、薊州、通州三設卡堵截皇太極,但均沒有功。
皇太極直接從通州繞道順義再繞道三河,從東面攻北京。
而后,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崇禎允許他帶領軍隊進城,外地兵京城,這是大忌,袁崇煥不會不知道,可依舊如此的要求。
關鍵問題是,建奴撤軍后,袁崇煥不去追擊建奴,還堅持要求帶兵城,簡直是不能理解。
因此他獲得的九罪中的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兵薄城下,潛攜喇嘛、堅請城。
這五項罪名都是跟己巳之變有關系,萬一袁崇煥再走這個老路子,那殺還是不殺?
殺,但袁崇煥在遼東是有功的,特別是寧遠大捷等,等于給大明機會。
可不殺,這種縱敵長驅,頓兵不戰的罪名,卻是實實在在的。
既然確定不了,那干脆給他關起來,等將建奴關的兵力圍殺了再說!
可外人不知道皇帝的打算,只知道薊遼督師被皇帝關起來了,雖然不敢明面上談,但私下猜測滿天飛。
而為事件的主角袁崇煥,此刻卻是走在五軍都督府的監獄中,這是隸屬兵部的監獄,平日里關押的都是軍中的人。
關在里面的軍士突然發現,地牢大門大開,數名看守的獄卒抱著嶄新的席子、抬著桌子、筆墨紙硯等等急匆匆的進了里面。
又是片刻后,幾名錦衛中間走著一名穿紅服的中年漢子,徑直進了最里面那間。
李若漣打量著已經打掃過的牢房,點了點頭:“袁督師,皇命所為,得罪了,有什麼需要,直接喊就是了,他們會全力滿足!”
“李指揮使客氣了!”
袁崇煥說完,直接進了牢房之中,隨后順手將牢門帶關上了。
李若漣見狀也是搖了搖頭,只要在這牢房,其他的他管不著。
等李若漣走后,犯人們隔著牢門都議論了起來。
“這是誰啊,這麼大譜,竟然還打掃了一遍,還換了新的品!”
“是誰不清楚,但我剛剛約聽見那犯人喊李指揮使,如果沒聽錯,應該就是錦衛指揮使李若漣了。”
“嘶……錦衛指揮使親自押送,到底是哪位大佬能如此待遇?”
“錦衛指揮使押送,嘖嘖,這不應該是去詔獄嗎?怎麼送到兵部監獄了?”
“袁督師,是誰?袁可立嗎?但年齡好像對不上呀?能做督師的還有哪個姓袁的?”
“兄弟,你是去年七月前進來的吧?薊遼督師袁崇煥呀,看年齡和高,應該就是他了!”
“我去,這位大佬怎麼會進來,咋回事?沒道理呀,難怪,錦衛指揮使都客客氣氣的,這可是英雄呀!”
“呸!若不是取得寧遠大捷,恢復了寧遠,就憑他以前和閹黨相,就能直接被砍了!”
“都安靜,李指揮使說了,要保持絕對安靜!”
獄卒聽的直哆嗦,立刻怒喝了一聲。
誰知道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一會兒會聊出啥信息出來。
什麼人的話都不如錦衛指揮使李若漣的管用,果然,剛剛還在口嗨的軍士們瞬間閉了。
而牢房之中,袁崇煥顯然是聽見了其他牢房軍士的議論聲,臉開始變換著。
雖然說了句五年平遼的大話,但沒想到皇帝會如此震怒,將他關了大牢。
“難道皇帝借著今日這件事在清算我以前與閹黨好?”
“還是只是單純的因為我說大話了?”
“或者是找個清靜的地方讓我寫平遼策?考我嗎?”
“難道皇帝懷疑我在遼東做了什麼,不然為什麼讓英國公坐鎮山海關,現在將我關起來是為了調查我?”
……
一個個念頭在腦海中升起。
不知道過了多久,牢房開門的聲音將他驚醒,一名獄卒提著一個大食盒進,將一些酒菜擺放在桌子上。
聞著酒香,袁崇煥神一震:“不想了,吃飽喝足,將平遼策寫完呈送陛下再說!”
自語之后,開始狼吞虎咽起來。
兩刻鐘后,提筆開始寫了起來。
一連幾天的時間,他除了吃飯睡覺,剩余時間都在寫平遼策。
他發現在牢房的深,念頭比在遼東更加的通暢,以前想不明白的現在也想明白了。
又是兩天后,袁崇煥告訴獄卒說平遼策寫好了,半個時辰后,全新的平遼策就被李若漣親自送到了東暖閣。
崇禎看著厚厚的一疊平遼策,眼中出思索之。
數十頁平遼策概括城三句話: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款為旁著;法在漸不在驟,在實不在虛。
全新的平遼策顯示出了袁崇煥對遼東局勢的徹認識。
固守、征戰、和議三手同時并用,不求一時一事的得失,而是求長遠的功。
這份平遼策就是主張與建奴打持久戰,與幾天前五年平遼大相悖論。
由此也可以看出,袁崇煥的用兵擅長防守,而不是進攻了。
崇禎將全新的平遼策放在了龍案上,如果他沒有穿越過來,這份全新平遼案是適合的。
可惜還未來的及實施,皇太極就率軍繞道蒙古進攻大明,建奴撤軍后,袁崇煥被崇禎弄死了。
“陛下,袁督師那邊?”
“讓他好好待著吧!”
崇禎擺了擺手,低聲道:“建奴那邊有沒有什麼靜?”
「近衛軍團何在,可敢隨我馳騁漠北疆場,馬踏燕戎王帳」 一個身披紅袍的將軍立馬橫刀,「願往」 身前的百戰之卒異口同聲的應答。 一個由小山村走出來的少年,從軍只為給家裡省點賦稅,只想攢錢娶青梅竹馬為妻,隨著軍功不斷,一步步陞官,大權在握之時卻山河破碎,城破國亡。 他登高一呼,起兵抗敵,他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王朝! 他要給自己心愛的女人一個天下!
武朝末年,天下紛亂。 現代農大研究生魂穿而來,成為一個家徒四壁的農三代。 什麼,飯都吃不飽,還要養活童養媳?什麼,稅都交不起,還要服徭役?什麼,匪都剿不完,異族還要來搗亂?你們都別逼我,逼急了要你們好看! 本書又名《這個農家子明明很強卻不講武德》、《穿越亂世開局一個童養媳》、《回到古代的農大研究生》、《穿越亂世從種田開始》、《這不是水滸》……好看,很好看,30章后如果覺得不好看,請將作者吊打! 警告:書中反派智商普遍較高,邏輯性較強,喜歡看無腦爽的朋友謹慎入坑!
建安十二年,郭嘉病重,生命即將走到盡頭。臨死前,郭嘉拉著曹操的手,說出了一個秘密:吾弟郭泰,才能勝吾十倍,可助主公成就霸業!曹操悲痛之餘,三次到訪,請郭泰出山,開局便是赤壁之戰前夕。面對諸葛亮草船借箭,郭泰直接送他十萬隻火箭!周瑜:諸葛軍師,這就是你的十萬支箭?劉備:軍師,你不是自稱臥龍,怎麼從來沒有成功過?司馬懿:丞相為何要滅我滿門?曹操:吾有文政,猶魚之有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