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325章 重賞,當世神農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325章 重賞,當世神農

“陛下,第三項研究是土豆種薯的事!”

宋應星說著,拿起一顆土豆,又順手薅過一棵藤子:“通過研究,種薯可以從畝需三百斤降到兩百斤了。”

“什麼?”

“此話當真?”

崇禎還沒有出聲,袁可立和徐啟就驚呼出聲了。

“陛下,此事千真萬確!”

宋應星就差拍著脯保證了。

崇禎眼中也滿是驚喜之

別看只降低了一百斤,但相對現在存量和畝產不高的況,這就是天文數字。

一萬斤種薯,按照之前的技,只能種三百三十畝左右。

可現在可以種五百畝,如果畝產十石,兩者相差一千七百石,折算是二十二萬五千斤,何等的夸張。

如果說以前的技,大明要將土豆推廣開需要五年時間,

那現在只需要四年時間,節省一年的時間,能救活太多的人了。

“恭喜陛下,土豆大收、兩項技突破,三喜臨門,實乃我大明之福!”

一名員突然大喊了起來,驚醒了還在算賬的眾人。

“陛下,此乃祥瑞,天佑我大明!”

“陛下圣明,待土豆全部推廣的時候,百姓們吃飽應該是可以解決了!”

“陛下,大明農業研究院才立半年多,就有了驚人的突破,臣對研究院充滿了期待!”

“是呀,可笑年前臣還在質疑,如今來看,是我等眼短淺了,不及陛下萬分之一!”

Advertisement

“自古百姓從未吃飽過,如今竟在我大明一朝實現,陛下之功績必超唐宗宋祖!”

“陛下,如此祥瑞,必須要去太廟和地壇上香……”

……

一聲聲恭維、拍馬屁,崇禎聽的很是無語,但心卻是很開心的。

這一刻,他想到了福建和陜西的番薯。

對于番薯,他不怎麼擔心,雖然未傳到其他地方,但總歸是在福建種植多年了,

無論是種植技還是經驗,都不是土豆能比的。

如果玉米再推廣開,耕地問題解決,那大明的百姓真的是可以吃飽穿暖的。

這個時間,他定在五年

“陛下,農業研究院做出如此驚人的突破,當重獎!”

在他暢想的時候,王承恩低聲說了一句,崇禎當即清醒了過來。

看著滿臉喜悅的群臣、百姓,以及還在忙碌的農業研究院的農夫們,輕咳了一聲。

“諸位農業研究院的農業助理們,今天土豆大收和兩個技的突破,都是你們這半年來日夜努力的結果,

朕很欣,為你們到開心,因為你們掌握了土豆種植的技

為大明到開心,因為大明多了一種可以大規模推廣的農作

朕決定,農業研究院的所有人,包括巡邏軍士,全部獎勵半年的工薪,等土豆收完后,即刻發放!”

說完,又看向宋應星:“宋卿,收完后,你組織院中,搞一次盛的大餐,犒賞辛苦付出的他們!”

“陛下放心!”

宋應星說完后,讓后幾名博士、負責人去傳達皇帝的眾獎。

片刻后,整個試驗地,想起了震天的歡呼聲。

陛下圣明、陛下萬歲等等賀聲響徹云霄。

圍觀的百姓們眼中慢慢的羨慕之

農業研究院的工人一個月月薪是二兩銀子,獎勵半年俸祿,那就是十二兩。

即便在這天子腳下,都是一筆不小的款項了。

“陛下,這土豆我們能種嗎?”

崇禎正準備帶宋應星到農業研究院去說點事,圍觀的百姓突然了一聲。

崇禎聞聲轉過頭,看著諸多眼神灼灼,滿是熱切之意的百姓們:“這個需要宋院長來回答你們!”

見皇帝提到自己,宋應星當即上前:“種肯定是要種的,但時間不好確定,

其一,你們也看到了,現在都還是育種的階段,

第二,種植技,在種之前,你們還需要先學技,達標了才行,否則就是浪費為數不多的種薯了!

著后年吧,北京周邊應該是可以種植的!”

他這個推算是有依據的,按照畝產十石一千五百斤算,兩千畝地應該能產三百萬斤,

一畝兩百斤種薯,那就能種一萬五千畝,明年再種一次,種薯數量在北京城周邊肯定是夠了的。

“但是,本院長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如果你們種,最終可能畝產在六到八石左右,

、看護、料等等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到時候你們可別失!”

“宋院長放心,我們不貪心,能有畝產五石就足夠了!”

“哈哈哈……對……”

“宋院長,聽說這東西容易發芽、發青,就不能吃了,有毒?”

“的確如此,但那是存放方法不對,我們院中的研究了一種方法,至是可以存放一年左右的,

至于你們種出來的,自然是要賣的,不用擔心存放問題,

賣不掉研究院負責回收,放心吧!”

……

圍觀百姓們一個個問題拋出,宋應星也解答著。

好好的一個土豆收大會,搞了問題解答大會。

解答了幾個問題后,宋應星看了看等候的皇帝和文武百

急忙道:“諸位有什麼技和種植上的問題,可以問土豆負責人陳雙全博士!”

說著將老陳拉到了前,自己轉朝著皇帝走去。

崇禎才帶著文武百在百姓的歡呼聲中離去。

一邊走著,崇禎一邊道:“宋卿,朕聽聞土豆能做,做以后還能跟面一樣,做條,干燥的兩者都能保存一年半載的,

這一點,你們研究院也要研究一下!”

“臣會安排人立刻試驗!”

說到這里,崇禎沉思了一下,扭頭看了看試驗田:“朕看收時還是有不破損的土豆,應該是無法存儲了,

你們可以安排廚師在街上擺幾個攤位,煎炒烹炸等等搞起來,就讓百姓們試吃,

讓們知道收還不行,還得知道口,推廣的工作可以先做起來了!”

“臣明白!”

宋應星點了點頭。

崇禎又代了一些土豆的注意事項,以及農業研究院的注意事項后,隊伍就到了農業研究院的門口。

“宋卿,朕今天很開心,農業研究院的立是朕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你也沒有讓朕失!”

“好好做,萬事有朕!”

崇禎拍了拍宋應星的肩膀:“朕期待,你為大明當世神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