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298章 下達任務,技術的再次碰撞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298章 下達任務,技術的再次碰撞

“臣明白!”

“臣等明白!”

啟渾一聲,眼中滿是震撼之,畢懋康、孫元化兩人臉上滿是激

皇帝的這話很明確了,要干就干好,哪怕是花重金也無所謂。

作為技人員,最重要的是什麼?自然是當權者的重視。

皇帝的態度給三人吃了顆定心丸,也給研究院定下了調子和規矩。

“都坐吧!”

崇禎擺了擺手,隨即又看向曹變蛟等武將:“你們先在外面等候,朕有幾句話要和徐卿講,

即刻起,任何敢靠近議事堂五丈的,直接以細作論!”

曹變蛟等人沒有毫猶豫,起行禮離去。

待門關上后,崇禎看著徐啟等人:“徐卿,諸位,朕接下來的話,乃是朝廷絕,不得向任何人!”

四人臉一肅,齊刷刷的站了起來:“請陛下示下!”

“朕再給你七天的時間來試驗,找出火研究院認為最合適的外形、重量等,

在六月底之前,必須做出八千斤顆粒化的火藥,七千斤做掌心雷,

剩余的,能研究出朕剛剛說的用投石機投的,就做那種,不能就繼續做掌心雷,能不能做到?”

“可以!”

啟沒有毫的猶豫,更沒有毫疑

現在不足兩百斤的產量,不是原材料問題,而是技的不練,等再過十天半個月,日產兩百多斤問題不大,能完

Advertisement

“好了,掌心雷的事給徐卿全權負責了,多試驗一些,找到最合適的,

需要什麼就找李卿,由他協調,協調不了的直接去宮里找朕。”

待徐啟回應后,崇禎道:“掌心雷的事就先這樣了,咱們接下來聊聊火和火研究院的事,朕今天參觀后,倒是有些想!”

“請陛下示下!”

啟、畢懋康、孫元化三人聽完,瞬間興了起來。

上一次皇帝召見他們,提出了火藥顆粒化、鐵模、燧發槍等的概念,雖然當時聽起來有些離譜。

但如今火藥顆粒化實現了,威力大的驚人。

那皇帝接下來的想法,或許有更大的啟發。

“徐卿,火藥硝、硫、碳三者各是多?”

“回陛下,硝石重四十兩、硫六兩、木炭六兩八錢,混合一份。”

崇禎聽完,心中快速的計算著各自的比例75.66%、11.36%、12.88%,

后世1635年英國公布的標準火藥配方是,硝石75%、硫黃12.5%、炭12.5%。

這座工坊的配比相差不遠了。

他本來還想給眾人提示一下,現在看,倒是有些多余了。

真要是穿越到沒有火藥的時代,按照一硝二硫三木炭的配比來制造火藥,絕對要被坑死。

“諸位,想必通過火藥顆粒化的制作過程,你們也意識到了,原料越純凈,做出來的火藥的威力越大,

所以,在原料的提煉上,諸位一定要嚴格的把關,絕對不能制造假冒偽劣的火藥,這是底線,

戰場之上,若是因為劣質的火藥,導致戰爭的失敗,那就是無數將士的死亡,這絕對不允許,

通知下面的匠頭、各司員,誰若是敢在這上面手腳,朕就誅他九族!”

“臣等明白!”

啟等人臉極其嚴肅。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

“其次,朕有時候在想,火藥中的木碳,會不會因為燒碳的木材不同,對火藥的威力有所影響?有的木炭容易點燃,有的耐燒,

第三,朕在西安烤番薯的時候,發現番薯中滴下去的水會讓木炭突然燃燒了一下,

朕就在想,番薯中烤出水應該是糖,那白糖弄出的水,作為顆粒化的東西,會不會也增加火藥的威力呢?

還有燒酒,現在的燒酒是蒸餾出來的,你們發現,蒸餾的次數越多,越容易點燃,

所以,你們要不要考慮,將燒酒反復的蒸餾幾次,然后作為火藥顆粒化的水?”

崇禎自顧說著,毫沒有注意到徐啟等人表的變化。

三人由開始的思索,到詫異,再到震驚、疑

皇帝說的東西,后面的不好說,但木炭這個東西倒是真的有影響,現在用的是柳木碳,效果比其他的木炭要好很多。

啟三人安耐住興和想立刻回去實驗的沖,立刻道:“臣等一會兒,立刻安排人試驗,第一時間將結果呈送陛下!”

“嗯,這是火藥威力上,朕的一些想法,與不,你們實驗。”

崇禎只是點到為止,火藥顆粒化的制作,剛剛參觀完后,他突然響起來了白糖。

他記得網上曾經調侃,大量購買是要被查水表的。

據說白糖與火藥混合,會當火箭的推進燃料,什麼原理他不清楚,真假不知道,但總歸是條思路。

“徐卿,說完火的事,朕再說說火研究院的事,朕主要講一點,安全。

從進研究院外圍的時候,到現在,火研究院的安全工作做的很不錯,但朕還是要批評你們的,可知道為什麼?”

啟、李邦華等人對視了一眼,眼中滿是思索的神

尤其是李邦華,他是除徐啟三人外,他是唯一一個參與火研究院安全布置的朝廷大臣,而且還是以他為主導的。

片刻后,李邦華眼神閃過一,遲疑道:“陛下指的是進顆粒化火藥配置的山谷時,沒有對您和幾位武將一視同仁的搜?”

“對!”

崇禎鄭重的點了點頭,沉頓了一下,眼中滿是凝重之

好一會兒之后,才輕聲道:“諸位卿,你們知道天啟六年,京城的大炸吧!”

聽著崇禎的詢問,眾人渾一個哆嗦,眼中閃過一的恐懼和悲憫之

天啟六年五月,北京王恭廠火藥庫附近發生了大炸,死傷兩萬余人,另外伴隨著種種神、神奇的現象。

好一會兒之后,眾人明白了崇禎的意思。

啟低聲道:“陛下的意思是這不是天災,而是有人點燃了王恭廠的火藥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