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也別閑著,搭一個投石機!”
徐啟離去后,崇禎吩咐了一聲,眾人立刻了起來。
等眾人將投石機給做好了,崇禎要的東西也都被送了過來。
崇禎看著嬰兒手臂的竹子,對著一邊的工匠輕聲道:“竹筒做的水囊,需要多長時間,不需要修,能用就行!”
“半刻鐘足矣!”
“行,那你先做一個一……半尺高吧!”
工匠也不廢話,將竹子拖到一邊,手中刀閃爍著。
一邊的眾人聽著皇帝的吩咐,有些不著頭腦,但皇帝不說,他們也只能等著。
好在半刻鐘的時間很快,工匠將一個帶著蓋子的竹筒水壺呈給了崇禎。
“再將這里弄一個黃豆大小的孔!”
……
一番吩咐和作之后,崇禎拿著近一尺長、嬰兒手臂的竹子,走到了火藥桶旁。
正準備裝火藥的時候,似乎想到了什麼,拿了幾引線走到了離火藥桶四五丈的地方,用火折子點燃了引線。
看著半尺長的火藥燃燒的速度,崇禎心中默默數著數,只是數了三個數,就燃燒完了。
看著這一幕,崇禎眉頭一皺。
燃燒速度這麼快,還沒扔出或者在半空中就炸了。
“徐卿,引線有沒有比這個燃燒速度更慢一些的。”
“回陛下,有的,引線的燃燒速度據制作的材料和工藝可以控制,
用硝石浸泡的棉線,晾曬干后燃燒速度就慢很多,陛下請稍等,臣這就讓人去取。”
好一會兒之后,新的引線取來了,
崇禎取了一燃燒了一下,果然慢了很多,隨即將一引線從孔中穿過并垂到了竹筒底部,然后開始填裝火藥,實、蓋上蓋子。
一個簡易的‘手榴彈’做,只是沒有木柄。
“曹變蛟,這玩意,你能扔多遠?”
曹變蛟接過簡易手榴彈,掂了掂,又比劃了一下:“陛下,這個東西估計在兩斤左右,臣估計能扔個十二三丈!畢竟這東西不太合手。”
“十二三丈足夠了!”
崇禎點了點頭:“一會兒引線點燃后,你就迅速的扔出去,然后立刻爬到地上,記住了反應要快,絕對不能慢!”
“其他人站在墻后觀察,絕對不能探出頭!”
“明白了嗎?”
“臣等明白!”
見眾人回應后,曹變蛟擺好了姿勢,周遇吉上前,拿著火折子點燃了引線。
曹變蛟直接發力,將簡易的手榴彈給扔了出去,然后直接爬到了地上。
在墻后面的崇禎等人的視線中,簡易手榴彈帶著淡淡的煙霧在空中劃出一個弧度落到了地上。
然后在地上彈了幾下,隨即沒了反應。
“轟……”
就在眾人以為失敗了準備走出去的時候,一聲巨響,伴隨著一濃煙升騰,將正準備起眾人嚇的一哆嗦。
崇禎這個時候沒有理會眾人的神,而是的盯著濃煙,片刻后濃煙散去,崇禎走出了墻,朝著剛剛炸的地方走去。
“陛下且慢,待臣去查探一翻!”
不待崇禎說話,周遇吉就沖了出去,只是幾個呼吸就到了炸的地方。
看著炸的地方,周遇吉直接呆立在了當場。
等了幾個呼吸后,見周遇吉沒反應,黃得功也走了過去,隨后也呆愣住了。
看著呆立的兩人,崇禎也知道安全了,就帶著眾人到了簡易手榴彈炸的地方。
“我去……”
看著炸現場,曹變蛟直接了口,都忘了皇帝還在邊。
只見現場一個一尺深、寬兩三尺的大……小坑,底部滿是焦黑之,小坑邊緣滿是裂痕。
孫傳庭、黃得功、李邦華幾人滿是狂喜之,這東西如果大批量生產,對敵人絕對是地獄般的噩夢。
這玩意若是扔在他們邊,即便他們再猛,也死定了。
徐啟、孫元化、畢懋康三人這種火行家,更多的則是興和若有所思。
崇禎了坑底和周邊,又看了看大坑周邊三四米的距離,點了點頭,隨即又搖了搖頭。
點頭是簡易手榴彈的制作是可行的,搖頭是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這可是兩斤多的黑火藥,即便是現在這種簡陋的制作條件,也不至于只有這點威力吧。
以他的估算,怎麼著,都會有直徑四五尺、深度兩尺左右的大坑,結果,差的有點大。
“哪里出問題了?”
崇禎低頭思索著問題所在。
見皇帝在沉思,眾人都很是知趣的沒有出聲,只是片刻后,崇禎就放棄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黑火藥的炸威力是跟原材料的純度、實程度、封等等息息相關的。
現在就能搞出這種威力的黑火藥已經很不錯的。
他也不是這個專業的,提供個思路,讓徐啟等人去試驗就是了,自己費這麼大心思心思想這個干啥。
想明白了之后,崇禎從坑中出來后,拍了拍手掌上的灰塵,看著徐啟三人。
“徐卿、孫卿、畢卿,你們是火大家,都說說這東西怎麼樣?有什麼說什麼,技上的探討,不用顧忌太多。”
三人眼中神閃爍,徐啟道:“陛下心思之巧妙,臣等難及萬分,如此對敵,威力無窮,但還是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了。”
徐啟說完,又拿了一竹筒:“陛下,火藥傷敵主要表現在四方面,
一是火藥炸后產生的火焰直接灼傷敵人,或者點燃帳篷、房屋、倉庫等等;
二是炸產生的氣浪將敵人推出去,敵人五臟六腑震傷或飛出去摔的斷胳膊斷;
三是氣浪推火銃、火炮中的鉛子、炮彈傷敵;
最后則是炸時的巨大響聲,讓敵人膽寒、戰馬驚,導致陣型等出現破綻,
火藥實的程度、炸的空間,直接影響了炸威力,
例如這個竹筒中裝的火藥,攤開點燃,就是一道火和濃煙,不會炸,但放在容中,威力百倍增加,
這個竹筒壁雖然厚度還行,但比較脆,部部分火藥剛點燃就將竹筒沖破,部還有一些火藥還未來的及燃燒就暴了,威力自然就小了很多,
或者,剛剛竹筒落地的瞬間,就被摔裂了,都是有可能的。
三皇子李正是接受過社會主義教育的人,覺得當不當皇帝都無所謂。但是他未過門的皇妃似乎要當女帝!等等,她要謀反! 某一天,當秦臨君將要謀反成功時,李正帶著王翦、呂布、李廣、李斯、郭嘉、徐世績…出現在她面前說道: “皇妃,何故謀反!” (新書諸天之從歪嘴龍王開始發布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明朝末年,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黨爭迭起。關外女真,野心勃勃。朱由校決定做些什麼,挽大明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如果一個人不幸回到了天啟六年。此時大廈將傾,閹黨橫行,百官傾軋,民不聊生。黨爭依舊還在持續。煙雨江南中,才子依舊作樂,佳人們輕歌曼舞。流民們衣不蔽體,饑餓已至極限。遼東的后金鐵騎已然磨刀霍霍,虎視天下。而恰在此時,張靜一魚服加身,繡春刀在腰…
用相機記錄戰爭,用鏡頭緬懷歷史。當攝影師拿起槍的時候,他的相機里或許還保存著最后的正義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