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事關閣的事,
以往閣是有首輔和輔臣之分的,大臣們都想進閣,了閣的,又想當首輔,這很不好,
朕決定,即刻起,不再設首輔,你們五位各大臣兼任了六部中的五部,
以后凡是跟各部相關的工作,就以兼任的職的大學士為主,其他閣輔助,
例如袁卿兼任兵部尚書,以后跟兵部相關的軍制、訓練、征調、鎮戍、軍械、符勘、兵籍、武學等等事,就是袁卿為主,
諸如吏任免、考核、升降、調等事務以孫卿為主,其他人輔助,
但平時文淵閣的運轉,由孫承宗、袁可立兩人按季流主持,朕這麼說,諸位卿明白了嗎?”
“臣等明白!”
崇禎對朱元璋的有些決策是佩服的五投地,廢了宰相,搞了閣和司禮監的雙重運轉機制。
皇帝掌控了決策權,閣掌控了議政權,六部掌控了行政權,中樞三權分立。
地方上也是三權分立,布政司管行政、按察司管司法、都司管軍事,三司直接對六部負責。
甭管下面各部院咋弄,最后都繞不開皇帝,所以說明朝皇權達到了歷代帝王的巔峰。
可惜朱元璋和朱棣之后的皇帝手段都太弱了,不是給了閣決策權,就是給了司禮監決策權,導致外兩個運轉機構相互傾軋。
等局勢再穩定一些,將中樞的軍、政再分離,搞一個與閣對應的軍機。
閣負責行政和民生,也就是掌控大明的財政經濟人事大權。
軍機負責一切軍事訓練和調、戰爭、戰、戰略等等制定。
軍機需要閣的錢糧等等供應和保障,閣需要軍機軍事震懾,兩者相互牽制又相互配合。
當然了,最終決策權掌控在皇帝手中,居中調停,
否則兩個只能是相互牽制了,尿不到一起去,那麻煩就大了。
“第二件事,是關于大同鎮的事!”
崇禎說到這里,看著袁可立:“袁卿,你將況給諸位卿說一遍!”
袁可立上前,然后看著眾人:“諸位,兩個多月前陛下在宣府砍了土默特使團……目前的況是,我們擔心建奴或者林丹汗打完了,會侵大同劫掠補充資,
而大同鎮的況有些不容樂觀,所以陛下考慮從其他地方調三萬大軍駐大同鎮,協助大同防守!”
袁可立花了半刻鐘的時間,將土默特、察哈爾林丹汗、建奴的況講了一遍。
但去了大同軍中的況和大同鎮接下來的計劃。
“諸位說說吧,從哪里調軍比較合適?”
眾人陷沉思之中。
好一會兒之后,禮部尚書劉宗周輕聲道:“陛下,目前來看,只能從山西和北直隸的都司調一部分軍士了。”
“劉大人,想法是好,但不太可行!”
劉宗周剛說完,兵部尚書侯徇就出聲:“現在衛所是什麼況,這一次我下去以后才徹底的了解,
調人自然是可以,但這群人基本荒廢了,讓他們做做雜活、運送一下資勉強還行,
協守大同就算了,別一開戰,敵人還沒打進來,他們自己就跑了,
其次就是一個衛所個五百到一千人,按照三萬算,就得三十到五十個衛所,到了大同很難協調在一起,配合不好更容易出問題!”
眾人一聽都沉默了,衛所的糜爛他們也很清楚,否則遼東就不可能搞募兵制。
“調太原鎮的?”
“不行,他們要防守河套平原的外敵!”
“延綏鎮?”
“延綏剛剛換了總兵,還在整頓中,自己都顧不過來,哪能出兵力!”
閣六部在討論著,本地衛所不行、邊鎮也不行。
大同最近的是宣府和太原鎮(偏關),相距都在四五百里左右。
可太原現在只有三萬余人,要防守一千六百余里的防線,防守還行,但想萬把人出來本就不可能。
宣府現在在整頓,定編雖有八萬余人,可吃空餉嚴重,老弱病殘也多,
雖然滿桂整頓了兩個多月了,重新招了人,但戰力真不一定能高到哪里去。
且北京城的北屏障,本就不能調。
除這兩鎮外,其余六鎮倒是有些兵。
固原的兵要監視寧夏、甘肅以及陜西其余五道總兵。
寧夏、甘肅兩鎮倒是有一些兵,但距離四五千里,等他們過來,黃花菜都涼了。
看著爭論的群臣,崇禎淡淡道:“朕倒是有個調兵的地方!”
“請陛下示下!”
群臣一愣,隨即齊刷刷的朝著崇禎行禮。
重新走到一遍的地圖前,手指了指地圖上的兩個地方:“這兩個地方如何?”
“昌平鎮?”
“真保鎮?”
看著皇帝手指的兩地方,眾人驚呼了一聲,
袁可立和孫承宗兩人臉凝重。
大明九邊應該是九鎮,但北方威脅日漸嚴重。
嘉靖年間,韃靼不斷擾,俺答侵,劫掠京畿之地瀟灑離去,于是朝廷在韃靼侵路線上,北京城的西北增設了真保和昌平兩鎮。
真保是加強西邊大同防的戰略,昌平是加強北面宣府的防,
“陛下,從真保和昌平調兵是不是再考慮一下?”
禮部尚書劉宗周說完,神又凝重了幾分:“陛下,昌平鎮設立的主要目的是看護大明皇陵,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而祀莫重于陵寢,戎莫重于畿輔。”
“臣贊同劉大人所說,皇陵乃一國之命脈和氣運、王氣,護住皇陵便是一國之大事,
昌平鎮的存在,近一些可讓陵寢奠安,遠一些的作用是控制畿輔。”
“對,昌鎮外圍雖然有宣鎮、薊鎮作為屏障,又有紫荊關可以援,
對外扼控要害,對可以擁護京陵,護衛京畿,干系至重,請陛下三思。”
眾臣對皇帝要調昌平的駐軍基本都持反對意見。
如果說北方九鎮守的是邊境安全,那昌鎮守的是王朝存亡,輕易不可。
“那你們說從哪里調?”
“這……”
面對崇禎的反問,眾人啞口無言,臉難看的沉默了下來,眼中有些悲哀。
大明九邊十一鎮,五百多衛所,軍籍黃冊定員高達兩百八十萬,可現在是調無所調。
“孫卿、袁卿,你們兩個剛剛沒有表態,是有什麼想法嗎?”
聽著崇禎的詢問,眾人將目看向了兩人。
眾人之中要說對大明的悉程度和帶兵,這兩人是眾人之首。
“臣倒是有些不同意見!”
“臣也有不同意見!”
「近衛軍團何在,可敢隨我馳騁漠北疆場,馬踏燕戎王帳」 一個身披紅袍的將軍立馬橫刀,「願往」 身前的百戰之卒異口同聲的應答。 一個由小山村走出來的少年,從軍只為給家裡省點賦稅,只想攢錢娶青梅竹馬為妻,隨著軍功不斷,一步步陞官,大權在握之時卻山河破碎,城破國亡。 他登高一呼,起兵抗敵,他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王朝! 他要給自己心愛的女人一個天下!
如果一千年后,地球資源枯竭,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人類將何去何從?3021年,中國銀河突擊隊登上‘鴻蒙號’,開啟了‘尋找第二個地球的’太空探索之旅,他們穿過黑洞,跳過時間軸,來到一個從未被發現過的星球,他們將它命名為中國星。 他們相信,這顆中國星,就是他們要找尋的第二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