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揚明 第277章 光海君李輝

《揚明》 第277章 光海君李輝

建奴退軍了。

    聞聽此言,躲在漢城皇宮之中惶惶不可終日的朝鮮國王海君李琿先是一愣,隨後便是仰天長嘯。

    天可憐見,那些真野人終於退軍了。

    "是我國哪路義軍建功?"

    李琿一把抓住了眼前的小侍,臉上有著濃濃的興

    "寡人一定要重賞他。"

    自從建奴渡過鴨綠江畔的時候,他便下旨令全國各兵使帶兵前來勤王,但都猶如石沉大海一般,沒有任何回應。

    "王上,並非是義軍建功.."

    小侍的眼神有所閃爍,患得患失。

    但是李琿並沒有注意眼前侍臉上的表,因此依舊緒高昂。

    "莫非是守軍立功?將那些真人擋在了城外?"

    李琿知曉,安州乃是朝鮮境的一座重鎮,那裏有邊軍數萬,城牆堅固,遠非義州定州和郭山城所比。

    倘若朝鮮軍隊憑借著城牆之力擋住了真人的進攻,應當也在理之中。

    "王上,也並非守軍建功..."

    聽聞自家王上所言,小侍的臉上表糾結之更甚,不斷變換,異常彩。

    "你莫要開口,讓寡人自己猜。"

    李琿發現了小侍的異樣,連忙出聲堵住了小侍的

    如此重大的事,當然是要自己猜出來才最有

    不過想了片刻,李琿也沒想有想到建奴退軍的理由,因此有些喪氣的說道:"總不可能是那些明人來援助我朝鮮了吧.."

Advertisement

    言辭之中,李琿對於明廷有著深深的不信任以及不屑。

    "王上,也不是明軍境援助我等..."

    "我就知道,肯定不是明人,那些明軍自顧尚且不暇,怎麽會來管我們?更何況,他們也不是那些真人的對手。聽說去年的時候,真人還洗了明朝的一座邊境城市。"

    李琿臉上湧現了一抹不屑,自顧自的說道。毫沒有在意小侍話中著重強調的"境"二字。

    "行了,寡人不想猜了。到底為何退軍?"

    李琿又皺著眉頭思考了片刻,還是沒有一頭緒,有些氣急敗壞的說道。

    總不能,那些建奴們會平白退軍吧。

    可是眼前的小侍就像知曉李琿的心裏想法一樣,就在李琿有些震驚的眼神中不疾不徐的說道:"真人老寨突生禍端,建奴大軍自行退回遼東。"

    "此乃天意啊,天佑我朝..."

    短暫的沉默過後,李琿的臉上勉強湧現出了一抹笑容,自說自話。

    見的自家王上如此自欺欺人,那小侍自心中閃過一鄙夷。

    他還記得當建奴興兵,渡過鴨綠江畔的消息傳來的時候,眼前的國君竟然被嚇得不知所措,倘若不是朝中的大臣們攔著,恐怕國君已經帶著他的後宮跑路了。

    堂堂一國之君,居然未戰而怯,這等樣子如何對得起逝去的先王。

    也難怪朝中的大臣們及百姓對國君愈發的不滿。

    眼前的國君哪還有昔日臨危命,分朝軍,抗擊日本的風采。如今已經變了隻會貪圖樂,嗜殺宗室的昏君。

    尤其是自從李琿即位以後,他居然敢周旋明金之間,奉行不背明、不怒金的“中立外”。妄圖遊離在大明之外。

    難道李琿不知曉,他的朝鮮國王的份是誰賜予的?又是誰幫助朝鮮抗擊倭寇,給了朝鮮第二次生命。

    倘若沒有明廷,此時的朝鮮恐怕已經盡數淪為日本的附庸了。

    正當李琿暗自失神的時候,自宮殿外麵突然傳來了腳步之聲。

    抬頭看去,發現是自己的心腹大臣,北派領袖李爾瞻。

    "王上,臣為吾王賀。"

    李爾瞻的臉上有著一抹驚喜,他已然聽說了建奴退軍的消息。因此第一時間才來向國君賣好。

    "好,卿來的正好。此乃天意啊,就連老天都在眷顧我朝。"

    李爾瞻聞言臉上閃過一抹詫異,這跟天意有何關係?不過他很快便將這一去,管他那麽多,順著國君的話說便是了。

    "國君說的是,此次的確是天意,建奴後方居然有變,令得那些真人無功而返。"

    雖然此刻還沒有消息傳來,李爾瞻也不知曉建奴後方到底發生了何事。

    但是隻要稍作思考便能知曉,定然是建奴後方到了沉重的打擊,方才令得自家國境的韃子們匆匆而返。

    而有能力對建奴後方造沉重打擊的勢力隻有一個,那便是明廷。更何況他們國早已向明廷求援。

    因此細想之下,便不難推測出答案。定然是明軍出兵,襲擾了建奴腹地,這才令得朝鮮境的建奴們不得不率軍回返。

    但是既然自家國君選擇裝聾作啞,那他索也就陪著。

    "卿,寡人突然有一個想法。你幫寡人參考參考。"

    李琿的臉上突然湧現出了一抹奇異神,神神的向著李爾瞻說道。

    "請王上示下。"

    "雖然此時並不知曉真為何出兵犯我邊境,但是想來定然是不滿我朝在明,金兩方來回搖擺。"

    "不如我等遣使前往遼東,向真大汗求和,結為兄弟之盟。"

    說這話的時候,李琿臉上非但沒有毫愧疚,反而有著一抹興,似乎是對自己的奇思妙想頗為滿意。

    李爾瞻聞聽此言,頓時長大了

    眼前的國君竟然想對侵自己國家,並大肆燒殺搶掠的建奴求和,結為兄弟同盟?

    見到李爾瞻臉上有些錯愕的表海君李琿有些不滿。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

    "如今建奴兵鋒強盛,遠勝明廷,正是我們與其好的時候。"

    李琿毫沒有意識到自己言語的不妥,依然在大言不慚。

    "王..王上,此舉怕是不妥。朝中的大臣們定然不會允許我等背叛明朝啊。"

    李爾瞻被李琿的作給驚呆了,有些磕磕的說道。

    "怕什麽,你持我手令,派遣心腹,攜帶禮自行前往遼東拜見真大汗。"

    李琿依然沒有放棄與後金結的念頭。他著實是被這次建奴的突襲給打怕了...

    更何況他對明廷素來不滿,憑什麽那明廷要一直要在自己的頭上,就連自己的王位都需要得到明廷的冊封。

    "臣..遵王上令。"

    見到李琿的臉上不滿越來越明顯,李爾瞻遲疑了一句,接令轉離去。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這個北派領袖,就是靠著自己一味奉承才得來的,倘若被國君所惡,那麽一切權勢與榮華富貴都會消失不見。

    見到李爾瞻領命而去,李琿的臉上湧現出了一抹笑容,輕哼著小曲朝著王宮深走去,如此好事倒是要跟自己的後妃們好好慶祝一番。

    著李琿逐漸遠去的背影,留在原地的小侍臉上閃過一鄙夷,心中也突然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了,居然還敢不知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