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二年,九月初二,北京城中傳出了一則駭人聽聞的消息。
陝北固原州地龍翻,百姓們流離失所。
但是韓王朱亶塉下令閉平涼城大門,對災民們見死不救,置之不理,並且還派人前往固原州,哄抬糧價,牟取暴利。
當今聖上震怒,將韓王朱亶塉在午門外斬首,除爵韓王府。
韓王朱亶塉為了大明立國以來,第一位在午門外首異的宗室藩王。
一時間,市井之中流言蜚語層出不窮,讓朝廷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就在韓王朱亶塉被斬首的當天,紫城中緹騎盡出,前往陝北的秦王府,肅王府,慶王府,令他們火速進京自辯。
種種行為展示了朱由校誓要將此事追查到底的決心。
麵對群激的百姓們,天子朱由校自紫城中下達了自他登基以來的第一份罪己詔,向天下百姓謝罪。
這還是有明以來,第一次有皇帝因為宗室藩王的罪責而下發罪己詔,將罪責攔在自己的上,向天下百姓們謝罪。
隨著朱由校的一聲"罪在朕躬",於市井之中瘋傳的流言蜚語被戛然而止,悄無聲息的消失了。
沒有人會將韓王的過錯遷怒到天子上。如今天子善待百姓,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但是樹靜,而風不止。
陝北的事還沒有完結,北京城中便再度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
"諸位,遼東真進犯朝鮮,如今已陳兵鴨綠江畔,隨時會殺至朝鮮境。朝鮮向我大明求援。"
朱由校臉沉重的向著眾人說道。
他最擔憂的事還是發生了。
曆史上後金能夠毫無力的侵關,一共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原因。第一點就是真人征服了草原上的蒙古部落,隨時可以繞道蒙古,侵關。
第二點就是皇太極兩征朝鮮,將朝鮮徹底打服,使朝鮮被迫結束與明廷的從屬關係,朝鮮轉而淪為真人的助力,開始為真人保證後勤。
去歲的時候,真人就曾突襲蒙古草原,將林丹汗的察哈爾部重創,令其元氣大傷。
如今一年過去,真人又開始對朝鮮手。
隻從這兩場戰爭就可以看出,真人所圖非小,他們已經在為侵關,涿鹿天下而提前打基礎了。
"陛下,朝鮮位置險要,不可不救。"
何宗彥第一個走出,算是為今天的討論定下了一個基調。
聽到何宗彥主戰,朱由校微微頷首,向其投去了一抹讚賞。
他最怕的就是眼前的這群朝臣們鼠目寸,看不清朝鮮對於遼東的重要,以及看不到真人的野心。
要知道,雖然自從朱由校繼位以來,真人在遼東再未擴張寸土,並且對上明廷的時候,明廷也一直於勝勢,看似占據上風。
但是,明廷從未真正搖過遼東真人的基,真八旗的真正銳尚在。
尤其是去年草原上那一仗,更是將真八旗的兇狠展示的淋漓盡致,也讓朱由校對於真人的戰鬥力有了一個明確的認知。
"陛下,傳令遼東經略,令熊廷弼分兵救之。"
東閣大學士朱國祚也走了出來,向朱由校回稟。
接連兩位大學士皆是主戰,頓時令得一些心中有不同想法的朝臣們打起了退堂鼓。
朱國祚的話語也得到了兵部尚書孫承宗的認可。
"陛下,遼東形勢複雜,局勢變換隻在朝夕之間,可令熊廷弼全權負責。"
孫承宗更為清楚的表現了自己的立場。
朝鮮一定要救,但是如何救,怎麽救全都給熊廷弼負責,由其全權指揮。
倘若事事都要請示朝廷,由朝廷統一討論之後,在做決定的話後,恐怕真人的八旗早就踏過了平壤,殺進漢城了。
聽到這裏,朱由校也不再猶豫,當機立斷的發號施令。
"傳令遼東經略熊廷弼,令其自擬作戰計劃,支援朝鮮。遼東兵馬皆他一人節製。"
聽到朱由校的命令後,孫承宗的臉上出了一笑容,他乃是知兵之人,知道朱由校的這項命令對於一名將來說有多麽重要。
熊廷弼可以將他的軍事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
"傳令登萊巡袁可立,令登萊軍出兵一萬,趕赴遼東,一並熊廷弼節製。"
朱由校沒有忘記在山東白蓮教起義中,立下汗馬功勞的登萊軍以及登萊水師。
設立登萊鎮的初衷就是為了掣肘與登萊隔海相的遼東半島。
更何況登萊軍已經向朱由校證明了他們的戰鬥力,值得被信賴。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如今的登萊軍也是時候與他們真正的宿敵,一了。
"再給朕傳旨駱思恭,令其從錦衛中選拔好手,趕赴遼東戰場。"
在萬曆年間的朝鮮之役中,明朝的錦們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代替大軍的崗哨們獲取報,為明廷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場戰役,也是駱思恭一生之中最引以為傲的一件事。
"再令神機營總兵馬祥麟率領神機營趕赴遼東戰場,隨軍出征。"
既然是要打支援戰爭,那麽明廷最犀利的紅夷大炮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極為有限了。在這種況下,馬祥麟的神機營所能起到的作用就被無限放大。
"隻是可惜宣府重地,不能輕。"
朱由校突然想到了宣大總兵楊肇基的影,沒來由的一歎。
如今最能打的幾萬京營士兵皆是由楊肇基率領著駐紮在宣府和大同,防備蒙古人。
畢竟誰也不敢保證,嚐到了甜頭的真人或者蒙古人會不會再度突襲宣府。
還有幾萬京營則是被魯欽率領著,駐紮在南直隸大營。
如今軍權剛剛被收回,為了以防生,南京一定要有朱由校的心腹軍隊駐紮。
北京城外的大營中,雖然仍有將近十萬人的京營士兵,但是他們是朱由校能夠端坐於紫城中的底氣,輕易不可調。
因此,一時之間朱由校竟然想不到,還能從哪裏調集軍隊,為熊廷弼分擔一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