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揚明 第254章 亂世求生

《揚明》 第254章 亂世求生

"伯雅,咱們這是到哪了?"

    崔景榮拿起水囊,貪婪的飲下了一口清水,潤了自己有些幹枯的嚨。

    "大人,估著馬上就快到平府了。等到了平府,我們就能稍作休整了。"

    孫傳庭著前方的漫天黃沙,聲音中著一疲憊。

    聽到馬上就快到平府了,崔景榮渾濁的眼睛煥發出了些許彩。

    陝西平府,乃是韓王駐地,與固原州相隔不足百裏。

    "快快,讓將士們打起神來,趁著還涼快些,咱們多走一點,咱們爭取今晚駐平。"

    陝北的惡劣環境,隻有親經曆,才能會到究竟有多恐怖。

    白天極熱,而夜晚又極冷。因此崔景榮他們隻能每天在清晨以及太下山的時候匆忙趕路,白天的大多數時間都是找一涼地,勉強避暑。

    許是聽說了即將到達目的地,有些死氣沉沉京營隊伍裏,忽然傳出了歡呼聲。這段時日以來的奔波,讓這些鐵打的漢子們也苦不迭。

    "走吧,走吧。"

    崔景榮歎息了一聲,猛地一拉自己下的韁繩,讓自己下的戰馬了起來。

    多日以來的騎行,早已將崔景榮的雙磨得疼痛難忍,不過崔景榮始終在強咬著牙堅持著,並未過一聲苦。

Advertisement

    "大人,不若乘車吧。"

    見得崔景榮臉上閃過的痛楚,孫傳庭輕輕地說道。

    這麽長時間的騎行,就連他都已經快堅持不住,更何況是單薄的文呢。

    "罷了,今日就到了。"

    崔景榮拒絕了孫傳庭的提議,縱馬向前駛去。

    孫傳庭見狀,臉上出了一抹欽佩之,然後便趕拍馬跟上。

    ...

    ...

    "大人,前方突然出現了大批災民,正朝我等走來。"

    正當孫傳庭與崔景榮二人閉口不言,默默前行的時候,被派去前方探路的哨子突然回返,衝著二人回稟道。

    聽到此話,孫傳庭與崔景榮二人瞬間對視了一眼,隨後便快速縱馬,向前駛去。

    縱然是固原災嚴重,百姓們流離失所,也應該是往平府跑啊,怎會出現在這裏。

    見得孫傳庭以及崔景榮縱馬前行,自後方的隊列裏快速駛出了兩百餘騎兵,跟在孫傳庭的後,這些人,便是孫傳庭在大同的全部果。

    裳破爛,麵,眼存死誌。

    這就是孫傳庭對眼前這群人的第一印象。

    "停下,停下。"

    孫傳庭一馬鞭,濺起層層黃沙。

    縱然他們已經快馬駛到他們的邊,可是這些人全都是聞所未聞,僅僅是麻木的抬起頭,看了他們一眼,隨後便再度將頭低下趕路。

    "拿水來。"

    孫傳庭自然注意到了眼前這群人已經發裂的,真不知道這些人是多久沒有喝水了,又經曆了什麽。

    等到一個個水囊被扔到人群之中後,麻木的人們終於停止了沉重的步伐,隨後瞬間引發了哄搶。

    "人人都有,莫要搶。"

    孫傳庭見狀臉上出了一焦急,眼下的混超出了他的想象,若是這般哄搶下去,恐怕還不等有人死,就已經有人死於踩踏了。

    可是早已幹到了極點的人群,哪裏還理會孫傳庭的怒斥,他們任憑孫傳庭的馬鞭上,也發了瘋的向人群中湧,想要爭搶水囊。

    "給本拿下。"

    與茫然無措的孫傳庭不同,崔景榮反而顯得臨危不

    接到命令的騎士們不加任何思索,快速翻下馬,將那些仍徑自往人群中湧的災民全部按倒,使其跪在原地。

    其餘騎士們則是紛紛刀,怒目而視。

    等到這些災民們見到明晃晃的尖刀的時候,他們臉上的瘋狂終於漸漸散去,轉而變了一抹懼怕。

    "貴人饒命。"

    "貴人饒命。"

    被按在地上,緩過神的災民們緩過了神,紛紛用已經沙啞的嚨開口求饒。

    "莫要怕,水囊人人都有。"

    見到況穩定,崔景榮在孫傳庭的幫助下,翻下馬,有些踉蹌的來到了人群麵前。

    "本三邊總督,奉旨前來賑災,不要害怕。"

    崔景榮一邊嘶吼著,盡量能讓眼前這群災民都能聽到他的聲音,一邊將一個水囊遞給了一個渾髒兮兮的小孩。

    那的眼神,竟將崔景榮曆經宦海三十餘年的心紮的有點疼。

    "告訴本,到底發生何事?固原如何了?"

    眼前的這群百姓們並不知曉三邊總督是何等職,但是他們聽到了崔景榮後麵的那句:本奉旨前來賑災。

    僅僅是一瞬間,本已經安靜下來的人群,再度喧囂起來。

    "嗚嗚嗚,我們有救了。"

    "娘,我們能活下來了。"

    "我的兒啊..."

    緒失控的災民們,崔景榮微微一歎,看來這些人抑的太久了。

    "學生馬海田,見過兩位大人。"

    正當災民們盡發泄心中憤懣的時候,一名臉上同樣有著彩的中年人,牽著一個小孩,來到了崔景榮與孫傳庭麵前,行禮問安。

    聽到眼前這名臉上有著些許菜的中年人,崔景榮的臉上浮現出一抹不可思議的神

    "你有功名在?"

    大明朝,隻有考取了秀才以上的功名才有資格自稱學生。

    "學生萬曆四十三年考取秀才功名。"

    聽到眼前這名麵有菜衫破爛的中年人居然真的有功名在,孫傳庭以及崔景榮皆是不的後退了半步,臉上轉而帶上了一驚恐。

    國朝優待讀書人,乃是天下共知。

    一名讀書人一旦有了功名在,不說一步登天,起碼也是食無憂,家有餘財,有一定特權,擁有著一定的社會地位。

    即便是了災,府也會優先照顧這些讀書人。

    可是倘若連一名秀才都遭了難,不得不亡命而逃,那固原城中的況該是何等糟糕?

    想到此,孫傳庭與崔景榮皆是有些不寒而栗,不敢深想。

    "兩位大人,我等冤啊,固原州難啊..."

    "莫慌,莫慌,你們此時不應該在平府嗎,你們這是要去哪?"

    崔景榮問出了心中困擾他許久的問題,他怎麽也想不通怎麽會在平府外麵遇到災民。

    隨後,馬海田的一番話讓崔景榮瞬間怒火攻心,目殺意。

    "韓王下令,閉平城大門。我等走投無路,要去翔府求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